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洲中學位於江西鄱陽縣昌洲鄉彭曹兩村交界處。占地面積8畝。教學主樓兩棟。和其他農村中學一樣,樸實無華,默默承載著歷史洗禮而頑強的支撐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洲中學
- 創辦時間:1973年9月
- 所屬地區:江西鄱陽縣昌洲鄉彭曹兩村交界處
- 占地面積:8畝
學校簡介,發展規劃,學校地理位置,
學校簡介
一、歷史沿革
昌洲中學最早於73年9月在昌洲鄉坑口陳家村就著兩間教室的簡陋之極的條件下成立。74年2月遷往永平街中國小校舊木樓上課。76年9月再遷到現校址。90年9月因生源膨脹,學校分為昌洲一中,昌洲二中。98年,一場特大洪災將兩校重新沖在一起。昌洲中學再續歷史……
二、人才培養
昌洲中學40年來一直是哺育昌洲及周邊鄉鎮人才的搖籃;提高昌洲及周邊鄉鎮人民素質的基地。到目前為止,昌洲中學為社會和上一級學校輸送了7千多名畢業生。其中不乏學術界權威,各級領導,管理人才,各行各業創業英雄……
三、教師教育
昌洲中學現有在職教職工30名,其中高級教師6名,一級教師10名。最低學歷大專,80%為本科。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一名。每年學校都要派一批教師外出學習,考察。所有教師都參與網上培訓。背著經驗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做永遠的師者,是昌中教育人不倒的信念。
四、辦學思路
昌洲中學秉承“文明守紀,勤奮創新”的校訓。確立“以人為本,打造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的辦學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昌中人默默堅守著這塊肥沃,豐產卻不高產的土地。以生為本,從實際出發,探索新的教法,發掘學生潛能,著力打造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昌洲中學最早於73年9月在昌洲鄉坑口陳家村就著兩間教室的簡陋之極的條件下成立。74年2月遷往永平街中國小校舊木樓上課。76年9月再遷到現校址。90年9月因生源膨脹,學校分為昌洲一中,昌洲二中。98年,一場特大洪災將兩校重新沖在一起。昌洲中學再續歷史……
二、人才培養
昌洲中學40年來一直是哺育昌洲及周邊鄉鎮人才的搖籃;提高昌洲及周邊鄉鎮人民素質的基地。到目前為止,昌洲中學為社會和上一級學校輸送了7千多名畢業生。其中不乏學術界權威,各級領導,管理人才,各行各業創業英雄……
三、教師教育
昌洲中學現有在職教職工30名,其中高級教師6名,一級教師10名。最低學歷大專,80%為本科。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一名。每年學校都要派一批教師外出學習,考察。所有教師都參與網上培訓。背著經驗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做永遠的師者,是昌中教育人不倒的信念。
四、辦學思路
昌洲中學秉承“文明守紀,勤奮創新”的校訓。確立“以人為本,打造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的辦學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昌中人默默堅守著這塊肥沃,豐產卻不高產的土地。以生為本,從實際出發,探索新的教法,發掘學生潛能,著力打造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發展規劃
一、前言
鄱陽縣昌洲中學已具有四十年的辦學歷史,四十年來,我們立足實際,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然而,進入新世紀,面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強,學校必須適應形勢發展,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此,必須努力尋求學校發展的增長點和突破口,明確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二、指導思想
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針,以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目標高、能實現,有重點,切實際、針對強”為原則,為學校的發展前景,規劃出一份宏偉藍圖,實現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目標。
三、主要目標
經過從2012年至2022年的發展,爭取最終達到以下目標:
(一)隊伍建設
1、幹部隊伍建設
堅持“和、學、樹、管”的幹部管理思路。
和:加強幹部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堅信“人和事定成”。
學: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學好政治理論、領導策略、科研理論及業務知識。
樹:不斷樹立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意識,甘當人民的公僕,樹立良好形象。
管:加強對幹部隊伍的培養,堅持民主評議幹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促進幹部素質的提高。特別要提高幹部的管理水平,使他們敢於管理、善於管理、精於管理。
2、教師隊伍建設
(1)以十六字方針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人和為貴,奉獻為先,素質為本,服務為榮”。
人和為貴:
團結是良好師德的體現,加強幹部與幹部、幹部與民眾、民眾與民眾之間的精誠團結,和睦相處,相互支持,積極合作,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奉獻為先: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淡化自我,勇於奉獻,是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石。
素質為本:
提高幹部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提高學生素質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們取得成果的保證。
服務為榮:
為一線服務,為學生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高效率的服務,才能帶來高質量的回報,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應樹立服務為榮的思想。
(2)師德教育
以“五有”規範教師的師德行為,即有先進的思想,有高尚的人格,有科學的頭腦,有淵博的知識,有強烈的愛心。
(3)觀念轉變
廣泛開展科研、教研及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強化理論學習,進一步轉變教師觀念,樹立素質教育大環境下的新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創設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達到師生、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
(二)辦學條件:
1、校園建設:學校校園兩棟教學樓已是危房卻仍然在用,將新建一棟學生宿舍(正在籌劃當中)。與學生宿舍並排將建一棟教師宿舍。這兩棟大樓是制約昌洲中學當下辦學瓶頸,迫切解決的大問題。
2、辦學設備:建成信息技術中心,網路終端遍布全校各個辦公室及教室,辦公室配微機,教室配機頂盒,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爭取實現教室配備實物展台;教職員工全部使用計算機辦公;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等各類功能教室及其配置達到一定標準;增加教學軟體的投入,添購與自製相結合,努力使我校的電化教學設施設備進入農村一流初級中學行列;全面啟動辦公管理網路化、自動化和無紙化。每年增購圖書3000----5000冊,對圖書實施微機管理、開架借書、全天候服務,提高圖書使用率,增強圖書館的“課堂功能”。
3、校園環境:道路硬化,綠化園林化,環境教育化,裝飾藝術化。切實實現“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
(三)德育工作
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總結提煉出成熟的德育工作經驗。
1、德育科研:加強德育科研,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文化管人,制度管事的氛圍。
2、班主任隊伍建設:在倡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約之以規”的傳統經驗的同時,建設一支以“偏愛、厚愛、深愛”為情感基礎的,以“發現閃光點,找準結合點,激發共鳴點”為工作方法的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
3、學生管理:以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學生養成教育,規範學生行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創造學生“文明守紀,勤奮創新”的精神風貌。
4、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諮詢室,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檔案,形成全體教育工作者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5、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把社會實踐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和突破口,促進青少年學生在新的形勢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多類型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積極開拓社會育人基地,形成網路,藉助社會力量,共塑美好心靈。
6、家長學校:形成比較完善的家長學校工作制度,建立比較完整的家校聯繫檔案,開展系統的家長學校教學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四)教學工作
1、吃透教材。
(1)搞好教材的研究、經驗總結及成果推廣。
(2)課任教師學好新課標,領會新課標的實質,用新課標指導教學實踐活動,力爭教師有經驗成果在縣級推廣。
(3)課任教師要結合本學科實際,選好用好地方課程,通過學習地方課程,使學生了解家鄉,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情。
(4)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2、教學方法改革
(1)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法的指導,以“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參與程度,師生合作狀態,生生互動探索,課堂和諧氛圍,創新能力培養”作為側重點,創設“會學樂學、和諧合作、師生互動、創新發展”的教學氛圍。
(3)提高現代設備使用效益,實現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指導學生的水平。
四、具體措施
1、轉變觀念是關鍵。用前沿、正確的教育思想統領學校工作,樹立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價值觀念。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宗旨,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培養學生具有“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創造性學力”;以教師為本,通過繼續教育,讓每位教師都有提高;以學校為本,通過依法自主辦學,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保持學校持續發展。
2、教育科研是先導。進一步增強教育科學研究,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科學的方法策略,研究、探索和解決實施素質教育進程中的問題。
3、科學管理是動力。依法治校,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法治化、科學化、規範化的程度。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提高綜合辦學實力,享有良好社會聲譽。
4、最佳化隊伍是保證。加強學校師德建設,加強幹訓、師訓;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師德高尚、業務精良、能當重任、開拓創新”的領導和教師隊伍,實現“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願景。
5、建立體系是重點。逐步建立和完善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和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機制。健全德育工作,最佳化課堂教學素質化的策略和模式,完善學生素質的評價和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創建學校特色,逐步實現管理科學化,組織規範化,活動素質化。
6、深化課改是核心。實施創新教育,發揮課程實踐主體的作用和創造精神,以“以學生髮展為本,讓課堂充滿活力”作為教改目標,注重對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策略和學習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分層遞進,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開發與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
7、“硬體”建設是基礎。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克服困難,多渠道、全方位籌措資金,增加投入,努力實現辦學條件的改善。
8、教育技術手段更新是制高點。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更新和套用,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制高點。為適應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加強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學系統建設,套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加快教育手段現代化進程。
9,籌措資金是前提。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以40周年校慶為契機,藉助校友的社會力量以解衝破瓶頸之急。
鄱陽縣昌洲中學已具有四十年的辦學歷史,四十年來,我們立足實際,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然而,進入新世紀,面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強,學校必須適應形勢發展,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此,必須努力尋求學校發展的增長點和突破口,明確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二、指導思想
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針,以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目標高、能實現,有重點,切實際、針對強”為原則,為學校的發展前景,規劃出一份宏偉藍圖,實現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目標。
三、主要目標
經過從2012年至2022年的發展,爭取最終達到以下目標:
(一)隊伍建設
1、幹部隊伍建設
堅持“和、學、樹、管”的幹部管理思路。
和:加強幹部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堅信“人和事定成”。
學: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學好政治理論、領導策略、科研理論及業務知識。
樹:不斷樹立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意識,甘當人民的公僕,樹立良好形象。
管:加強對幹部隊伍的培養,堅持民主評議幹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促進幹部素質的提高。特別要提高幹部的管理水平,使他們敢於管理、善於管理、精於管理。
2、教師隊伍建設
(1)以十六字方針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人和為貴,奉獻為先,素質為本,服務為榮”。
人和為貴:
團結是良好師德的體現,加強幹部與幹部、幹部與民眾、民眾與民眾之間的精誠團結,和睦相處,相互支持,積極合作,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奉獻為先: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淡化自我,勇於奉獻,是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石。
素質為本:
提高幹部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提高學生素質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們取得成果的保證。
服務為榮:
為一線服務,為學生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高效率的服務,才能帶來高質量的回報,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應樹立服務為榮的思想。
(2)師德教育
以“五有”規範教師的師德行為,即有先進的思想,有高尚的人格,有科學的頭腦,有淵博的知識,有強烈的愛心。
(3)觀念轉變
廣泛開展科研、教研及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強化理論學習,進一步轉變教師觀念,樹立素質教育大環境下的新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創設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達到師生、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
(二)辦學條件:
1、校園建設:學校校園兩棟教學樓已是危房卻仍然在用,將新建一棟學生宿舍(正在籌劃當中)。與學生宿舍並排將建一棟教師宿舍。這兩棟大樓是制約昌洲中學當下辦學瓶頸,迫切解決的大問題。
2、辦學設備:建成信息技術中心,網路終端遍布全校各個辦公室及教室,辦公室配微機,教室配機頂盒,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爭取實現教室配備實物展台;教職員工全部使用計算機辦公;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等各類功能教室及其配置達到一定標準;增加教學軟體的投入,添購與自製相結合,努力使我校的電化教學設施設備進入農村一流初級中學行列;全面啟動辦公管理網路化、自動化和無紙化。每年增購圖書3000----5000冊,對圖書實施微機管理、開架借書、全天候服務,提高圖書使用率,增強圖書館的“課堂功能”。
3、校園環境:道路硬化,綠化園林化,環境教育化,裝飾藝術化。切實實現“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
(三)德育工作
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總結提煉出成熟的德育工作經驗。
1、德育科研:加強德育科研,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文化管人,制度管事的氛圍。
2、班主任隊伍建設:在倡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約之以規”的傳統經驗的同時,建設一支以“偏愛、厚愛、深愛”為情感基礎的,以“發現閃光點,找準結合點,激發共鳴點”為工作方法的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
3、學生管理:以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學生養成教育,規範學生行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創造學生“文明守紀,勤奮創新”的精神風貌。
4、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諮詢室,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檔案,形成全體教育工作者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5、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把社會實踐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和突破口,促進青少年學生在新的形勢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多類型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積極開拓社會育人基地,形成網路,藉助社會力量,共塑美好心靈。
6、家長學校:形成比較完善的家長學校工作制度,建立比較完整的家校聯繫檔案,開展系統的家長學校教學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四)教學工作
1、吃透教材。
(1)搞好教材的研究、經驗總結及成果推廣。
(2)課任教師學好新課標,領會新課標的實質,用新課標指導教學實踐活動,力爭教師有經驗成果在縣級推廣。
(3)課任教師要結合本學科實際,選好用好地方課程,通過學習地方課程,使學生了解家鄉,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情。
(4)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2、教學方法改革
(1)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法的指導,以“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參與程度,師生合作狀態,生生互動探索,課堂和諧氛圍,創新能力培養”作為側重點,創設“會學樂學、和諧合作、師生互動、創新發展”的教學氛圍。
(3)提高現代設備使用效益,實現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指導學生的水平。
四、具體措施
1、轉變觀念是關鍵。用前沿、正確的教育思想統領學校工作,樹立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價值觀念。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宗旨,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培養學生具有“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創造性學力”;以教師為本,通過繼續教育,讓每位教師都有提高;以學校為本,通過依法自主辦學,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保持學校持續發展。
2、教育科研是先導。進一步增強教育科學研究,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科學的方法策略,研究、探索和解決實施素質教育進程中的問題。
3、科學管理是動力。依法治校,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法治化、科學化、規範化的程度。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提高綜合辦學實力,享有良好社會聲譽。
4、最佳化隊伍是保證。加強學校師德建設,加強幹訓、師訓;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師德高尚、業務精良、能當重任、開拓創新”的領導和教師隊伍,實現“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願景。
5、建立體系是重點。逐步建立和完善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和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機制。健全德育工作,最佳化課堂教學素質化的策略和模式,完善學生素質的評價和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創建學校特色,逐步實現管理科學化,組織規範化,活動素質化。
6、深化課改是核心。實施創新教育,發揮課程實踐主體的作用和創造精神,以“以學生髮展為本,讓課堂充滿活力”作為教改目標,注重對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策略和學習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分層遞進,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開發與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
7、“硬體”建設是基礎。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學校中長遠發展規劃》克服困難,多渠道、全方位籌措資金,增加投入,努力實現辦學條件的改善。
8、教育技術手段更新是制高點。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更新和套用,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制高點。為適應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加強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學系統建設,套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加快教育手段現代化進程。
9,籌措資金是前提。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以40周年校慶為契機,藉助校友的社會力量以解衝破瓶頸之急。
學校地理位置
昌洲中學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