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行書落花詩卷

明唐寅行書落花詩卷

唐寅一生曾多次書寫落花詩,每次所錄詩作的數量不同,內容不同,書法風格也不盡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別藏於普林斯頓大學附屬美術館、蘇州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美術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明唐寅行書落花詩卷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出處:《唐伯虎全集》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唐寅
作品釋文,藏品介紹,蘇州市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普林斯頓大學,書法賞析,相關資料,作者簡介,

作品釋文

一.
韶華早已付繁春,倦倚枝頭默守貧。紅淚晶瑩難受雨,殘香繚繞亦求仁。
無情故道來車馬,有幸清波逐洛神。回首瑤台天女夢,可憐俱似戲中人。
原作:
剎那斷送十分春,富貴園林一洗貧。借問牧童應沒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若為軟舞欺花旦,難保余香笑樹神。料得青鞋攜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二.
雨睛風定恨悠悠,狼藉殘紅曲陌頭。離合曉光余倦葉,沉埋芳徑是清流。
雲來早散閒花蝶,夜至還升冷月鉤。已自三春如幻景,誰人更記者番愁。
原作:
夕陽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風又轉頭。控訴欲呼天北極,胭脂都付水東流。
傾盆恠雨泥三尺,繞樹佳人繡半鉤。顏色自來皆夢幻,一番添得鏡中愁。
三.
可憐明媚只須臾,一點芳菲挽得無?吹落已同黃土皺, 拈來不見醉顏朱。
夢從皓月尋孤影, 醒被流年笑匹夫。欲寄紅箋成永訣,幾番追憶卻心枯。
原作:
春風百五盡須臾,花事飄零剩有無。新酒快傾杯上綠,衰顏已改鏡中朱。
絕纓不見偷香椽,墮溷翻成逐臭夫。身漸衰頹類如此,樹和淚眼契約枯。
四.
猶記鶯啼陌野時,芳菲醒若可人兒。綿綿漸撫心痕冷,脈脈同聽蝶語私。
細雨頻侵天有泣,紅顏老去計無施。徘徊月下香魂渺,一抹幽霜上髮絲。
原作:
時節蠶忙擘黑時,花枝堪賦比紅兒。看來寒食春無主,飛過鄰家蝶有私。
縱使金錢堆北斗,難饒風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晝,一縷煙茶颺鬢絲。
五.
濛濛飛若亂弦中,零落如何怨得風?來世絳珠香冢淚,前生杜宇寸心紅。
夕陽殘照霓裳薄,蛙鼓新喧錦瑟空。莫問今程何處去,流雲無跡任西東。
原作:
坐看芳菲了悶中,曲教遮護屏展風。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濕補紅。
國色可憐難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忍看馬足車輪下,一片西飛一片東。
六.
凋謝紅顏憶不真,冥冥夢去更傷神。銅駝巷陌苔侵道,金谷園林雨葬春。
如見鑑湖凝碧血,遙聽青冢撫胡塵。香魂杳杳今何在?還盼東君予世人。
原作:
崔徽空寫鏡中真,洛水難傳賦里神。國色自來多命薄,桃紅又見一年春。
已無錦帳圍金谷,漫把青鞋踏麴塵。繞樹百回心語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七·感反恐事
紫電青冥斗縱橫,浮雲似海嶺舟輕。穿簾入戶全隨欲,激濁揚清各有名。
罌粟糾纏十字架,玫瑰搖落暮光城。茫茫天意憑誰究?紅雨蕭疏已淚盈。
原作:
天涯晻溘碧雲橫,社日園林紫燕輕。桃葉參差誰問渡,杏花零落憶題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過鶯啼葉滿城。人不歸來春又去,與誰連臂唱盈盈?
梅雨綿綿終轉晴,嫣紅墜後翠華生。林開霧徑禪鐘響,夢似輕煙咋夜行。
油壁香車歸小小,西廂皓月去鶯鶯。遊人莫嘆春將暮,更有榴花照眼明。
原作:
白華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細點生。三月尋芳騎鳳侶,一時齊唱踏莎行。
收燈院落傷棲燕,細雨樓台濕囀鶯。莫問東君訴恩怨,自來春夢不分明。
雲藏倦月夜將闌,雨正飄零絮墮團。何處輕車聲斷續,枕旁清淚夢迷漫。
玉門關杳湮香冢,燕子樓空絕舊歡。一地落花收不盡,幾生能得此心安?
原作:
春朝何事默憑闌,庭草驚看露已團。花並淚絲飛點點,絮飄眼纈望漫漫。
書當無意開孤憤,帶有何心綰合歡。且喜殘叢猶有在,好隨修竹報平安。
一霎天香綻碧空,流星花事竟相同。徐徐軌跡誰知命,漫漫輪迴總遇風。
旋璀璨時成永憶,向幽冥處付深紅。從今最羨青娥月,猶有悲歡圓缺中。
原作:
桃花淨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共當中。
十一
揮別東君意莫惔, 青春顏色四時添。飄香黃菊牽梅影,映日圓荷接杏簾。
和靖相邀鄉夢好, 杜康做伴晚風恬。愛花更有陶元亮,不見窮愁險字拈。
原作:
惻惻淒淒憂自惔,花枝零落鬢絲添。周遮燕語春三月,蕩漾波紋日半簾。
病酒不堪朝轉劇,聽風且喜晚來恬。綠楊影里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
十二·落花·旱災·末世傳說
此際三峽啼子規,豈同往日落櫻時。千年雲夢今成涸,末世預言真會遲?
仍有花開香勝舊,絕無人訪柳荒垂。如茵曠野外星客,手捧骷髏嘆是誰?
原作:
楊柳樓頭月半規,笙歌院裡夜深時。花枝灼灼難長好,漏水丁丁不肯遲。
金串袖籠新藕滑,翠眉奩映小蜼垂。風情多少愁多少,百結愁腸說與誰。
十三
桃花庵里憶曾游,往事華胥一夢休。我自御風輕羽化,君何對酒漫歌愁。
難牽倦日香痕沒,已付清江顰笑留。莫向蝶叢胡認取,此身已是屬丹丘。
原作:
李態樊香憶舊遊,蓬飛萍轉不勝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傷春滿鏡愁。
愛惜難將窮袴贈,凋零似把睡鞋留。紅顏春樹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十四
曝日浮塵雲樣堆,行行風雨愈摧頹。自家顏色心為鏡,身外閒愁海作杯。
戲水偏勞神蟹訪,扶枝已慣晚鐘催。因君一點精魂故,何忍來年不漫開?
原作:
杏瓣桃須掃作堆,青春白髮感衰頹。蛤蜊上市驚新味,鶗鴂教人再洗杯。
忍唱驪歌送春去,悔將羯鼓徹明催。爛開賺我平添老,知到年來可爛開?
十五
翩翩粉蝶莫矜誇,誰羨昭陽帝子家?巴蜀千山鳴杜宇,漢秦荒冢逝榮華。
求長生者鮑魚臭,乞五斗人腰板斜。我愛小村春夜好,池塘青草臥聽蛙。
原作:
麗色堪餐莫謾夸,一朝衰颯看伊家。昭君偏遇毛延壽,煬帝難留張麗華。
深院青春空自鎖,大堤紅日又西斜。小橋流水閒村落,不見啼鶯有犬蛙。
十六
曾經月下朗吟陪,咋夜星辰喚不回。沉醉千年君已去,紅顏幾度雨相催。
偶然動竹微風至,仿佛抱琴幽夢來。春染洞庭澄似酒,近聞頻旱也空杯。
原作:
滿堂歡笑強相陪,別有愁腸日九回。時節又驚梁燕乳,鉛華無奈隙駒催。
香消衣帶傷腰瘦,夢斷遼陽沒信來。門掩黃昏花落盡,牛酥且薦掌中杯。
十七
吳宮花草單于台,寶帳瓊蘿安在哉?塞上燕脂狂雪洗,江南靈秀濁潮推。
殷殷史冊方新染,漠漠東君依舊來。敗瓦殘垣人跡渺,不離不棄是青苔。
原作:
亞字城邊麋鹿台,春深情況轉悠哉。襞衣玉貌乘風去,對酒蓬窗帶雨推。
結子桃花如雨落,挾雌蝴蝶過牆來。江南多少閒庭館,朱戶依然鎖綠苔。
十八
煙囪漸密漸繁榮,花事怎同城事爭?旋轉時鐘人快走,穿梭貨物慾狂傾。
艷桃濃李迷春夏,鐵齒鋼輪榨死生。我擬將心凝琥珀,修成太上即忘情。
原作:
桃蹊李徑謝春榮,斗酒芳心與夜爭。陌上新蒭麴塵暗,牆頭圓月玉盤傾。
青簾巷陌無行跡,繡褶腰肢覺瘦生。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
十九
紅花一朵喜開眉,幼稚園中放學時。睡後睡前纏故事,奶聲奶氣背唐詩。
汝今茁壯鵬生翼,我已蕭然鬢有絲。逝卻芳菲心不悔,還看青果漸垂枝。
原作:
簇簇雙攢出蠒眉,淹淹獨倚曲欄時。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賦詩。
香逐馬蹄歸蟻垤,影和蟲臂罥蛛絲。尋芳了卻新年債,又見成陰子滿枝。
二十
悶看枝頭萬朵新,中年況味酒般陳。前塵泡影波心月,後事殘灰冢內人。
或許來生仍是我?可憐陌上不同春。肩頭一任繽紛落,懶得傷悲懶得嗔。
原作:
芳菲又謝一年新,能賦今無八斗陳。情薄錯拋傾國色,緣輕不遇買金人。
杜鵑啼血山中夜,蝴蝶遊魂樹底春。色即是空空是色,欲從調御懺貪嗔。
二十一
雨打風吹色不全,回眸已是一生緣。難如小杜揚州夢,只可陳摶醉里眠。
弱柳含煙垂渡口,夕陽無語上鞦韆。浮沉春水東流去,天際朦朧沒客船。
原作:
貌嬌命薄兩難全,鶯老花殘謝世緣。年長盧姬悲晚嫁,日高黃鳥喚春眠。
人生自古稀七十,斗酒何論價十千。痛惜穠纖又遲暮,好燒銀燭覆觥船。
二十二:
似此精魂只許春,山林遺世亦無嗔。莫將纓絡絕塵色,誤比漢唐傾國人。
司馬徒勞金屋賦,玉環了斷白綾巾。茫茫獨立風兼雨,總勝瑤池鎖錦茵。
原作:
花落花開總屬春,開時休羨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髏冢,就是紅樓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臘,柴車從此不須巾。仙塵佛劫同歸盡,墜處何須論廁茵。
二十三
早已硝煙遠國門,我來憑弔向陵園。黃花黃埔青年血,長夜長征西柏村。
風起微萍寒伏草,濤生東海愴吟魂。諸君珍重三春意,莫與城狐做錦旙。
原作:
催耕聲里短柴門,煠蘭香中雉草園。西子歸湖余有井,昭君出塞尚留村。
春鳳院院深籠鎖,細雨紛紛欲斷魂。拾得殘紅忍拋卻,也教粘向阿鹹旙。
二十四
隨風附水去無痕,回首斜陽老樹存。縱使根深縈沃土,何堪影瘦倚寒軒。
憐她一枕飛揚夢,愧汝三春養育恩。兒女花開羈不住,每逢圓月倍傷魂。
原作:
蕉酒新啼滿袖痕,憐香惜玉此心存。可憐窗外風鳴樹,辜負尊前月滿軒。
奔井似銜亡國恨,墜樓如報主人恩。長洲日暮生芳草,銷盡江淹黯黯魂。
二十五
枝頭羨看白雲飛,飄去方知世路迷。千色漸將城廓染,暮鴉空向野林啼。
青春浪跡如豪賭,雞犬登天有近傒。莫笑容顏需粉飾,幾多風雨一肩攜。
原作:
伯勞東去燕西飛,南浦王孫怨路迷。鳥喚春休背人去,雨妝花作向隅啼。
綠陰茂苑收弦管,白日長門鎖婢傒。蛺蝶翻翻殘夢裡,曲欄縴手憶同攜。
二十六
且聽壟上信天游,洗淨春閨瑣屑愁。黃土高坡望不盡,白雲大雁去無休。
品千年事隨開落,吼一支歌忘樂憂。古道胡楊搖曳里,駝鈴響過古城樓。
原作:
青鞋布襪謝同游,粉蝶黃蜂各自愁。傍老光陰情轉切,惜花心性死方休。
膠沾日月無長策,酒酹荼蘼有近憂。一曲山香春寂寂, 碧雲暮合隔紅樓。
二十七
擦肩而去太匆匆,甫一回頭花已空。已慣青春追影子,悵聞桃杏許東風。
小城落寞千千雨,往事沉淪點點紅。又見乳鶯穿柳線,心弦拔動莫名中。
原作:
春來嚇嚇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杏子單衫初脫暖,梨花深院恨多風。
燒燈坐盡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倘是東君問魚雁,心情說在雨聲中。
二十八
穿越時空望古城,膠盤黑白轉無聲。海棠小院胭脂夢,五月鮮花戰火驚。
千里揮戈屍骨滿,一輪墜日血痕盈。如今只惜春之色,不敢輕狂論負嬴。
原作:
嗚嗚曉角起春城,巧作東風撼地聲。燈照檐花開且落,鴉棲庭樹集還驚。
紅顏不為琴心駐,綠酒休辭盞面盈。默對鏡奩閒自較,鬃絲又是一年嬴。
二十九
早知河蟹力無邊,未許芳菲逝眼前。樓市如花春永駐,菜蔬若老藥長憐。
小豬亦有黃金價,高鐵狂奔幸福年。我已詞窮何以贊?關燈相信夢中緣。
原作:
春夢三更雁影邊,香泥一尺馬蹄前。難將灰酒灌新愛,只有香囊報可憐。
深院料應花似霰,長門愁鎖日如年。憑誰對卻閒桃李,說與悲歡石上緣。
三十
早有霜風兩鬢吹,春光所幸未曾遺。夜來香似杜陵句,解語花如婉約詞。
筆底愧無傾國色,生涯有待望雲時。尋常亦是心泉灌,那管別人知不知?
原作:
花朵憑風著意吹,春光棄我竟如遺。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
衰老形骸無昔日,凋零草木有榮時。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

藏品介紹

唐寅一生曾多次書寫落花詩,每次所錄詩作的數量不同,內容不同,書法風格也不盡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別藏於蘇州市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普林斯頓大學附屬美術館。
《落花詩冊》蘇州市博物館藏本《落花詩冊》蘇州市博物館藏本

蘇州市博物館

蘇州市博物館藏本,紙本冊頁,三十四開,每開尺寸27cm x 30Cm不等。共錄七律三十首,其中,十三首為原集所收和沈周落花詩。十七首為補遺之作。卷末未署名,也未標時間。後有正德三年進士方豪題於嘉靖丙戌的跋和翁方綱題於嘉慶二年的跋。其中翁方綱的跋說:“……此六如三十首草稿,與集本多異,想屢自改定歟?瑤田得此於都門,中闕二首。及南歸,晤江秋史,而秋史處恰有此二首。宛然適合……”翁方綱認為這是一個草稿本,說明此藏本的時間比較早。同時,此冊頁曾缺了兩首。

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藏本,紙本長卷,26.6cmX 406Cm。收入七律十首,均是《唐伯虎全集》補遺中的詩作。詩後唐寅有跋,然未標明書寫時間。楊仁愷先生據跋推斷當寫於和詩那年,即一五O四年(弘治十七年),但這個推測是有待商榷的。卷後另有顧文彬的題跋: “白石翁(沈周)落花圖恨佚其詩,六如居士落花詩恨亦佚其圖,乃和會兩家聯為一卷,所謂離之兩傷,合之雙美者也。壬戌夏日。”這是一八六二年的跋。據此可知沈周與唐寅各寫過落花圖,並在圖後題落花詩.後來沈佚詩,唐佚圖,直到清代時沈圖和唐詩合成一卷。現存遼博的沈圖,據楊仁愷先生說,破舊不堪,且坡石以粗線鉤勒,濃淡墨塗抹而不皴,這種畫法在沈畫中少見,故此圖是否系沈周原作還需進一步考證。而唐寅的落花詩卻是真跡。唐寅在自跋中說:“石田先生嘗詠落花十篇,人情物態,曲盡無遺,而用意煉語,超越前輩……間以示予,讀之累日,不能釋手。顧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陳朽載。瞻飛英辭條,委廁有不攖懷者哉.勉步後塵,政不自知其醜也。暇日因書一過,並系小圖寄興。”在這段話中,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又有對自己年輕時不知自醜的愧歉,表達了自己書落花詩時的複雜情感。並且可知這詩卷是題在落花圖後的。更確證了此卷為唐寅所書。
遼寧省博物館藏本遼寧省博物館藏本
中國美術館藏本中國美術館藏本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藏本,紙本長卷,23.5cm x 445.3cm。這是目前公認藝術最成熟的巔峰之作,共收入七律十七首,卷末標明寫於一五二二年(嘉靖元年)清明日,也就是唐寅病故的前一年。儘管稱落花詩卷,其中只有七首為補遺落花詩,其餘十首為唐寅所作漫興詩。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附屬美術館藏本,紙本長卷,25.1Cm x 649.2cm。錄七律二十一首,前八首為補遺之作,後十三首為原集落花詩作。卷末有唐寅落款“晉昌唐寅稿”,未標時間。另有馬日琯書跋。“唐寅稿”的字樣。正好證明它是草稿。這個“草稿”當然是謄寫本。因為字跡十分工整。從書風上看,蘇博藏本與普林斯頓藏本比較接近。從抄寫內容看,兩者都有十三首為原集落花詩作,雖然排列順序不同,這十三首的內容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普林斯頓藏本的寫作時間與蘇博藏本相距不會很遠。但決不同時,因為相同的一首詩中又有少許改動。如普林斯頓藏本中“春來何事默憑欄”一句,蘇博藏本作“春朝何事默憑欄”。

書法賞析

唐寅的作品,因其秀麗俊俏,流轉自如,特別容易被拿來與趙孟頫相類比。其實,唐書清峻瀟灑的隱士氣與趙書流光溢彩的富貴氣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唐寅書法柔中帶剛、娟秀中見勁峭的特點在蘇博藏本和普林斯頓藏本中相對表現得更為突出。這兩個藏本面目清秀,書風十分接近,且都是行偏於楷的風貌。字的結體都比較工整,大多是每字獨立,很少有連筆牽絲。用筆圓潤清雅,點畫比較到位。如“一”、 “十”等字,逆鋒落筆,回鋒收筆,交待得清清楚楚,顯示了極好的楷書功底。節奏相當輕鬆,粗細長短的搭配也極其自然,不顯一絲做作的痕跡。單人偏旁的斜撇一筆,果敢快捷,有明顯李北海的筆意,骨力清遒。章法安排也一隨自然,每律詩占八行的空間,各行宇數並不一致,但中垂線筆直,形式感很強。
而遼博藏本與中國美術館藏本的落花詩卷,其書風是行偏於草的體貌。用筆、結字和章法都與前兩個藏本不同。如遼博藏本的首句“斷送”的“送”字,已作了簡化,是草體的結法了。用筆上,多露鋒側鋒,橫畫的起筆大多微尖,這樣帶來了書寫的更大自由。遼博藏本和中國美術琯藏本中都有大量的連筆牽絲.書寫暢達流轉,一片神機流走。如遼博藏本“簇簇雙攢出繭眉”一首的末句,幾乎是一筆書,七字一氣呵成,筆勢順流而下。中國美術館藏本此句的處理也是這樣。這可以說明遼博藏本確係唐寅晚年的作品。此外,遼博藏本中還出現了非常誇張的筆觸。如“重到”的“到”字,末筆豎畫形態誇張。抒情味極強。“玄”字的末筆,本來可以處理成一點,而唐寅偏偏寫成形貌誇張的一豎,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這樣的純熟技巧到了其臨終前一年所書的中國美術館藏本中,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此卷的字跡筆畫略肥,結體梢扁。與兩個早年藏本的疏朗清秀相比,添了幾分蒼老遒勁。由於書寫的快速,出現跳脫和漏宇,隨意補在行旁,表明書寫過程中完全是情感在驅筆行走奔飛。筆勢的流轉因此如行雲流水,連綿不絕,給人一種雄渾而舒展的氣勢。其中收錄十首漫興詩,內容較落花詩更為滄桑。尤其是最後一首,“交遊零落綈袍冷,風雪飄颻瓦罐冰”,浸透著淒涼,也寫得沉鬱蒼涼。

相關資料

一、落花詩的由來和主要內容
唐寅的落花詩為和作。公元一五O 四(明弘治十七年)春,沈周撰寫落花詩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禎卿等皆有和詩。史載唐寅的和作為七律三十首,各種唐寅詩文集的刻本都有收錄,周道振、張月尊所輯校的《唐伯虎全集》將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據唐寅每次書寫的墨跡,有很多落花詩句與原集中所收的並不相同,顯然經過修改。據統計大異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將它們編入補遺。因而落花詩實際上總共有四十七首。和詩“柔情綽態,如泣如訴”,在當時廣為傳頌。有人認為落花詩的內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傷懷的頹廢情緒,因而不足取。其實,這樣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詩中的深意。
唐寅性穎利,聰明殊凡,童髫中科第,二十九歲時鄉試中第一名解元。三十歲入京會試時,卻因徐經科場受賄案被累下獄而廢。此後.他不但功名無望,且生計日薄,與妻子反目仳離,不久又與弟申異炊.可以說落魄之極。唐寅作落花詩那年三十五歲,離科場被黜之事不過五年,剛剛經歷過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塊壘鬱勃之氣,無由自泄,假諸風雲月露以泄之”。因此,落花詩看似傷春,實則自攄其才情。把它們理解為浮薄傷雅的風流之作,可以說完全沒有讀懂它。
詩中多處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年華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輕時《白髮詩》的餘韻。唐寅二十五歲時發現自己“玄首有華絲”,不禁“愴然百感興”,並鼓勵自己“功名須壯時”。那時他尚年輕氣盛,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雖同是感嘆白髮生,卻更添了幾分英雄落寞的暮氣。
同時,詩中也充滿了鬱悶不得志的情緒,多處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無疑是其經歷的寫照;而“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等句則借“落花”之意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傷感。
以唐寅之才氣,遭遇如此不幸,確實是可悲可嘆的。了解這樣的背景,才能明白其惜花憐花嘆花的萬千感慨絕非士大夫閒來無事的無病呻吟,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其中自有慷慨激烈的悲憤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落花詩並不僅僅是傷情之作,特別是修改後的詩句,多次透露出唐寅罹禍後對功名富貴的全新理解,開始對人生無常心中了了,為其日後皈依佛氏之先兆。也正因為詩中所含的超脫曠達之意,使唐寅即使在晚年心境平和之後仍然偏愛自己當年的這些詩作。
二、唐寅多次書寫落花詩的原因
唐寅一生多次反覆書寫落花詩,與當時的文人風氣有一定的關係。一方面,明代中期的蘇州地區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意氣相投的師友彼此之間往來唱和、互贈詩畫十分頻繁。或書寫自己所作詩文贈送他人,或書寫別人的詩作,或在他人書畫上題詩作跋,都是常有的現象。唐寅傳世的書畫作品中,就有很多為應邀而作,有些卷上即註明贈某人或為某人所作。所以他多次書寫落花詩,有可能是分贈不同的友人。另一方面,將自己的得意之作反覆自錄也是當時文人雅士的普遍做法。如祝允明曾多次書寫自己所作《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而與唐寅一起和沈周落花詩的文徵明後來也曾多次書寫他所作的落花詩。
當然,唐寅選擇落花詩作為反覆書寫的內容,更有其自身的內驅力。如果說他第一次寫落花詩是有感而發,抒發了科場失意的苦悶與煩惱,那么,以後的多次書寫則是別有寄託了。『落花』是唐寅詩中的象徵性意象,既借花喻人,亦以花抒意。在『落花』上,寄寓著唐寅複雜而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生命體驗。在第一次和沈周的詩中。他的情緒比較低落,哀怨、愁苦多於牢騷。有些詩句的情感很消極,如『五更風雨葬西施』,陳繼儒閱後說:『唐伯虎詠落花詩,至「五更風雨葬西施」之句,不覺氣短。』⑥從技巧上看,『「五更風雨葬西施」,摹寫刻摯,尚未及徐昌國之自然渾成。』⑦而至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唐寅已經歷了更多的坎坷與艱辛,年少時的春風得意早已煙消雲散,加上年老多病,貧困交加,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自己亦如落花,即將辭世而歸土。這時候,由於有了更多的體驗,像『五更風雨葬西施』這種詩句也就再也不寫了,而代之以蒼涼和淒絕,發出了『十載鉛華夢一場,都將心事付滄浪』的感慨。而『二項未謀田負郭,一餐隨分粥依僧。醉來試倩家人道,銷盡粗豪氣未曾』等句,真是鉛華落盡,一露真身。『銷盡粗豪』說明他的心境已趨向平淡、平靜,不再做『功名隗儡下場人』,『氣未曾』則表明他並未喪失生命的信心。故中國美術館所藏落花詩卷雖是晚年之筆,並沒有衰頹之氣。該藏本全幅四米五左右,整篇氣脈流暢,涌動著生命的活力。唐寅寫落花、唱落花,是對即將逝去的生命的歌唱,所以讀其詩、賞其宇,猶感他生命的燦爛光輝。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江蘇蘇州人。舉鄉試第一(解元)。後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功名受挫,又遭家難,經歷坎坷。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一“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時與徐禎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藝,號“吳中四才子”。唐寅“任逸不羈,頗嗜聲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擅人物、山水、花鳥。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更受李北海影響,筆畫俊逸挺秀,婉轉流暢,筆力稍弱,鉤挑綿軟,看不出一絲狂態。王世貞評曰:“伯虎入吳興堂廡,差薄弱耳。”流傳墨跡有《自書詩》、《聯句詩》、《落花詩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