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3:千秋遺恨

明史3:千秋遺恨

《明史3:千秋遺恨》是2010年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蔡東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史3:千秋遺恨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社: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4月1日
  • 頁數:15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1203958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明史3:千秋遺恨(普及版)》內容簡介:以小說形式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的2166年間的中國歷史。它為我們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留下了一部可以當作二十四史的輔助讀物。《明史3:千秋遺恨(普及版)》是蔡東藩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巨大貢獻。
《明史3:千秋遺恨(普及版)》:《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又名《中國曆朝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通俗歷史學家蔡東藩的傳世名著,包括《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和《民國演義》,共11部,1040回,六百多萬字。
《明史3:千秋遺恨(普及版)》是青少年文史知識普及讀本。

圖書目錄

第一回 誤服丹鉛病歸冥□ 脫身羈紲悵斷鼎湖
第二回 王總督招納降番 馮中官訴逐首輔
第三回 莽男子闖入深宮 賢法司力翻成案
第四回 奪親情相臣嫉諫 規主闕母教流芳
第五回 王宮人喜中生子 張宰輔身後籍家
第六回 侍母膳奉教立儲 惑妃言誓神緘約
第七回 據鎮城哮氏倡亂 用說客叛黨駢誅
第八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議再戰島山
第九回 虎將征蠻破巢誅逆 蠹魚食字決策建儲
第十回 獲妖書沈一貫生風 遣福王葉向高主議
第十一回 審張差宮中析疑案 任楊鎬塞外覆全軍
第十二回 聯翠袖相約乞榮封 服紅丸即夕傾大命
第十三回 選侍移宮詔宣舊惡 庸醫懸案彈及輔臣
第十四回 大吃醋兩魏爭風 真奇冤數妃畢命
第十五回 王化貞失守廣寧堡 朱燮元巧擊呂公車
第十六回 新撫赴援孤城卻敵 叛徒歸命首逆伏誅
第十七回 趙中丞蕩平妖寇 楊都諫糾劾權閹
第十八回 魏忠賢喜得點將錄 許顯純濫用非法刑
第十九回 興黨獄緹騎被傷 媚奸□生祠迭建
第二十回 排後族魏閹謀逆 承兄位信邸登基
第二十一回 懲淫惡闔家駢戮 受招撫渠帥立功
第二十二回 徐光啟薦用客卿 袁崇煥人援畿輔
第二十三回 中敵計冤沉碧血 遇歲飢嘯聚綠林
第二十四回 戰秦晉曹文詔揚威 鬧登萊孔有德亡命
第二十五回 陳奇瑜得賄縱寇 秦良玉奉詔勤王
第二十六回 張獻忠偽降熊文燦 楊嗣昌陷歿盧象升
第二十七回 失襄陽庸帥自裁 走河南逆闖復熾
第二十八回 決大河漂沒汴梁城 通內線恭進田妃舄
第二十九回 擾秦楚闖王僭號 掠東西獻賊橫行
第三十回 周總兵寧武捐軀 明懷宗煤山殉國
第三十一回 乞外援清軍定亂 覆半壁明史收場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序言

有明一代之事實,見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鑑》及《明史紀事本末》為最詳。《明史》、《明通鑑》,官史也。《明史紀事本末》,私乘也。嘗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鑑綱目》凡二十卷,《明史紀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輯錄,多則數千百萬言,少亦不下百萬言,非窮數年之目力,不能舉此三書而遍閱之。況乎稗乘雜出,代有成書,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覽;即搜覽矣,憑一時之獺祭,能一一記憶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異者,有異而同者,有彼詳而此略者,有此諱言而彼實敘者,是非真偽之別,尤賴閱史者之悉心鑒衡,苟徒事覽觀,能一一明辨乎?鄙人涉獵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論史,但於前數年間,戲成《清史通俗演義》百回,海內大雅,不嫌蕪陋,引而進之,且屬編《元明演義》,為三朝一貫之舉,爰勉徇眾見,於去年草成《元史演義》六十回,本年復草成《明史演義》百回。《元史》多闕漏,苦乏考證;《明史》多繁複,苦費抉擇,不得已蒐集成書,無論為官史,為私乘,悉行鉤考,乃舉一代治亂興亡之實跡,擇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語,依次編纂。其間關於忠臣義士,及貞夫烈婦之所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來許;反之,為元惡大憝,神奸巨蠹,亦皆直揭其隱,毋使遁形。為善固師,不善亦師,此鄙人歷來編輯之微旨,而於此書尤三致意焉。若夫燕詞郢說,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證者,則概存之,其元可旁證而太涉荒唐者,則務從略,或下斷語以辨明之。文不尚虛,語惟從俗,蓋猶是元清兩演義之故例也。編既竣,爰述鄙見以為序。中華民國九年九月古越蔡東藩自識於臨江書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