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黃花梨畫案

明萬曆黃花梨畫案

明代至清前期是中國傳統家具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家具被稱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風格特點可用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來概括。南京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黃花梨畫案充分體現了明式家具的特點,更為可貴的是這張畫案有罕見的款識,實為明式家具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萬曆黃花梨畫案
  • :82.3厘米
  • :143厘米
  • :75.1厘米
性能特點,結構款式,

性能特點

畫案為黃花梨所制,鐵力木面心。鐵力木均屬硬木,是明代家具的常用木材。明人范濂《雲間據目抄》載:“紈絝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貴,凡床廚幾桌,皆用花梨、癭木、烏木、相思木與黃楊木,極其貴巧,動費萬錢,亦俗之一靡也。”黃花梨學名“海南檀”,為海南島特產,喜生於山谷陰濕之地,乃生長在裸露花崗岩上之樹的材質為最。該木材質適中,性溫,不變形,有香氣,色呈橙黃,有的紅紫,有似狸斑的深淺相間花紋。明代高級考究的家具,多是用黃花梨製作。由於黃花梨紋理美麗,工匠們多採用通體光潔的處理,不作雕飾,以突出木材紋理的自然美。南博這件畫案便是如此。畫案面心所嵌的鐵力木,質地堅硬、沉重,紋理細美,色澤發暗紅、棕色。面心採用此木,既可耐用,又有色澤對比之美。

結構款式

畫案為夾頭榫結構,即四足上端嵌牙條,腿足用圓材,全身光素,側面棖子兩根,將腿足連結在一起。此造型為明式畫案最常見,也是最標準的造型。追根溯源,案是春秋戰國時的新興家具,當時漆案尤其流行。早期的案是圓柱形矮腿。整個案是由一塊整料刳制而成。戰國出現高足木案,這一時期的案主要是飲食用或放置器物。漢代木案式樣和用途皆有所擴大,食案出現了攔水線,沒有攔水線的案一般用作讀書和放置物品。漢案的腿足有方有圓,有高有低。南北朝又出現了曲足案。隋代在繼承以前平頭案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翹頭案。唐案形制更豐富,僅腿足就有板足、曲足、撇腿之分。五代又出現壼門案。宋案在五代的基礎上風格趨於樸素清雅。呈現挺直、秀麗的特點。南博此畫案的形制至少可上溯到宋代。入清以後這種形制仍然流行。
帶款識的陶瓷、書法作品比較多見,而有款識的家具,可說是鳳毛麟角。明清家具上的款識大致可分三類:一是紀年款,二是購置款,三是題識。均較罕見。有購置款的明式家具僅發現兩件,一件藏於故宮,是件鐵力木大翹頭案,題識為"崇禎庚辰仲冬制於康署。"另一件就是這件黃花梨大畫案。畫案的一腿足上方有陰刻篆文題識三行:
材美而堅,工朴而妍,假爾為憑,逸我百年。
萬曆乙未元日充庵叟識。
萬曆乙未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充庵應是此案的使用者。何人?待考。此案原是蘇州著名的“雷允上藥房”的家中物什,由其後人雷傳貞捐獻給南京博物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