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兩漢、北朝北魏、西魏時期,昌寧鎮境域屬宣威縣。
北朝北周至隋時,屬姑臧縣。
唐時,屬明威府。
元時,永昌路。
明時,屬鎮番衛。
清時,屬鎮番縣。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開墾。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一區,為昌寧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4年),屬第一區,為東西昌寧聯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大壩鄉。
1950年1月,屬第八區,為第八鄉。
1953年12月,屬第二區,為昌寧鄉。
1956年9月,仍為昌寧鄉。
1958年10月,成立昌寧公社。
1960年7月,併入“八一“農場,為八分場。
1961年3月,從“八一“農場劃歸民勤縣,仍為昌寧公社。
1983年4月,設昌寧鄉。
2015年,撤鄉,設昌寧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昌寧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鎮人民政府駐昌寧村。
地理環境
昌寧鎮位於民勤縣西南部,東、南與
紅砂崗鎮相連,西南與金川區雙灣鎮為鄰,北與紅砂崗鎮相連。距離民勤縣城51千米。區域面積435.52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昌寧鎮戶籍人口為9430人。
截至2019年末,昌寧鎮戶籍人口為9401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昌寧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2019年,昌寧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農業
2011年,昌寧鎮有耕地面積5.4萬畝,人均5.4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葵花等作物為主。林地面積1.3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6899.4萬元。
昌寧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 年,生產糧食5805噸,人均505千克,其中小麥4889噸,玉米91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葵花、日光溫室蔬菜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0.1萬畝,皮棉產量96噸;葵花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409噸;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2.6萬噸。
昌寧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雞為主。2011年,暖棚養殖面積0.2萬畝,生豬存欄0.1萬頭,羊存欄4. 1萬隻,雞年飼養量1.4萬羽。畜牧業收入達到0.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8.9%。
截至2011年末,昌寧鎮累計造林1.8萬畝,其中農田防護林8700畝,經濟林9490畝。
商業
2011年末,昌寧鎮有商業網點76個,職工108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80萬元。
金融
2011年,昌寧鎮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52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4130萬元。
交通
昌寧鎮境內有民金公路過境。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昌寧鎮有文化站1個,村民活動中心2個,農民健身中心2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2.34萬冊。
2011年末,昌寧鎮有學校體育場地8個,安裝有籃球架、排球架等健身器材。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昌寧鎮有獨立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4所,在校生450人,專任教師4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國中在校生480人,專任教師6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藍率均達100%。 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2.2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5.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昌寧鎮有鄉級衛生院2個,村級衛生所12個。床位32張;固定資產總值22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9人,其中執業醫師6名,執業助理醫師2名,註冊護士6名。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0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717人,參合率85.5%。
社會保障
2011年,昌寧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3戶,人數608人,支出54.9萬元;農村五保供養16人,支出4.4萬元。醫療救助15人次,支出14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8人,支出1.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人,支出6.1萬元。社會福利費119.2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57萬餘人,參保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