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綠豆

明光綠豆

明光特產綠豆簡稱為明綠,因其色澤碧綠、粒大皮薄、湯清易爛、味香爽口等特點和清熱解毒、抗過敏等藥用,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嘉山縣明東、石壩、澗溪、卞莊、管店及橫山等鄉所產綠豆的通稱,顆粒大,色澤鮮,晶瑩碧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光綠豆
  • 簡稱:明綠
  • 品質特點:色澤碧綠、粒大皮薄、湯清易爛
  • 出口量:1000萬斤左右
  • 產地名稱安徽明光市
  • 榮譽:1981年獲省科技成果四等獎
  • 批准時間:1982年7月
  • 地理標誌:安徽省質監局批准發布實施
產品特點,地理條件,營養價值,醫書記載,藥理研究,臨床套用,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主要發展,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地理條件

明光市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下生長的綠豆,具有色澤碧綠、粒大皮薄;湯清易爛、清香潤口、營養豐富等特點,其品質為中國之冠,享有“綠色明珠”之美譽。明光市明東、石壩、澗溪、卞莊、管店及橫山等鄉所產綠豆,顆粒大,色澤鮮,晶瑩碧綠。自1920年起出口,出口量達年銷500萬公斤左右。1976年試驗出新品種,質量超過出口標準,被譽為特級明綠。
明光綠豆明光綠豆

營養價值

明光綠豆的成分檢驗,每千克明綠豆含粗蛋白質25.26g,粗澱粉54.24g,鈣977.8㎎,鐵43.62㎎,417㎎、22.26㎎、7.47ug以及大量B族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超過國家規定的出口標準。明光綠豆自1915年左右開始對外出口,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多次在國內外名優特產產品展銷會中獲得金獎。可作粥、飯、磨粉制冬粉、粉皮及精製各種豆沙糕點。浸水發牙稱豆芽,為菜中佳品。煮成豆湯為夏季清涼防暑飲料。釀造的明綠液麯酒,風味獨特。

醫書記載

綠豆是一味常用的中藥,為豆科草本植物綠豆的種子,又稱青小豆,在秋季莢果成熟時採收,曬乾,除去莢殼及雜質,種子備用。它始載於唐代的《食療本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真濟世之良果也”。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消腫止癢、解毒之功效。

藥理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類等成分,綠豆作為藥食兩用的珍品,在眾多的中藥綠豆中,不得不提及綠豆中的精品——明光綠豆。

臨床套用

據明光市中醫院一名老中醫介紹,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綠豆用於臨床治病,當地的民眾都知道綠豆是一味靈丹妙藥,如最常用的中藥解毒方劑綠豆甘草解毒湯,即是綠豆和甘草適量煎湯,用於烏頭、附子類中毒,鉛中毒及農藥中毒等,故有“綠豆配甘草,解毒少不了”之顏語。炎夏酷暑飲一杯清涼可口的明綠豆湯,即感心寧神靜,暑意全消。綠豆與荷葉、白糖同煮可清熱止癢,與金銀花同煮,可用於熱病發熱心煩或小便短赤。

產地環境

由於明光市位於亞熱帶和溫帶的交接處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霜期較長,再加上土壤多為沙壤土、黃白土、馬肝土,其爽水性能好,因而對綠豆的生長極為有利。

歷史淵源

明光綠豆自1915年左右開始出口,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明光綠豆自1920年起出口,出口量達年銷1000萬斤左右。1976年試驗出新品種,1952年種植面積曾達12萬畝,總產1100多萬斤。1956年前後曾組織出口,後來因種植面積減少,出口中斷。
明光綠豆栽培明光綠豆栽培

生產情況

建國後政府十分重視其生產,1952年種植面積曾達12萬畝,總產1100多萬斤。1956年前後曾組織出口,後來因種植面積減少,出口中斷。
明光綠豆明光綠豆
1962年起,針對明綠是中國傳統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聲譽高,頗受港澳台胞的歡迎和換匯率高的情況,原滁縣專區下達組織生產出口明光綠豆任務。當時省糧食廳規定,明綠一噸抵四噸糧食,那年組織出口570餘噸。1965年全省綠豆等三豆會議在嘉山縣召開,會後為解決品種混雜和退化問題,縣委發動全體幹部職工、街道居民和農村輔助勞力挑選綠豆種子,並在管店成立了雜谷原種繁殖場,作為明綠繁殖基地,系統選育培育新品種。據說,在“文革”中,雜谷原種場受到衝擊,當時的場長為保護明綠原種,將場內的綠豆種隨身帶走,為後來培育新品種提供了保證。
明光綠豆
1981年,農業部投資34萬元用於明綠收購和建設加工倉庫,省外貿為扶持綠豆生產出口,還調配專用化肥170噸。後來,嘉山縣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明綠生產基地。
1982年7月,嘉山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建立明光綠豆生產基地發展明綠生產的規劃,此後的每個五年計畫中都提及明綠生產,但供應出口量不大。據不完全統計,1985年至2003年共出口到新加坡、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綠豆不到1000噸。

產品榮譽

1976年試驗出新品種,質量超過出口標準,被譽為特級明綠。1981年獲省科技成果四等獎,1983年被省命名為“明綠一號”。以明綠液釀製的“明綠液”酒,被北京晚報)譽為“酒中奇花”。
明光綠豆糕明光綠豆糕

地理標誌

主要發展

上世紀70年代1970年,明光酒廠用明綠作原料釀造出了一種芳香濃郁、甘美醇厚、澄碧清冽、豆香清雅、回味悠長兼有解毒、禦寒、舒筋活絡之功能的“明綠液”,1980年一問世,便受到了評酒專家的一致讚譽,稱之為“酒中奇葩”;《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北京晚報》等報都發表了讚譽文章;2003年10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

地域保護範圍

上世紀80年代1980年——2005年的20餘年間,明綠曾作為“貢品”(特需品)供應中南海。每次都是省委辦公廳下達供應任務,種子公司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進行精選後裝小包裝,然後由省公安廳派專車來運走。每年的供應量約400——1000公斤不等。
安徽省滁州市質監局組織申報,明光市明光綠豆協會、明光市土肥站、明光市植保站、明光市農技推廣中心共同主持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標準《地理標誌產品 明光綠豆》獲安徽省質監局批准發布實施。
該標準規定了明光綠豆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分類、質量要求和衛生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籤標識以及包裝、儲存和運輸的要求。

質量技術要求

明光綠豆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具有色澤碧綠、粒大皮薄、湯清易爛等特點。該標準的發布,規範了明光綠豆生產、銷售等市場經營行為,穩定提高了產品質量,提升了品牌競爭力,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