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縣城關中心國小(明溪縣第三實驗國小)坐落在美麗的風景區——玉虛洞東麓。其前身是坪埠保國民學校,1951年改名為坪埠國小。1979年明溪成立城關學區,下轄坪埠中心國小和上坊、王橋、獅窠、羅翠、大坪、余坊、下汴等八所村完小。2006年,根據明溪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決定,撤銷學區建制,更名為明溪縣城關中心國小,並加掛明溪縣第三實驗國小校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溪城關中心國小
- 創辦時間:1941年8月
- 類別:公立學校
- 所屬地區:福建省明溪縣
學校簡介,教學理念,教學成績,學校歷史,
學校簡介
截至2008年9月,城關中心國小內設1所中心校(第三實驗國小),2所完小(上坊、王橋),1所中心幼稚園,1個特教班,共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84人(其中特教班學生9人,幼兒133人)。校園占地面積657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5.1平方米。校舍面積4873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11.2平方米。校園寬敞、美麗,校舍明亮、整潔。專職生管教師4人。配有專任教師109人,共有本科學歷7人、大專63人、中專38人、國中學歷1人,國小高級教師95人、國小一級教師10人、國小二級教師4人。共有普通教室24間,專用教室3間(多媒體室、自然實驗室、電腦室)。
教學理念
多年來,該校堅持“勤奮、文明、健美、創新”的辦學理念,以基礎道德教育為核心,以系列教育活動為載體,緊緊抓住新一輪課改機遇,積極構建“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素質為重,育人為本”的教育模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德育工作,增強學校辦學綜合實力,努力推進教育和諧發展,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教學成績
師資隊伍建設卓有成效,課堂教學改革碩果纍纍,2004年學校承擔市級重點課題“數學教學中‘探究—交流’的研究”實驗,成果顯著,2006年12月份圓滿結題;2006年10月學校承擔兩個縣級重點課題,現已全面投入研究工作。教師的論文有3篇在CN刊物發表;11篇在省級發表,其中1篇獲一等獎、4篇獲二等獎、6篇獲三等獎;12篇在市級發表,其中有5篇獲獎;多位教師參加省、市、縣課堂教學比武,均獲一、二等獎。
近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先後獲得省“反邪教知識競賽”組織獎、市“創建交通安全校活動”先進單位、市“平安校園”先進單位、市“綠化先進單位”、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市“優秀家長學校”、縣“文明學校”、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學校歷史
悠悠歲月,滄桑風雲,明溪縣城關中心國小從歷史的風雨中走來,從私塾、祠堂、坪埠保國民學校、城關鄉坪埠國小、城關學區,到今天的明溪縣城關中心國小(明溪縣第三實驗國小)。期間歷任先賢的辛勤耕耘,隨時代車輪的推動,發展到現在設施完備花園式校園,春風化雨,桃李芬芳,與時俱進,欣欣向榮。
形單影隻的私塾(1939-1941)
學校最早可追溯到坪埠村一家私塾,任教先生姓楊,校址在現村內的萬春橋內,後移至湯氏家祠,學生只有五、六人。
風雨飄搖的國民學校(1941-1950)
抗戰爆發後,當時的抗日省政府在國人的推動下,開始重視國民教育,縣國民政府責成各鄉辦學。1941年,城關區公所在其駐地湯氏家祠辦學,掛牌“坪埠保國民學校”,聘私塾先生楊某任教,學生十餘人,因經費問題,學校時辦時停。
建國之初的坪埠國小(1951-1957)
1950年,明溪縣和平解放,人民政府立即著手在交通相對方便,人口也相對集中的地方辦學,解放前夕,有一批從沿海仙遊等地移民到內地開發山區的仙遊人入住,新增了坪埠住民,重辦坪埠國小。當時有教師2人,學生30多人。1951年定名為“城關鄉坪埠國小”。
跌宕起伏的城關學區(1958-1995)
1958年“大躍進”,當時政府號召“解放婦女勞動力”掃除文盲,人人學文化,大力動員子女入學,還大辦半日制掃盲班與夜校,學生劇增,全校5個班,學生130多人,新建土木、木料結構教室2間。
1960年後的三年困難時期,學生驟減,在校生減至60多人,後又逐漸增至百餘人。1966年後的“文化大革命”過多的停課,“革命”使學校工作不正常,又在操場挖防空洞“備戰”,廢除考試,學工、學農、學軍,後改為“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大力動員子女入學,特別是提高女童入學率後,學生又恢復到200多人。1970年再建土坯教室2間。
文化大革命結束的1976年,恢復全日制與校長負責制。大辦“國小戴帽國中班”(當時口號是“念中學不出村,把學校辦到貧下中農家門口”)因此,學校在晏坊、廠坑、山下、謝厝灣設教學點,派教師下點教學,全校教師達20多人。國中班2班學生50多人。1978年恢復高考,各國中班撤併到公社。城關鄉的各國中班撤到一中。
1979年成立城關學區,坪埠國小即為“坪埠中心國小”。1985年建成教學樓主樓,現在還在使用,由省建行援建。
1990年,全鄉整合教學資源,各完小畢業班(除王橋、上坊外)集中到坪埠國小畢業班就讀。全校有4個畢業班,全校14個班級學生達500多人,學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逐步發展的城關中心國小(1996-2009)
1997年,新建教工宿舍樓,2002年建逸夫樓,開始接納全鄉轄區來校寄宿的學生,及瀚仙鎮的岩里、洋龍、坪地、王陂、大焦與雪峰農場等地學生入學,外地在明溪務工的外來人口子女入學。新建學生宿舍、食堂。中心國小有14個教學班,學生500-600人之間。從2000年起開始配備電腦與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2005年更名為“明溪縣城關中心國小”,次年加掛“明溪縣第三實驗國小”校牌,這段時間,學生600多人。
日新月異的城關中心國小(2010至今)
2010年後,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學校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領導班子的配備、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學設施設備的完善諸方面入手。從2010年起實現多媒體班班通,電腦進教師辦公室,全校擁有電腦68台。教學儀器配備與圖書室建設達I類標準。藏書18940冊,閱覽室、實驗室、科技室、電腦室、音樂室、舞蹈室一應俱全,學生活動面積達359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樓2幢,辦公樓1幢,學生宿舍樓1幢,村完小2所,附屬中心園1所,幼兒走教點1個。2014年,全校有34個教學班(含學前教育),在職在崗教職工98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77人,國小高級教師83人,省、市、縣級骨幹教師40人,黨員25人。
學校立足校情、展望未來,以“立德為先、立人為本、追求卓越”為辦學理念,恪守“崛起夢想、自強不息”的校訓,樹立“健康、快樂、文明、進取”的校風,努力抓好“育人教書、為人師表”的教風,積極倡導“勤學善思、巧問多練”的學風,緊緊圍繞“勵志圓夢”這一主題展開教育教學,辦起了“夢想教室”、“夢起航”鄉村學校少年宮、小小花卉種植園、開放“誠信閱讀書吧”,建設“幸福成長工程”,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辦學成效顯著,學校成為了孩子學習的校園、活動的樂園、生活的花園、溫馨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