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彭年行書詩翰冊頁

明彭年行書詩翰冊頁

《明彭年行書詩翰冊頁》是明代彭年創作的紙本書法作品,共7開。

該書法作品具體書寫年代不詳。鈐有“孔嘉”、“隆池山人”印兩方,所鈐收藏印有“又書氏藏”、“破研齋”等。遍覽此行書冊頁,可謂清筆徐來、別有洞天,給人以俊逸清爽、心境怡然的感覺,頗值得玩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彭年行書詩翰冊頁
  • 規格:縱26厘米,橫33.5厘米
  • 作者彭年
  • 創作年代:明代
  • 材質:紙本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按書史等文獻記載,彭年行草書以學習蘇東坡為主,並有很重的蘇家筆翰的影子。觀之《詩翰》,這一說法不無道理。但是,我們似乎也覺得僅僅以東坡風格論彭年行書有些不妥。蘇東坡用筆圓潤厚重,有凝神含韻之風。就作品整體而言,蘇書給人以大學識、大學養、大文人的素雅、慎獨、深厚、唯美的雅士氣象。而彭年書法似有所不同。從《詩翰》整體來看,它缺少了蘇家的厚重和穩健,而是用筆灑脫飄逸,行筆乾淨爽快,筆鋒清勁唯美,意氣風發,有書生行者的輕鬆和活力。這種感覺使我們產生了疑惑:彭年書法是“師法古人(蘇東坡)”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彭年行書《詩翰》冊頁,從結體和筆法觀之,確實體現出師法蘇東坡的痕跡。我們可以在彭年的書作中找到蘇東坡用筆、結字、章法的特徵,這就是其學習蘇東坡的結果和我們今日研究彭年書法淵源的最佳切入點。當然,這些應該只是彭年行書書法的部分來源,即其行書曾經學習過蘇東坡。那么,既然是學習了蘇東坡,就應該有蘇書的風格特點,這是正常的。但不同的是,彭年的行書與蘇東坡的行書又有很多的不同。從用筆看,彭年比蘇東坡快捷、矯健,盡力輕起輕收,若流水行雲般活潑,講求筆法的多變、飄逸,追求書法整體感覺的輕鬆和線條的靈動。在結字上,彭書比蘇字略顯橫勢緊縮、縱勢拉長;而且,也略微方正一些,每一字結體取勢皆謹小慎微,通過筆畫與行筆中的連帶將每一字的結構完美地體現出來,不追求筆畫的一絲放縱和結體大起大落的變化。在章法上,彭書與蘇東坡的風格很是相似,行距分明,字距緊湊,注重整體形式的和諧變化,可謂錯落有致,自然輕鬆,給人以清新的“文化感”和濃郁的文人氣息,令人回味,耐人琢磨。
綜上所談,若從與蘇東坡對比的角度上講,彭年的行書確是受到了蘇東坡的影響,而且很深。但是,細細品讀其中的不同,就會覺得彭年的《詩翰》冊頁中似有王羲之聖教序》等的影子,如其中的“者”、“象”、“歸”、“乘”、“抱”、“臘”、“顏”等等都帶有明顯的《聖教序》特徵。但在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的情況下,這只能是一種推測或者是探尋。不過,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即:無論是學誰,彭年書法最終所表現出來的風貌是全新的,完全是自己的面目,即人們常說的能“學古而化古”。其實,這也就達到了學習古人的目的。在書法藝術的世界裡,永遠不會有兩個“王羲之”、兩個“蘇東坡”,學習只是學習他們的基本用筆、結字、章法;在結合自身審美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情趣、追求等等個人化的東西展現出來,即達到了學習和發展的目的。面對彭年的《詩翰》冊頁,若能從這一點出發去理解、發掘、發現,那么我們得到的將不只是審美的愉悅,至少還有一些在學習和取法上的啟迪。
明彭年行書詩翰冊頁

作者簡介

彭年(1505—1566年),字孔嘉,號隆池山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少與文徵明游,以詞翰名世,人稱長者。著有《隆池山樵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