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度楷書四箴頁隸書七律詩合卷

《四箴頁 七律詩頁》合卷,明,沈度書,楷書縱29cm,橫14.5cm;隸書縱23.2cm,橫34.2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沈度楷書四箴頁隸書七律詩合卷
  • 所屬年代:明
  • 作者:沈度
  • 規格:楷書縱29cm,橫14.5cm
楷書四箴頁釋文:,隸書七律詩頁釋文:,

楷書四箴頁釋文:

言箴:人心之動,因言以宣,髮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動箴:哲人知幾,誠之于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視箴: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聽箴: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明沈度楷書四箴頁隸書七律詩合卷
各頁鈐“沈度之印”。
“四箴”是宋代理學大師程頤根據孔子《論語·顏淵第十二》中“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發展而成的道德戒律。朱熹《近思錄》卷五《克治》載:“伊川先生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請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作品以烏絲界欄,楷法緊結遒麗,具唐人法度,又不過分甜潤,是沈度“台閣體”書法的代表作。

隸書七律詩頁釋文: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雲間沈度隸古。
款署“雲間沈度隸古”。鈐“沈民則”印。
此頁錄唐代詩人岑參七律《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一首。沈度善隸,但傳世作品罕見。明楊士奇稱其:“八分尤為高古,渾然漢意。”觀此作,結體方整,用筆較少波磔與迴轉,體勢、筆法更接近楷書,這也是明代隸書的主要特徵。總體風貌顯得厚重質樸而略乏生動。
此帖曾經清代乾隆、嘉慶、宣統御府鑑藏。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將其“賞溥傑”,遂被攜出皇宮。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所編《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對此事有所記載。1965年由故宮博物院出資購回。
《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