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衡(全2冊)

明文衡(全2冊)

ISBN:10位[7807202319]13位[9787807202318]

悉從《玉台新詠》之例,題作者姓名。惟方孝孺則書字,蓋是時靖難文禁稍弛,而尚未全解,故存其文而隱其名也。內琴操缺一首,表缺四首,奏議缺十首,辨缺一首,頌缺一首,贊缺二首,記缺十一首,序缺十五首,題跋缺四首,雜著缺一首,傳缺一首,神道碑缺十一首,墓碣缺四首,墓誌缺八首,墓表缺二首,祭文缺二首,皆有錄無書,各注闕字於目中,未喻其故。所錄如吳訥《文章辨體序》,《題劉定之雜誌》之類,皆非文體。而袁忠徹《瀛國公事實》之類,事既誣妄,文尤鄙俚,皆不免蕪雜之譏。朱右扌嬰《寧生傳》,雜述醫案,至以一篇占一卷,亦乖體例。然所錄皆洪武以後,成化以前之文。在北地、信陽之前,文格未變,無七子末流,摹擬詰屈之偽體。稽明初之文者,固當以是編為正軌矣。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曆下詔,開四庫全書館,次年敕修“四庫全書”。自唐宋以後,歷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編纂典籍的傳統,唐代有《藝文類聚》、《北堂書抄》,宋代有《太平御覺》、《冊府元龜》,特別是明代永樂年間編纂的《永樂大典》,共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圖書七八千種,堪稱鴻篇巨製。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又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到了清乾隆年間,安徽學政朱筠以為《永樂大典》收錄圖書未為盡全,因此上書建議向民間廣泛徵求佚書,同時,設立專門機構,對翰林院所藏《永樂大典》進行校輯。於是,乾隆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委派紀昀等著名學者一百六十餘人,開始編纂《四庫全書》。
編纂《四庫全書》首先是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從乾隆三十七年開館征書,至乾隆四十三年,歷時七年,共徵集圖書一萬二千二百三十七種;然後是整理圖書,由四庫館臣對內府藏書以及從各地徵集的圖書進行校訂,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其中,應抄、應刻之書被認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而應存之書則不能收入四庫全書,僅僅是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存目。《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收入圖書三千四百五十七種,凡七萬九千零七十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成為中國歷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著作。
本書的出版發行無論是對於歷史文獻的研究整理,還是對於中國古代歷史與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積極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時,由於《四庫全書薈要》本來就是書中精品,再輔之以現代的印刷技術,這套書也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大小圖書館和個人收藏的珍品。

目錄

明文衡
卷首
目錄
卷一
詔制誥冊
卷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