《明陳叔起王紱瀟湘秋意圖》是明代陳叔起、王紱創作的紙本水墨畫。
基本介紹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相關詩詞,
作品賞析
《明陳叔起王紱瀟湘秋意圖》卷 (之一、之二、之三)此圖卷末有黃思恭所題跋云:先由陳叔起將原瀟湘八景合繪為《瀟湘秋意圖》,畫未成而謝世。後段由王紱繼成之。畫面重山復水,空曠廖廓,風帆出沒,煙波竹樹,浩渺無涯,一派深秋景象。圖中用筆蒼秀、古雅,構思深遠、清幽。為陳、王二人合繪之佳作。
此圖引首有清高宗弘曆行書“瀟湘秋意”四大字,居中鈐“乾隆宸翰”方章;後幅有黃思恭題記。無款,畫中鈐“李繼全鑑賞章”、“耿昭忠信公氏一字在良別號長白山長收藏書畫印記”、“蕉林鑑定”等印二十三方,曾經清梁清標、耿昭忠、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籍三篇》著錄。
作者簡介
陳叔起,(1342?~1406)號三山。原籍閩省福州人,博識善談,長於繪事,山水清雅。隨意所適無不妙絕。陳叔起客居浙江瑞安。與永嘉黃性(字思恭)相交二十餘年。1406年春,為黃思恭創作《瀟湘秋意圖》,將《瀟湘八景圖》合為一圖即《瀟湘秋意圖》卷,畫了前段未完成,而因病逝世(享年不少於64歲)。據黃思恭跋云:永樂十年壬辰(1412年)由王紱續成,即由平沙落雁以後皆王紱所畫。
此圖共用四段,其中前三段為陳畫,最末一段由王續成。此卷雖為二人合畫,古樸幽雅,運思深遠如出一人之手,觀其畫湖面寬闊,山巒起伏,煙波竹樹浩渺無涯,其間漁村瀟寺,沙渚雁集,一派洞庭秋意如置身瀟湘雲水間。
黃性(字思恭,號靜庵居士1339~1431,享壽九十三。即永嘉黃淮的父親) 永樂十年壬辰(1412年)二月初一,皇帝誥封黃性為“奉政大夫右春坊大學士”為此,黃性赴南京謝恩。於翰林院與王紱相會如故,出示《瀟湘秋意圖》由王紱續畫成功。十七年後,宣德四年己酉(1429)四月初一日,黃性於南柳壽征庵的書房“攬秀軒”中書寫《題瀟湘秋意圖後》(附錄全文。而當時63歲的黃淮,就“立”在91歲的黃性身旁,幫助並看父親書寫完成“題瀟湘秋意圖後”)
相關詩詞
題瀟湘秋意圖後 明·黃性
三山陳公叔起博識善談尤長於繪事與余交二十餘年情好莫逆往來過訪留連竟日而後去間嘗論
及古今畫品余曰瀟湘八景實湖南佳勝世以為美談每見畫者景自為圖不足以觀瀟湘之大欲會而為一
所謂夜雨秋月暮雪三景又未免相戾莫若但取其可相入者圖之命之曰瀟湘秋意於公為以何如公欣然
曰子言有胸吞雲夢氣象湥足以發吾浩然之興遂索紙持歸次第成之越旬日公以為興趣未及復遣婿孔
生來索紙詎意公疾不起而此圖弗克就緒良可悲也永樂壬辰因謝恩赴京與毗陵王君孟端會翰林傾瀉
如故交王君亦善畫余出圖與之一觀君曰誠佳畫也惜其未就耳因援筆成之自平沙落雁以後皆是也夫
畫雖藝事得其趣足以養心而怡神今觀二公所畫古澹幽雅而運思深遠如出一手每一披閱恍若置身於
瀟湘間煙波竹樹浩渺無涯而心目與之俱往俗塵煩慮渙然冰釋豈不快哉吁陳公遠矣王君亦相繼淪謝
片楮流傳不可復得況此卷乎因題諸左方以識余之交誼垂示子孫俾寶而愛之或有好事君子發之以詠
歌庶不泯二公之高致雲
宣德己酉孟夏朔日靜庵居士書於攬秀軒時年九十一也
複印靜庵居士《題瀟湘秋意圖後》感作辛巳(2001年)三月二十五日 黃永陵
樟葉五色永嘉襯,為覓墨寶圖目尋。孟端續寫三山畫,思恭追述二公文。
舒展楷書悅眾目,繾綣文章感吾心。歷經五百七十載,輾轉珍藏到如今。
至於又是如何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就有待專家來詮釋或提請CCTV4《國寶檔案》出面介
紹。另外,黃淮紀念館開館之前,曾請茶山九間王學釗先生仿畫一幅,余摹寫乾隆宸翰、黃性題
後等等繼其後,經裝裱成長卷(總長度超過8公尺)作展出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