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注音:xìnzhá
解釋:書信,信件
詞語出處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這本底稿在 雲岫 是非常秘密的,內中都是代人家謀占田產,謀奪孀婦等種種信札,與及誣揑人家的呈子。”
魯迅《書信集·致
鄭振鐸》:“以後印造,我想最好是不要和我商量,因為信札往來,需時間而於進行之速有礙。” 茅盾 《三人行》:“他走到書桌邊,打開一個小巧的木匣子,中間滿貯著信札。”
信札收藏
三項標準
一重其人。歷代名人當為首選,地位越高名氣越大越受重視。
二重其字。字要寫得好,書法名家為首選,因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這其中以毛筆第一,鋼筆次之,原子筆、簽字筆、水筆、鉛筆又次之。因後者難以長久保存。
三重其文。文采斐然的書信,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內容涉及歷史重要事件及關鍵人物,還可能補史之闕如。若是詩箋及學術論爭亦具文史價值。
一般而言,三項標準齊全的書札少之又少,三缺一,乃至三缺二者也值得收藏。同書畫收藏一樣,信札收藏並非以量定而以質勝。民國時曾有人藏書札三萬多件,不可謂不多,但充其量也不及同時代
張伯駒先生的一紙
陸機的信《平復帖》。
收藏渠道
一可借職務之便,如《時賢尺牘》,就是俞吟秋利用會長身份留心集藏而成,不少高官碩儒及出版商、報刊總編,都曾有意識地利用職務之便集藏名人信札。如今網路時代,稿件、信札多為電子文本,手稿收藏大都留在作者手中,他們往往敝帚自珍。
二可與藏友調劑。同專題藏家手中多有復品,可以互為調劑,各取所需。
三可從拍場獲得。如有財力,不妨多關心拍賣市場,或能獲得心儀已久的東西。
信札鑑識
信札收藏的學問其實很深,特別是民國以前的古代書札,多為行草書。有人說讀草書,如吃帶刺的魚,經常被卡住。但經驗告訴人們,越是刺多的魚,越有得品味。所以不識草書,不識繁體異體字,不識篆書(有印章時)的人,就無法讀懂書札。
如果是文言文或詩詞,不懂詞牌韻譜,無法斷句,不了解古代信體格式及稱謂虛詞,更是一籌莫展。並且古代收信人不允許指名道姓,皆以字號相稱,寫信者往往僅具一兩字的名。有些書信署名只寫“名正肅”,“名心印”或“知名不具”等,只能從收信人的親朋友僚關係網和其筆跡上比對與厘定。正所謂:藏需要的是眼光,品需要的是功底。
信札價值
信札在版本學中歸稿本,有其唯一性。書信一般只針對收信者或周圍微量人群。書信往往更能顯露寫信人的真情實感,說的是實話,所記錄的歷史細節也更接近真相,可作為研究相關史事的重要參考史料,允為信史。
讀原始信札遠比讀回憶錄與自傳靠譜,更不用說他人所作的傳記。因為所有史家都重視第一手原始史料。這就是信札的文獻價值,如果作者系書畫家,其書法還具有藝術價值。信札由於幅面狹小而易於保存和流傳,而同時代其他大的紙質品就沒有這么幸運。小有小的好處,不但精緻且利於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