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村(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昌城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昌城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城區東南2公里處,面積1140畝,現有耕地815畝,林地280畝,其中特色種植200畝,主要種植名貴花木和綠化用樹,於2009年列為都市農業,計畫2011年再擴大都市農業200畝。村內人口1410人,564戶,黨員5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昌城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33
  • 郵政區碼:2550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城區東南2公里處
  • 面積:1140畝
  • 人口:1410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的昌城村,今雖不足400家農戶,但村名來歷卻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該村在1982年地名普查時,雖正式確定為“昌城”,但是,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以及周圍鄰村的廣大百姓,至今仍習稱為“商城”。家居該村的清代翰林鄒振岳,曾在光緒年間作過一番追根溯源的考證,並且,還在村關帝廟的碑文中作了記述:“義昌國,在今淄州淄川東北。元於欽《齊乘》云:‘般陽郡東北四十里有逄陵故城,商代諸侯逄伯陵始封於此。’今淄川縣城,即原般陽郡,計其道里適符,則呼曰‘商城’,亦不為無據。諸說紛歧,闕疑。”
據《淄川縣誌·人物傳》記載:“鄒振岳,字岱東,少穎悟,喜讀書,肄業於濟南府濼(luò)源書院,時主講為湖南道州何子貞,先生賞其書法,進諸門下。鹹豐十一年辛酉(公元1861)考取優貢;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並補行舉辛酉科,舉於鄉;二年癸亥(公元1863)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乙丑(公元1865)散館,以知縣選直隸懷安縣。懷處邊荒,人文弇(yǎn)陋,向無科第。為建書院,延名師,集諸生講肆,自是邑人始有舉於鄉者。丁繼母憂,服闋。歷署饒陽、清苑縣事,值大旱,親禱(dǎo)於易州之十三槽,徒步躡屩,攀越嶺壑,雨立降。晉易州直隸州知州。易州為陵寢重地,守護官吏多旗員,供億餉需,皆取給州官,稍不如意,輒相齟齬(jǔyǔ),終任無纖芥隙。人或以為難,常奉檄勘。獨石口、張家口、多倫諾爾,三廳所屬,墾荒匿稅之地,得九十餘頃,履畝升科,歲征銀兩一萬餘兩。值左文襄公出治拒馬河,上薦其才。曾文公督直(隸)時,薦語有‘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士、愛民,均能出以實心’之語。合肥李相國閱之,訝曰:‘文正薦賢考績,語無過八字者,其特重於名臣如此。’擢宣化府知府。調署保定府,轉補天津大吏。兩以治行卓異,薦績功以道員用。加二品銜,賞戴花翎。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夏,勘驗子牙河,觸炎歊(xiāo)犯波濤,積勞成疾,卒於官(終年60餘歲)。當道聞於朝。詔宣付史館立傳。”
鄒振岳愛好書法,習漢隸晉草,後尤善行書,其作品深受當朝李鴻章的賞識。在昌城村南,舊有鄒岱東神道碑,頂端刻“聖旨”二字,下端刻“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天津府知府岱東鄒公神道”。昌城村西南隅,舊有“奶奶廟”一處。
據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淄川縣誌》記載:“昌國城,史記燕昭王封樂(yuè)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正義曰: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今故址猶在,土人呼為昌城。南曰樂店,有豎旗石,孔廣數寸,相傳樂毅曾破齊兵於此。有元朝張德翥(zhù)重修樂昌國廟碑。今廟廢碑存。《齊乘》所載晉人小楷樂毅論石刻,移入開元寺者,即此處也。”舊志還有“樂毅墓在昌城之後”的記載。
昌城遺址基本呈正方形,只西北角稍缺,四周各近1·5公里。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4個角門。城垣已平,其西北角一段已改為路基,高出地表。經鑽探,文化層厚1米左右,地表多漢代遺址。1984年6月28日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國城古為昌國邑,在秦漢為昌國縣。《淄乘徵》(作者畢際有)曰:昌國城,漢縣也,前漢屬齊郡,後漢屬齊國,晉亦屬齊國,《宋書·州郡志》屬齊郡,《魏書·地形志》屬青州齊郡,至隋朝,昌國縣之名不見於史。《漢書》中齊郡領12縣,昌國第二;《後漢書》中齊國領6城,昌國第二,般陽第六;《晉書》中齊國領5縣,昌國第五;《宋書》中,般陽、昌國2縣皆屬齊郡。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昌國縣之名不見於史”呢?據《臨朐縣誌》記載: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六年(公元586),將“昌國縣”更名為“逄山縣”,至隋煬帝(楊廣)“大業”(公元605—618)初年,又將“逄山縣”更名為“臨朐縣”。此後,“昌國縣”的名字沒有了下落。
故昌國城東南2華里處有跑馬場,面積約300畝;城東南5華里處有南藝台和北藝台;城南7華里處有操步溝和操步嶺,均系當年的練兵習武場所。
古人或認為“昌城”就是商代的“逢陵城”。據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淄川縣誌》記載:“逢陵城:按逢伯陵,商之諸侯也,初封於齊。薄姑氏因之,後太公又因之。齊乘曰:城在般陽東北四十里。按縣東北四十里,有古廢城即昌國城,俗名昌城。淄乘徵曰:或昌城即逢陵故地耶。或曰:逢陵城即逢醜父之邑,一云:醜父即逢伯之後裔。”
據考證:早在殷商時期,有一位叫逢(féng)伯陵的人,曾被商王封為“昌國王”。當時的國都就設在今昌城村。逢伯陵的“逢”字,即今之“逄(páng)”字,倆字在古代通用(以下通用為“逄”)。逄伯陵系商王近裔,姜姓,他忠君愛民,教民稼穡,發展桑麥,把轄區治理得物阜民豐、國泰民安。“昌城”之名也隨之而顯耀。當時的昌國地域較廣:東至臨朐,西至王村、章丘一帶,北至北海。
在戰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公元前311—279年)派大將樂毅討伐齊國而獲勝,因而封樂毅為“昌國君”,其國都也設在今昌城村。但樂毅據守昌城僅短短5年時間,燕昭王就去世了。隨即,燕昭王的兒子燕惠王即位。此前,樂毅與燕惠王有過矛盾,因此,齊國的田單從中挑撥離間。樂毅害怕燕惠王對他實施報復或暗算,無心戀戰,棄城而逃奔到趙國,被趙國封為“望諸君”(或稱“藍諸君”)。其後,燕惠王又封樂毅的兒子樂聞為昌國君。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分郡三十六,昌國城被改為昌國縣,曾先後隸屬齊國或齊郡,一直延續到兩晉(東晉、西晉)時期。
據《史記·樂毅列傳》記載:樂毅賢,好兵,原在趙國,後到魏國,聞燕昭王為報齊國亂燕之仇,而禮賢下士,而燕為至卿。後為上將軍,率趙、楚、韓、魏及燕王國之兵伐齊,敗齊於濟西。樂毅獨率燕兵追於臨淄,齊湣王逃之到莒,樂毅盡取齊國寶財物祭器輸之燕,燕昭王大閱,親至濟上勞軍,封樂毅於昌國,號昌國君。樂毅在齊國征戰五年,占領齊國七十餘城,皆入燕國為郡縣。燕昭王死後,其子燕惠王即位,中齊國田單之反間計,召樂毅還,樂毅知燕惠王企圖不良而降趙。後燕軍大敗,齊國收復失地。燕惠王敗兵而後悔,於是,復以樂毅之子樂聞為昌國君。《史記》還載有樂毅“報燕王書”,寫得清真意切,感人之至。後燕惠王不聽樂聞之計而伐趙,大敗後而割地求和。燕惠王在十分後悔的濃情下,寫信給已經奔至趙國的樂聞,自責晚矣。這段故事,既為昌城的歷史增添了光華,也為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思。
舊《淄川縣誌》中有邑庠生高肇翰的“昌國城懷古”詩二首:
其一:“茆(茅,máo)屋蕭蕭只數楹,村名仍是古城名,繅(sāo)車聲里人閒聚,指點山河說樂(yuè)生。”
其二:“十二山河已破殘,故城渺渺卻全安,若還籠軸人多智,未必將軍惜彈冠。”
邑(淄川)人王睹(王崇義之子)有“昌城懷古”詩曰:
“禾黍離離雉堞(zhì dié,古城牆)平,居人指點說昌城,悲風古墓寒煙鎖,落日蒹葭(jiān jiā,蘆葦)遠水明;故壘已隨征戰盡,斷碑猶識霸才名,悠悠舊事寧堪問,滿地蕭蕭聽鳥聲。”
從公元420年的南北朝起,昌國縣地歸南朝劉宋。劉裕為了割土修置冀州,將臨朐縣撤消,把原在今淄博地域的般陽、昌國、西安、安平,僑置遷移到臨朐境內。從公元550年的北齊年間,又將般陽、西安、安平3縣,全都併入昌國縣。至隋朝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昌國縣”先被易名為“逄山縣”;至隋煬帝大業(公元605—618)初年,“逄山縣”又被改為“臨朐縣”。自此而後,“昌國縣”之名便一度消失,久不見於史冊。
隋文帝緣何要以“逄山”替代“昌國”呢?這大概與逄伯陵的廣泛深遠的歷史影響不無關係。
傳說距今3000餘年的殷商初期,有一位名叫楊驥的大將,他戎馬疆場,屢建奇功,為抵禦外侮、鞏固邊防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也受到朝廷的嘉獎。但楊驥恃功自傲,為王而不滿足,背叛朝廷,謀反北海,挑起造反旗幟,率兵進駐逄山,加緊操練兵馬,斂賦屯糧,擴充實力,以待攻取商朝的國都。
昌國王逄伯陵領受了朝廷平叛息亂的旨意,一舉攻下了逄山。楊驥敗走石門山(今屬臨朐縣)後,他憑藉石門山的天然屏障,一面收集殘部繼續頑抗,一面派遣信使假意申明歸正。逄伯陵回書:“限三日內歸降,逾期則進軍討伐!”然而三天過後,始終不見楊驥的一兵一卒前來投誠。逄王大怒,率軍直搗石門山。在石門山東山頂,便聽得戰鼓咚咚、戰馬咆哮,逄伯陵下令,把石門山團團圍緊,親率一支隊伍下山進擊,在山下所見到的竟是“懸羊擊鼓”、“餓馬咆槽”,叛軍也早已逃遁得無影無蹤,始知中了楊驥的“金蟬脫殼”之計。逄伯陵愧悔交加,自知難以回朝復命,回到逄山後便跳崖自盡。逄伯陵活得慷慨激昂,死得壯懷激烈,最後留下了“逄山影照萬古傳”的動人故事和歷史景觀。
古代的逄山(今屬青州市),跨越臨朐、益都二縣地界,臨朐人呼其為“逄山”,益都人呼其為“石膏山”或“玲瓏山”,若干年前,山上就建有逄公祠,歷朝歷代進行過多次翻建或重修,祠廟猶存。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劉宋,還因此在淄川縣西南四十里處設定過“逄陵縣(該縣於北齊時撤消)”。在今臨朐縣境內,既存有逄山,也存有逄公祠,還有石門山和新建的石門坊,而且逄公祠內,至今香火興盛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