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委是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黨政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負責人參加的,以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目的民眾性工作組織,是黨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參謀和助手、聯繫青少年的橋樑和紐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水縣機關工委
- 建立時間:1990年4月
- 屬性:非盈利
- 性質:社會團體
單位簡介,工作動態,
單位簡介
明水縣關工委於1990年4月經縣委批准成立,掛靠縣委老幹部局辦公。
關工委是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黨政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負責人參加的,以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目的民眾性工作組織,是黨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參謀和助手、聯繫青少年的橋樑和紐帶。關工委的宗旨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著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努力培育青少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關工委依靠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隊伍開展工作,充分發揮老同志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關工委與各地區、各部門在工作上是指導關係,組織、協調、支持、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關工委工作的開展。關工委積極配合黨政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在培養教育青少年工作中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共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社會和諧。
縣關工委設名譽主任、顧問若干名,由縣黨政主要領導擔任,主任一名,常務副主任、副主任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若干名。主任由縣委黨群書記擔任,常務副主任由同級黨政離退休老同志擔任,主持關工委日常工作。縣關工委下設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縣關工委現有委員59名,駐會常務副主任由張可智(原縣政協主席)擔任,副主任董繼山(原縣政府調研員)、閆鵬舉(原縣政協副主席)、韓春山(原縣人大副主任)、張淑榮(原縣政府副縣長),辦公室主任王中興(原縣委老幹部局副局長)。按照《條例》規定,鄉鎮、縣直系統黨委等單位建立關工委,各部門、各企事業、街道、行政村等單位建立關工領導小組,城鎮居民委、農村村民小組等單位建立關工活動小組。全縣共有42個基層關工委,636個關工委領導小組,1084個活動小組,關工組織成員2527名。其中:“五老”1320名、“十大員”710名,已基本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組織網路體系。
工作動態
縣關工委成立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關工委的具體指導下,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黑龍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細則》、《綏化市關心下一代工作規則》,遵循“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方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主題,著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培養青少年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明水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多年來,縣關工委組織基層關工組織,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武裝青少年,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激勵青少年,用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青少年的行為和風尚,使廣大青少年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積極為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開展關愛救助工作。全縣各級關工組織把工作著力點放在解決青少年最實際的問題上,急青少年之所急,想青少年之所想,辦青少年之所需。協調有關部門,對高考貧困大學生、中國小貧困生,開展捐資助學活動,保證了他們正常就讀。協調教育部門加強了輟學生、流失生、落榜生教育工作。協調婦聯等部門加強對留守兒童管理教育,使他們享受和正常兒童一樣待遇。協調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門加強對失足劣跡青少年教育,轉好率達90%以上。
圍繞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農民。全縣各級關工組織以提高農村青少年素質,培養新型農民為目標,以開展“學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動為載體,創新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積極動員“五老”配合鄉鎮和有關部門開展科技培訓,提高青年致富本領,引領青年科技致富,創辦各類專業協會,帶領青年共同致富。幾年來,全縣已有一大批青年走上了致富道路。
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教育格局,積極占領課餘思想文化陣地。協調教育部門舉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協調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清理整頓文化市場和學校周邊環境,組織“五老”義務參與網咖監督,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社會環境。
加強關工組織建設,保證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全縣各級關工組織每年都根據人員變化情況,對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充實,並壯大“五老”“十大員”隊伍,為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建設學習型、創新型關工委。堅持實行例會制、培訓制和責任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探索工作規律,以創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堅持抓典型,以點帶面,指導和推進面上工作。組織開展創建“五好”社區、“六有”村屯、“五好”關工委爭優活動。加強輿論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下一代氛圍。
明水縣關工委決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關工委指導下,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認真貫徹一個方針(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把握一個科學定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配合,主動作為),發揚一種精神(忠誠敬業,關愛後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實現一個工作目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再接再厲,開拓創新,再創佳績,為建設富裕、和諧明水,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