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

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

《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創作的紙本書法作品。

作品是董其昌與友人交流藏品,討論書畫的五件董其昌信札裱為的一卷。作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表現出了董其昌的書法創作特點與高超的書法技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27.5厘米,橫274厘米
  • 作者:董其昌
  • 創作年代:明代
作品簡介,藝術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由五件董其昌信札裱為一卷。雖然分別稱受信人“老親家”、“老親翁”、“台駕”,但從書信的書法風格及用紙來看,受信人應該是同一人。卷上鈐有多處“廷”、“燦”鑑藏印。信札中除了一般的問候語外,還有多處涉及書畫鑑藏內容,如第一札:“近有一僧自歙來,以趙吳興畫卷及迂翁畫軸至……”“歙”即徽州歙縣。歙縣在明、清時文風極為昌盛,徽商藏有許多巨跡。董其昌與好友陳繼儒與歙縣名士交往甚密,經常有書信往返,或討論書畫,或交流藏品。這卷信札正是關於董其昌在書畫收藏、交流方面的資料。
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

藝術賞析

書信的書寫與創作作品是不同的。書信多以平常心出之,如窗明几淨、心手雙暢,常常能達到“無意於佳乃佳”的境地——更何況董其昌的書法創作崇尚平淡天真,嘗自謂“吾書往往率意”。這卷信札不僅有內容,而且字也寫得好,“率意”而精能,自然屬於董氏法書中之精品。此信用墨較乾,但紙性較熟,加之書者書寫極為熟練,順勢盤旋而下,故行氣流暢、了無阻礙,風格蕭散超逸。雖然通卷字的大小變化不大,更無突兀之筆,但因為信札程式化的要求,自然造就了章法的疏密變化,令人賞心悅目。信札卷字距較密,而行距一如董氏書寫習慣,處理得較疏朗。《明史》說董其昌“造請無虛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相對董其昌作品具有造假高風險的情況而言,藏家若得到他的書信精品,其實更是—件可喜可賀之事。
明董其昌行書禮扎帖

作者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曾居松江,明代書畫家。董其昌以山水畫見長,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他的畫風清秀恬靜,用墨明潔雋朗。他以佛家禪宗喻畫,提倡“南北宗”論,是“華亭畫派”的代表性人物,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存世畫作有《岩居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