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軍餉研究是一篇博士論文,由張松梅著,導師為林延清。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張松梅著
導師
林延清指導
學科專業
中國古代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南開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軍費 國防支出 明代
館藏號
E294.8
館藏目錄
2009\E294.8\1
中文摘要
軍餉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始終受到明政府的重視,對明王朝的財政、軍政、乃至其政權的興衰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本文從介紹衛所系統的領導體制、組織編制入手,在考察明代軍額的基礎上,對軍餉的供應、發放、管理、監督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做一系統的探討。 明代軍隊以衛所為基本編制單位,實行都司、衛、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小旗六級管理體制。明初,全國軍隊約有150萬,至永樂時期,兵力達270萬。至明中後期,由於逃亡、占役等原因,軍隊人數呈下降趨勢,至萬曆年間降至150萬,崇禎年間,估計最高只有120萬左右。 為解決軍隊糧餉問題,朱元璋採取了軍屯、民運、開中法三位一體的糧餉供給體制。至明中後期,軍餉供給又呈現出新的特點。“京營”軍糧餉主要是從太倉庫中支取,“外衛”軍糧餉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例如:貴州主要依靠湖廣、四川“接濟”,江西、廣西軍餉則主要從存留稅糧中支取。“邊軍”糧餉的供給變得更為複雜,包括軍屯、民運、開中、京運、漕運、加派、捐助等多種供給渠道。 明代軍餉主要是以月糧、行糧、俸祿、賞賜,以及優撫等形式發放。普通軍士月糧名義上是一石,實際到手的少者只有三四斗,多者不過八斗,其餘皆為折色。同時,不同地區,不同兵種之間軍士糧餉的差異性很大。武官俸祿也呈現出明顯差異性。功賞也是明初軍士糧餉發放的重要渠道,至明中後期始分北部邊功、一般殺敵功、“番寇苗蠻”功、“反賊”軍功、倭寇軍功等。此外,軍人優撫也是軍餉發放的一個特殊形式,包括對傷殘軍人的撫恤,對應襲舍人的優給,及對故官女眷的優養。 明代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府到軍隊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軍餉管理機構。各個機構之間分工明確、層級清晰,且又聯繫緊密,共同組成軍餉供給的鏈條,任何一方出現問題,如戶部不給全餉,工部不給軍需,兵部不清軍額,都會影響整個軍餉供給體制的有效運轉。為保障軍餉的有效供給,明代還形成了嚴密的監督體制,除都察院與六科給事中外,明代還設立屯田、督餉等與軍餉關係密切的專差御史,專差御史的設定一定程度上規範了軍餉管理體制,但由於受政治環境以及社會局勢的影響,對其作用不宜高估。 從總體上看,嘉靖八年(1529)以前,明代軍餉收支基本均衡,但自此以後,則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明中後期糧餉不足有諸多原因:從糧餉的供應體制上看,軍儲倉的廢除,供餉與用餉部門之間矛盾的日益尖銳;從軍隊體制層面看,募軍增加,客兵的大量湧現,債帥的出現等因素加劇了軍餉供給危機。同時,軍餉供給不足又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如軍士的譁變,武官的跋扈,地方行政職權的削弱等。明末有識之士已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紛紛為籌集軍餉奔走獻策,或設定營田,或恢複本色,或定經制,但最終均以失敗而告終。 明代軍餉是一個涉及到軍政、財政的重要問題。從軍政體制角度看,明朝處於一個以衛所世兵制為主,世兵、募兵並用的階段,軍人由明初的生產者、徭役貢獻者變為由國家供養的純消費者和僱傭軍人,這客觀上需要國家以更多的資金來保持軍餉開支的平衡;從財政角度看,明代處在由實物、勞役財政體制向貨幣財政體制轉化的階段,客觀上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政制度,嚴格財政管理與監督,完善糧食儲備機制,及通暢的商品流通環境。然而,明政府卻未能建立起與明中後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最終導致財政危機的爆發,而軍餉則是這場危機爆發的誘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