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垛鎮(中垛鄉)

中垛鎮

中垛鄉一般指本詞條

中垛鄉,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吉縣下轄。中垛鄉位於縣城南十五公里塬面,南北柯榼之間,故名中垛。意乃該村占有兩村間一垛地方。中垛塬面平展開闊,南北柯磕中間土地尚有餘畝,於是強姓卜此風水寶地建村。中垛七連下掛,現在三村幾乎連成一片。現為鄉級地方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垛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西省臨汾市吉縣
  • 下轄地區:三堠-南光垣、柏房-白額垣
  • 政府駐地:中垛村
  • 電話區號:0357
  • 郵政區碼:0422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構成,自然村組成,

構成

三堠村、南坪村、中垛村、柳溝村、安坪村、南光村、白額村、柏房村、馬蓮灘村、永固村十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

自然村組成

柯榼(ke huo)
柯榼原稱闊塬,柯榼系由“闊”字分解而成,分解原因,概緣於五行學說。農民盼望多打糧食,打糧食,離不了五行中土、水、木,闊塬本身即含土,又有水,但缺木。將闊字分
成“柯榼”二字,便加強了木行,這樣五行中的土、水、木都已具備,便可五穀豐登。
安平(ngan pie)
該村位於南柯榼西南四公里處。金天眷元年(1138)前後.村建寺廟一座,取名安固寺,村因寺而得安平之名。
義尖(yi jian)
該村與安平隔一小溝,雞犬相聞,原來安平有一家人在此扎莊種地,被稱為一家塬,省稱為一家(尖)。隨後家戶增多,名稱仍然不改,但逐漸將“一"字諧音改為“義"。
南光村(nan guo cui)
該村位於安平村西南三里處。為吃水近便,老院窯科建在塬西溝畔。隨著人口增多,窯院逐漸東移。村名因首住戶姓郭稱郭村,但“郭"、“光"方言語音相同,為防聽聞誤會,遂稱
中垛地圖
村為南郭村。但村民又感到此名稱涉嫌戰國故事《濫竽充數》之南郭先生,於是又改為南光村。據安平安固寺鐘所鑄,金天眷元年前(1138)村名已改“郭”為“光"。
南掌(nan zhuo)
該村隔柳溝河,是月莊南面的小溝掌,屬月莊前坪關帝廟之南社,故被稱為南掌。“掌”的地理實體一般指洞、窟、溝渠後限位置。“掌”字方言讀沃韻。
崾西(yao xi)
該村位於南掌西南五里,居柳溝河與鄂河匯合處之夾角,中垛塬盡頭,因在南掌村之西,兩村問有一大崾.故名崾西。方言所謂兩邊高中間低的地形,本是象形字凹(ao),因該凹字方言讀成(ua)音,含低洼之意。這樣先輩不得不另造一個字,於是崾字應運而生。崾字專用於路途上述地形,凹字專用於低洼地形。因此崾字系地方自造字,不但康熙字典沒有。即
漢語詞典亦無此字,日久天長,約定俗成,出版的新現代漢語詞典予以收錄。
涼水塬(1tie fan)
該村位南掌東南塬頭,距南掌五里,該塬畔下即涼水溝,該村因涼水溝而得名,原稱涼水溝上塬,簡稱涼水塬。“水塬二字方言急讀為(fan),涼水溝為該村所轄小村。 該溝昔日曾為鄉寧縣譚坪、棗嶺、西坡以及河津客商經月莊、柏山寺渡小船窩往返陝北打尖休息之地。店棧商號頗為紅火,因此有小碼頭之稱。
南宜秋(nan ni qiu)
該村與小道隔溝相望,塬面狹長。昔日該村邊有一大楸樹,故稱為一楸村,簡稱一楸,因大戶嶺附近亦有一楸村,為加區別,該村被稱為南一楸。
吉縣方言特別是地名,零聲母處往往填加泥組聲紐。“一”字加泥紐,便成宜(ni)音,實際應寫成一楸。
小道(xiao tao)
該村位於南宜秋東,與南宜秋隔溝相望,是中垛、安平等村前往柏山寺的捷徑小路,故稱小道。大路乃經月莊、官莊而上。
坡扶(po fu)
該村位於自鶴東,隔溝與白鶴遙遙相對。因從柳溝河去該村一溜上坡,故稱坡負。負即背負,在上的意思。吉縣此字用的最多是窯負,或窯垴負。
白鶴(pia huo)
該村位於坡扶溝西,與坡扶相對。昔日該村系白姓人家居住,故名白戶。村人諧方言音改“戶”為“鶴",可能取吉祥之意。
杏渠(he qu)
該村位於西石泉東南,距西石泉約三公里,同一塬面。杏渠村靠近塬垴。因昔日村有一溝渠,多杏樹,因此村名被稱杏渠。
柳溝(1iu gotl)
該村位於北柯榼正西塬下溝口,溝口昔日柳樹蔭郁,故名柳溝。河因村名而名柳溝河。
底貼(di tie)
該村位於西頭塬下,高出河岸五十餘米,於緩坡處建村。因村在西頭村下,原只一家,故名底下天井。簡稱底天,也即“底院"。“天"字吉縣方言白讀業韻貼音,也諧音寫成“貼”
字。吉縣方言說院不說天井,可見起此名稱者是山東人,他們稱底院為底天,院落北方冀豫都不稱天井,唯齊魯稱天井。
永固(yue gu)
該村位於三堠坡下,距三堠五公里。該村取名永固,意祈神靈護佑該村永久安固,不遭災害。
王家窯科(wang jia yao kuo)
該村位於永固東一公里,首住戶姓王,建窯院於大路陽面一圪窩處,故名王家窯科。 .
南牛堤(nan ngou ti)
該村位於永固東南五里處,因村在大路坡下,故名路底。“路”字方言讀(1ou),日久發生音變,由舌尖音轉變成舌根音(ngou),諧方言音牛字;底字也由不送氣(di)轉變成送氣(ti)
音,民眾諧音寫成“堤”字,於是村名原意泯滅。村民誤認為村名原來就是牛蹄(堤)之意,也由“牛蹄”二字編造了一些神話故事,永固是牛肚子,南北牛堤是牛的前蹄。北牛堤距大路較遠,乃依託南牛堤取名為北牛堤。
秋白(qiu pia)
該村距北牛堤二公里。昔日白姓落戶於此,又因村口高處有一楸樹,故人們呼之為有楸樹的自家,簡稱秋白。柏山寺鄉附近亦有一楸白村,但迄今未形成東西楸白之稱。
南圪塔(nan ge da)
該村位於馬家河川南,由河下仰視該村好似一個圪塔,故稱為南圪塔,實則村在塬面邊畔。
南嶺(nan lie)
該村與南圪塔同一塬面,距南圪塔二公里,因在塬下較窄處,故稱南嶺。
吉縣地名的墚、嶺指的是同一地理實體,只因墚字在一些地方發生音變,將字白讀成嶺(1ie)入聲音,本應讀藥韻,但方言卻外轉成屑韻,民眾也就諧音寫成嶺字,實則指的是墚,這樣的錯白嶺字對外地人容易引起錯覺。而真正的峻岭,吉縣大都稱為山。
南嶺村是由馬家河川仰視好像墚,故名南墚(嶺),實則該村位於塬面。
三堠(san hou)
該村位於中垛塬東北最高處,海拔1338米,比中垛村高338米,比坡下永固村高227米,比周圍各村確實高峻。三堠乃雲太山脈西邊終點山頭,地勢險要,為軍事咽喉重地。自古以來為吉州之南大門。1939年10月25日百餘名日本侵略軍由鄉寧北上,企圖竄擾吉縣,被防守三堠、石山彎的晉軍居高臨下阻擊,不得不掉頭鼠竄,龜縮鄉寧縣城。該村東西兩面山頭昔日有三座“堠"。故名。“堠"乃軍事烽火台瞭望土堡。
北樂(bu luo)_
該村位於石山彎大路正北三公里處,稱為大路北的村落,簡稱北落。因為“落"有落後、不前進、向下跌的意思。所以這個字在吉縣不受歡迎,民眾便將其改為有吉祥之義的“樂”。
麻子渠(ma zi qu)
該村位於三堠村下二公里處,因村邊有一較淺溝渠,昔日村民多種植大麻,故稱為麻子渠,方言稱大麻為麻子。
涼泉(lie quan)
該村位於三堠村下西南三公里處,因村子咀下邊有一口村民吃水的石泉,凜冽清涼,故該村被稱為涼泉。
南坪(nan pie)
該村位於三堠村南五公里處,土地平展,故稱南坪。昔日村內陂池邊有一古塔,系該村標誌,舊稱塔村,南坪與安平二村聲音易混,容易聽錯,最好更改一個字。
弋家嶺(yi jia lie)
該村在上柏房東北二公里處的突出墚上,昔日因有一家由半坡來此墚居住,附近村莊稱山墚住下一家人後簡稱一家墚,隨後又將“一”改寫為“弋”,故村名稱為弋家嶺。嶺即墚字的音變,並不是不同地理實體。
下柏房(ha bia fe)
該村位於三堠南七公里處。昔日窯科上坪有房屋一所,因檁椽全系柏木,故被稱為柏房。又因村北另一莊,依託該村稱為上柏房,該村便相對稱下柏房。
君堤嶺(juei ti lie)
該村位於下柏房塬二公里處,向東南突出墚上,故名柏房村底墚上,簡稱村底墚。村字讀音乃萬榮口音,想情首住戶為萬榮人。“嶺”即“墚"字音變諧音字。
白額(pia nie)
該村在下柏房西南四公里處,據安平村安固寺鐘文記載,該村在金朝熙宗年(1138——1140)已經建立,迄今約八九百年歷史。該村首戶白姓,由村名固定時起,白姓人口繁衍已有相當數量,所以,被稱為自裔村。“裔”字方言讀(nie),與方言“額”字讀音相同,故被諧音寫成白額。該村還有出過白額老虎而名的傳說,可能由村名的錯白字編造,沒有任何依據。
盤角(pan jue)
該村位於君堤嶺西南,下柏房下塬突出墚上,因村址地貌頗似梁咀上一圓盤,故名盤角。
吉縣地名角、凸(咀)二字系指同一地理實體。角是凸的異讀字,因音變書寫也發生變異。凸字方言讀(ju),但有些地方變讀成角(jue),盤角即其一例,因此諧音寫成方言角字。
桑家嶺(suo jia lie)
該村位於自額東南左墚上,距白額村四公里。原有一戶人家在留太村上墚,故被稱為上墚那一家,簡稱上家嶺。上字發生音變,由舌尖後音蛻變成舌尖前音,故方言讀桑(suo),書面諧音也就寫成方言音桑字。
圓圪塔(yuan ge da)
該村位於白額東墚頭上,因該墚較窄,墚頭似一圓圪塔,故名。
進尖(jin jian)
該村位於自額西南二公里處,因原住人家院前通一圪洞(tuei),遂稱“人家在圪洞裡"住,簡稱進家(尖)。意思是進去圪洞便是人家。
上張尖(shuo zhuo jian)
該村位於白額南三公里墚上,因首住戶姓張,故名張家(尖)。村下西南五公里處另有一張家(尖)村,相對稱為下張家(尖) 。
馬連灘(ma lian tan)
該村在林場建場前系一荒坦,昔日道旁荒地多長有馬藺草,故被稱為馬藺灘,吉縣林場所在地。坦字在吉縣方言也作名詞用,故馬連灘最好寫作馬藺坦。
石山灣(shi san wan)
該村西距三堠二公里,因村上大路石山在此拐彎,故被稱為石山彎。村莊亦因路而名。村名最好寫作石山彎。
獨巴(tu ba)
該村位於馬藺灘東南三公里處,因村居兩溝問一窄墚下部一條孤獨墚尾巴上,故名獨尾巴墚,簡稱獨巴。
清川河(qie fan huo)
該河原名清水川河。“水川"二字合音讀(fan),因水清澈晶瑩,故名清水川河。村因河而名。村位於馬藺灘西南五公里處。
廟兒嶺(miaor lie)
該村位於清水河村西南二公里處一土墚頭上。因土墚有一關帝廟故名廟兒墚(嶺)。
崾南咀(yao nan ju)
該村位於南坪之南,塬頭中間翻一崾陷,故稱為崾南咀。距南坪二公里許,但由麻子渠往該村系塬面平路。
岳家灣(yue jia wan)
該小村位於石山彎南坡一個小山凹處,距石山彎約四公里。農田多坡地。當初扎莊人姓岳,故名。村名最好寫成岳家彎。
常家嶺(the jia lie)
該村位於馬連灘南西一墚頭上,距大路一公里許。村名由來可能當初扎莊人姓常,故名。
尚家溝(chuo jian gou)
該小莊緊挨清川河底,距馬連灘約二公里許。當初建莊人姓尚,故名。
垣上(yuan shuo)
該小莊因在清川河北墚上,地面較平坦,當初稱尚家塬,以後簡稱塬上。距岳家灣約三里。當初建莊人姓尚,故名尚家塬,隨後簡稱塬上,該莊名最好寫作“塬上"。
喬家嶺(qiao jia lie)
該小莊位於馬河上游左岸墚上,與河右岸墚上圪塔村遙遙相望。該村距河底約一公里,當初建莊人姓喬,故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