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明宣德”款銅香爐是明朝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大明宣德”款銅香爐
- 館藏地點:貴港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明朝
- 類別:陶瓷器
明“大明宣德”款銅香爐是明朝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明“大明宣德”款銅香爐是明朝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高6.8,口徑12.8,底徑14.3厘米。文物特徵 圓口平唇,口沿上一對半環形耳,短頸,溜肩,鼓腹,弧底,底下三乳狀足,中間一凹方框,框內自上至下自...
宣德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為了製作出精品的銅爐,在朱瞻基的親自督促下,整個製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對象、款制大雅的形制...
標準的鑑別方法如下:明爐用銅極少所製作的銅爐以型好為主,款為刀刻款。清爐主要厚重霸氣,款多為鑄款。一句話說明爐重韻,清爐霸氣。設計工藝 宣德爐,為明朝宣德年間創製的焚香之爐,通常用於陵墓、寺廟及權勢之家燒香,拜佛、祭祖神。明朝300年間,製作了不可勝數的器物,可稱上乘之作。宣德爐作為其中的一...
宣德年制香爐是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內容簡介 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
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西關銅藝)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銅香爐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熏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銅香爐中最知名的是明朝製造的宣德爐。歷史沿革 薰香的歷史在中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
香爐圜底,下承三隻粗壯蹄足,蹄足五爪,鋒利異常;足腹相接處為三隻巨型獨角獸,闊口齜牙,埋首專注,似正吞噬足身。爐底外側有方形框,內飾陽文楷書,款識為“大明宣德□□(年)監督工部官正吳邦佐造”,字型筆劃正規、工整清秀。該香爐紋樣考究,獅、龍刻畫細膩傳神,鑄造精湛,腹內有多年香燼浸漬燒烤形成的...
這個爐給我們直觀來講,一個是它的個頭比較大,再一個它的用銅非常的講究,就跟它的重量有關,這個爐是有30多斤重,非常的沉,所以說它用銅的質地非常好。再一個就是它這個爐,本身是仿照那個大明宣德爐的樣式所做的,但是一般的爐都是座跟爐是分開的,這個是合在一起的,它那鑄造的難度就加大了。再一...
譯文為:“年輕人啊,要敬主就應在今天,明朝人老青春一去不還。只自己守齋還不算真主的穆斯林,還應分出食物周濟貧人。如今你心無煩擾,身體有力,身在寬廣球場應把馬球猛擊。為政萬萬不可刺傷平民百姓的心,欺壓百姓就是在掘自家的根。謙遜的智者宛如果樹一棵,掛果越多枝頭越加彎曲。”內底署青花 楷書“...
盤敞口,弧壁,圈足。內外均以寶石藍釉為地,並飾白釉魚蓮紋裝飾。盤心在白色圈欄內繪蓮池游魚圖,兩尾游魚潛游於飄浮的水草與盛開的蓮花之間,外壁亦繪蓮池游魚紋,荷蓮與游魚規則地相間排列。足內施白釉,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盤器型規整,胎體厚重,藍釉厚潤瑩亮,白釉魚蓮紋刻畫得...
又,畫中的牡丹、蘭草與湖石恰如其分的隔開兩組圖案,杯內純白無紋飾,底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款識之外並加畫雙方圈。此足以傳達天倫和樂的子母雞圖,或因帝王的喜愛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故至晚明無不以為“成窯雞缸杯,為酒器之最”。以及明神宗萬曆皇帝桌上之成化雞杯“值錢十萬”之說,...
足內自右向左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製作技術 明代景德鎮仿宋代哥窯瓷器始於宣德時期,此時,景德鎮除燒制傳統品種外,還創燒了許多新品種,仿哥窯瓷是其中之一。成化時期繼承前制,並形成了自己的時代風尚。文物鑑賞 這件仿哥窯八方高足杯為成化時期新創品種,其形制玲瓏俊秀,裝飾典雅精美,富有成化器的特色。
明成化青花鬥彩花鳥紋高足杯 明成化青花鬥彩花鳥紋高足杯是明成化年間的瓷器。現存於世,估價50000——80000元人民幣,成交價211500元人民幣。【簡介】:口外撇,深腹,高足。白釉瑩潤,胎質細膩。林外壁繪花烏紋飾,筆觸纖細,繪畫流暢,青花發色淡雅,為明成化時期的典型器。
明永樂甜白釉碗,明代永樂窯生產,薄胎、釉極瑩潤,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甜白釉 甜白釉是指明代永樂年間景德鎮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永樂甜白釉碗 ...
明弘治黃釉碗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口徑19.5cm;底徑7.5cm;高9cm。 弘治黃釉雖然是一種低溫黃釉,穩定性卻比其他低溫釉要高,且透明度好。文物介紹 因呈色淺淡嬌嫩,亦稱"嬌黃釉"。此碗口微撇,深腹,直斜壁,圈足,造型規整,通體施黃釉,釉色純正,嬌嫩淡雅。現收藏於觀復博物館。
清玉堂珍玩款銅爐 清玉堂珍玩款銅爐是清代時期的文物。
侈口大圓盤,窄脣,矮圈足。胎薄,施釉潔白,器面圖案為釉下青花與釉上低溫彩共同描繪成。【文物現狀】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高4.6cm 口徑30.3cm 足徑20.3cm 明神宗萬曆時期,官方手工業喜愛製作五彩繽紛的作品,以寓意吉祥為要,而題材瑣碎;在同一平面上,常以各種形狀的開光框緣界隔出不同空間與...
明銅香爐 明銅香爐是明朝金屬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高11厘米,口徑14.5厘米。文物特徵 橢圓形口,平唇,設對稱橋形雙耳,束頸,扁腹,圜底,下中間方格內仿款“大明宣德年制”。底設三矮柱足。爐座呈圓形,面飾浮雕荷花紋,下微凸,沿設品字靈芝形三足。質好,呈古銅色。
這件銅爐通高10厘米,爐口直徑10.5厘米,爐身泛金地兒,兩隻爐耳對置在爐身兩側。底款為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銅爐底座為褐色的荷葉座。相關背景資料 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時期,所製造的宣德爐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的珍貴。宣德爐的色彩豐富,它以紫紅色為基調,有褐、青、...
琴書侶。即明代宣德年間的吳邦佐,他是當年監造鼎鼎大名的“大明宣德鑄爐”的工部吏臣,是宣德時鑄銅工藝名匠。具體生卒年月不詳。也是宣德爐式、款式、色種的設計者。邦佐為宮廷的宗廟社堂,鑄造了大批銅器,正是因為此人鑄爐技藝十分高超,從器型設計,紋飾設計,顏色調整,到物料配比,都無一不精,堪稱當時頂尖...
第二部分 爐之盛行 大明宣德 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製作的銅香爐。明宣宗朱瞻基藝術品味超然,更調集近千民間頂級鑄爐工匠匯集京城,敕造宣德爐。宣德爐主要用於皇宮內府祭祀天地、供奉宗廟神佛和賞賜皇家重臣。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運用珍貴黃銅鑄成的銅器,更首次在銅器外表製作多彩的顏色皮殼,...
以銅為材,爐呈簋式,爐口外撇,爐肩凸塑天雞頭耳鈕,眉目猙獰,卷羽繞頸,氣勢凌人。造型穩固,簡潔大方。皮如釉金,爐表通體一色,潤澤古意,厚重沉著,撫之綿膩,外底屬“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刀刻款。藏品簡述 (年代):明代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刻款,鑄後奏刀刻 出,字型纖細俊秀...
主題六:雜項。如絹本群仙圖、貼金木雕如來佛、漢白玉香爐、大明宣德款銅香爐、鐵香爐等。館藏文物 綜述 合肥子木園博物館藏品是經過多年的徵集、收藏而來,其中以古建築、石雕、明清家具、明清瓷器最為突出。截至2019年末,合肥子木園博物館藏品有8800件/套。重要藏品 合肥子木園博物館藏品主要是古典家具、徽州三...
仿明“大明宣德年制”款雙耳銅香爐 回紋獸族雙耳鼎式銅爐 方形詩文銅鏡 仿漢規矩紋銅鏡 漆器 扣銀外綠里朱漆花口碗 包銀邊朱、綠漆盒 剔犀如意雲紋瓜棱式三層漆奩 剔犀如意雲紋漆盒 石器 石鏃 三棱石鏃 單孔石斧 三孔石鉞 雙孔石斧 雙孔石刀 石鐲 其他 箕形石硯 松香塊 象牙朝笏 荷葉紋石硯 楷書科舉試題麻布...
讓我們嘆為觀止的要算一件剛剛徵集到的銅香爐。香爐高約三十厘米左右,下部有三個小兒作背、舉狀形成三足,小孩面容憨態可掬,爐的正面有麻花絲凸起花紋,爐沿呈波浪狀,做工精美,爐底有款,細看是“大明宣德年造”字樣,據銅香爐的持有人講,是當年邀帝城寺的僧人贈給他的先祖的。既然相贈,當時的僧人和獲...
明宣德年 景泰藍見於實物,以明宣德年間(1426年~1435年)為最多。這個時期,工藝的風格特點已經形成,接近成熟時期。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熏等。後來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製作胎型的物質材料有金、銅兩種。紋樣多為蕉葉、饕餮,獅戲球、西番蓮和大明蓮。釉色多為天藍(淡藍)、寶石藍(青金石色)...
三秋杯”。此杯釉面泛青,肥厚滋潤,胎體細潤晶瑩,玲瓏剔透,質如美玉。胎體在光線透視下,呈牙黃色。碗底窄圈足露胎處,為淺淡"火石紅"。杯底釉下青花雙方框線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巧拙楷書款。呈朦朦狀,有釉泡如珠。成化鬥彩三秋杯為成化鬥彩之佼佼者。成化鬥彩三秋杯成化鬥彩三秋杯 ...
瓷器簡介 高4.8厘米,口徑7.8厘米,足徑3.2厘米。口微撇、深腹、矮圈足。內無紋飾,沿外口青花線兩道,圈足外壁青花線一周;外壁以青花勾勒出葡萄、癩瓜、桑葚、竹子等輪廓,填以玫瑰紫、奼紫、雞血紅諸彩。綠彩為葉,黃彩為蔓,紫彩為果實。杯底青花雙方框線內書“大明成化年制”6字楷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