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鄉

昆陽鄉

昆陽鄉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中西部山區,地處括蒼山脈南麓,東鄰大若岩鄉,南通徐岙鄉,西接西溪鄉,北連茗岙鄉碧蓮鎮。境內有潘氏大宗祠這一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昆陽鄉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
  • 下轄地區西溪鄉
  • 面積:31平方公里
鄉情概況,潘氏大宗祠,歷史記載,專家評價,文物保護,革命老區,西部糧倉,歷史傑出人才,概述,唐,北宋,南宋,元,明,清,現當代,

鄉情概況

昆陽鄉 以“紫光罩昆崗,霞光沐陽穀”而取名,總面積31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人口近2萬。昆陽政府所在地昆陽村地勢屬小盆地,形似一仰天大鍋,四面青山環抱,一脈蒼山溪水,自西向東悠悠地注入小楠溪,歸楠溪江大水系,是一方山清水秀,風調雨順,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資源充足的風水寶地。昆陽村是永嘉潘氏最早遷徙來的血緣聚居地,歷經千年蒼桑,至今古韻依舊。
少林功夫傳人潘國靜少林功夫傳人潘國靜

潘氏大宗祠

歷史記載

據《永嘉縣誌》載:潘氏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其後裔主要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一帶,望出滎陽、廣宗、豫章等群。先期遷居永嘉潘氏有三支:潘北璣,於唐玄宗天寶年間(743-755),自青田遷來昆陽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贅縣城(今鹿城區)東門外潦波潭夏氏,自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遷來下寮村;潘填,宋室南渡時,自金華雙溪遷來嶺頭村。
永嘉縣昆陽鄉永嘉縣昆陽鄉
潘氏遷居昆陽後,安居樂業,家族富庶,人丁興旺,至今已有49世,其分支遍布浙南各地。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艱苦經營,村落充分發育,住宅、田園、宗祠、廟宇、書院、亭閣、石塔、橋樑、道路、水渠之類,凡農耕社會所應有的多類建築,一應俱全。可惜的是,因時代的變遷,風雨的剝融,人為的變易,古建築所剩無幾了。
惟有昆陽潘氏大宗祠,可作為古代農耕文明的珍貴遺產。據《昆陽潘氏宗譜》載,昆陽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稱美公),登景福進士弟,後返鄉歸隱,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間改建,其建築莊嚴,氣勢恢宏,造型獨特,構築精緻,實屬溪山一代風流。

專家評價

2003年11月,清華大學教授、著名鄉土建築專家陳志華來昆陽調研。一到昆陽村口,看到大片鱗次櫛比的灰牆黛瓦的老民宅,驚嘆不已。他說,在這樣的深山岙底,竟有這樣大的村落,若在北方,是縣城,最大縣城!立即下車拍攝。
他還巡視了潘氏大宗祠,指著東廊的拱斗,舉起大拇指,贊道,這是楠溪江流域未見過。又興致勃勃地觀察民居,從西村轉到東村,一路稱道。他看到老木屋的頹敗,現代洋房的侵占,感到十分痛惜他說,我晚來10年了!
2004年陳教授著作《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出版,書中對昆陽古村有很高的評語:“我於2002年11月底,特地到昆陽去了一趟,那是個交通商貿發達的大鎮,很有氣派。鎮上有潘氏大宗祠,規模宏偉。大批老住宅,規格也相當高。”

文物保護

翌年,永嘉縣政府發文(《永政發[2003]1號檔案》)批准昆陽潘氏大宗祠為縣第五批文保單位。鄉政府十分重視,立即建立昆陽鄉文物保護維修委員會,並籌備維修宗祠。經族人的努力,多方的支持,於2005年冬修建竣工。經修建後的宗祠,原貌依舊,古韻依然。

革命老區

昆陽曆來是永嘉中西部重鎮,清代屬清通鄉4都,設有“衙門”,駐有清兵,管轄藤橋、仰義(今均屬鹿城區)、溫溪(今屬青田縣)、到溪、菰溪、碧蓮、四川等地域。民國初年,承襲舊制,設西內區,轄地不變,而“衙門”改為永嘉縣第五警察分局。
大革命時期,昆陽各村已普遍成立農會,會員達1000餘名。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溫州獨立支部遭到破壞,黨員李振聲轉到西內區堅持鬥爭,秘密發展黨組織。黨的八七會議精神貫徹之後,在恢復、健全農會基礎上,各村普通建立了農村武裝。1927年冬至1928年,先後建立昆陽、赤嶺、梅坑、邵山、下隴、吊坑、林山、鄭山等村黨支部。
1929年11月12日晚,昆陽農民武裝搗毀永嘉縣第五警察分局後,至茗岙聚集,參加西內區84村農民大暴動。在界坑與八保里民團決戰,攻打駐上董省保全隊。然後於19日到達溪下,參加浙南革命委員會和浙南紅軍游擊隊成立大會,被編入紅軍第三中隊,昆陽潘孟秋任中隊長。24日,紅軍游擊隊與前來圍剿的敵人作戰。潘孟秋不幸被捕犧牲。
1930年3月9日,浙南紅軍游擊總指揮部在黃皮寺成立。昆陽紅軍指戰員被編在雷高升為支隊長的第一支隊。3月19日,紅軍游擊總指揮攻入處州城,後主動撤離。王國楨、雷高升、李振聲率領紅軍隊伍,在昆陽大宗祠休整2天。這對昆陽人民極大鼓舞。各村相繼建立了紅軍隊伍,全鄉約有500多名武裝。如邵山、梧山的紅軍有一連,每天集中在邵氏宗祠進行訓練。村裡的地主豪紳紛紛攜家挈眷逃往溫州城裡。
1930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建立,昆陽農民武岩成為紅十三軍指戰員,先後參加襲擊平陽縣城,摧毀第十三地反動民團,攻克縉雲縣城,打垮毆渠反動堡壘等大小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此時,西內區紅軍仍堅持鬥爭。1930年9月中旬,敵浙保四團團長甘清地親自率兵,夥同縣民團300餘武裝,向西內區昆陽進剿。昆陽紅軍獲悉情報後,由昆陽黨支部書記潘統旺帶領100多名紅軍戰士,在昆陽嶺踞險狙擊敵軍進犯。
敵人占領昆陽村後,挨家挨戶,搜捕紅軍。抓不到人,便燒、毀紅軍戰士的房屋。潘統旺的4間房屋(雜貨店)、潘瑞紂的4間房屋(染布店)被燒掉。有的紅軍住房與民眾雜居,因鄰居苦求,敵人便砍屋柱或拆毀。潘進紐的房屋被拆倒燒毀。昆陽的紅軍戰士撤到廿四壟地區,與廿四壟紅軍聯合起來,堅持鬥爭。
據不完全統計,昆陽鄉人民在“二戰”時期艱苦奮鬥的歲月里,陣亡犧牲33人,被捕殺害25人,被押坐牢24人,被迫逃亡他鄉25人,被燒毀房屋79間,被拆毀房屋51間,為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深受後人的頌揚和懷念。

西部糧倉

概述
永嘉山區,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田面積5366畝,山塘水庫52個,其中小二型水庫3座,盛產水稻、蕃薯、馬鈴薯、田魚等,素有永嘉西部糧倉之稱。近年來,昆陽鄉從當地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經濟路子。
一、“三農”地位繼續提升
昆陽鄉始終堅持把農業發展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效益農業發展不斷推進,農業資源優勢得到較好利用,現有縣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規模型農業基地18個,2001年,實現全鄉農業總產值1599萬元,年均遞增14.5%。“昆陽農業三件寶,田魚乾、粉皮、獼猴桃”,而尤以田魚乾著稱,傳統焙制田魚乾堪稱民間一絕,譽滿甌江南北,全鄉年產田魚乾約7萬斤,產量為全縣之最。永嘉縣昆陽名特優果品種植場,占地600多畝,現已投資200多萬元,該基地去年產值600多萬元,農民工工資支出達30萬元。一年多來,中藥材的開發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不可多得的就業和增收機會。縣綠源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去年僱請約200名農民工採收加工藥材,產值達到500多萬元,今年該縣成立永嘉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本部就設在昆陽。昆陽楠溪江土特產開發有限公司真空包裝生產的“山底”牌田魚乾,供不應求,該公司去年被列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該公司還通過基地建設,解決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帶動農戶勞動力從事效益農業,對小楠溪流域的稻田養魚起推動作用,現公司年加工田魚乾1萬公斤,農民年增收16萬元。同時兩個烏牛早基地150 畝, 三個油桃基地230 畝, 香拋基地800畝,其它零星基地260畝,發展趨勢良好。堅持鞏固200噸的糧食訂單契約, 切實解決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業產業化趨勢遂步形成。
二、科技興農不斷深化
昆陽鄉屬“139富民攻堅計畫”內的欠發達鄉,扶貧、民政、科技工作是該鄉工作的重頭戲,也是該鄉的民心工程,為使昆陽鄉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鄉政府積極組織實施扶貧攻堅計畫。一是層層部署營造氛圍,為富民攻堅提供輿論支撐,將富民攻堅舉措部署到村,富民攻堅責任落實到人;二是加強勞動力素質培訓,為在溫州地區打響“昆陽保姆”品牌,舉辦家政專業培訓班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當前“昆陽保姆”供不應求,針對永嘉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本部在我們昆陽的有利時機,今年舉辦了一次為期三天的中藥材專業知識培訓,並帶領藥民外出考察,效果良好;三是加大下山移民工作力度,以鄉政府駐地為中心,制定下山移民規劃,有序推進下山移民工作,堅持不通路的自然村下山脫貧的原則,積極組織和引導村民,下山脫貧;四是組織實施“萬名幹部幫萬戶”活動,現已落實了140戶,總計扶貧款7萬多元,深受廣大幹部與民眾的歡迎,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五是勞務輸出已成為該鄉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天下昆陽人”跑遍全國各地,經商有道,辦企有方,好多能人都已成為經濟大戶,早已是名聲在外。
三、鄉容城鎮化日趨明顯
近年來,昆陽鄉採用多主體投入,多渠道籌資,共投入資金3500多萬元,建成了一批交通、通訊、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七個交通項目投資1600萬元。繼白泉至徐岙段公路全線硬化後,鄉內的6個康莊工程項目(包括昆陽至茗岙的鄉間聯網工程)相繼投入使用,昆陽是繼甌北之後的永嘉縣第二個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鄉。這將大大改善該鄉的交通條件,最佳化了該鄉的地域環境,對接受城市和旅遊中心區的輻射起著重大作用。投資400多萬元建成昆陽鄉中心學校教學大樓,計畫投資150萬元建造中心學校附屬設施,新建現代遠程教育點2個。隨著這些教育硬體設施的不斷完善,必將大大最佳化育人環境,為提高全鄉人民的總體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有效解決水資源缺乏的問題,籌措了300多萬元資金,修理了一批山塘水庫,加固了幾條防洪堤壩,完成了部分溪流改造,建設了部分村的自來水工程。投入300多萬元,以村莊整治為載體,以治理環境為抓手,以建設新農村為目標,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條件。爭取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投入了700多萬元,完善了通訊、廣電、電力網路建設。投資近200多萬元的鄉衛生門診大樓,已完成選址及籌備工作,即將開工建造。以上這些基礎設施的日趨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居住環境,改變了鄉村面貌,增強了鄉域經濟的發展後勁。

歷史傑出人才

概述

自唐至清,昆陽耕讀世傳,人才輩出,登科及第的有(武)狀元1名、進士9名、舉人3名、貢2名、恩補3名;及至現當代,更有律學大師潘懷素、著名紅學家林冠夫、浙大博士生導師鄭建民、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傳人潘國靜等文化名流,堪稱文化之鄉。

潘天立,字製成,號雲衡,登景福(892-893)進士第,授南京員外郎,歷湖廣廉訪使,蒞政清慎,發奸摘伏如神。著詩文《歸閒集》二十卷,列於郡志。

北宋

潘文虎,靖康丙年(1126)武狀元,步騎將領,成忠郎。

南宋

潘文孝,紹興五年(1135)進士,太常寺主簿。
潘文饒,字明則,紹興八年(1138)進士,建寧教授,學本濂洛,為士林所宗。
潘文禮,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金城知縣。
潘庭翼,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
潘 宇,乾道八年(1172)進士,袁州教授。
潘斗建,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福建帥參,微州知州。
潘希白,寶佑元年(1253)進士,臨安節制公事。
潘 檜,蔭補,文孝子,建德知縣。
潘 檉,文虎子,字德久,號轉庵,蔭補福建兵馬鈐轄。

潘 頤,號藤隱,隱逸著《正卿文集》一卷。

潘文奎,字景昭,號漁莊,昆陽村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進士,任左春坊司直郎,升腐同知。清慎寬厚,其文章詞翰,為當時所重。七次參加編制國史,終官福建布政司參議。

潘 海,乾隆五十年(1785) 貢,著《守耕堂集》。
潘宗耀,嘉慶六年(1801)舉人,丹徒知縣。
潘光分,嘉慶十五年(1810)舉人。
潘 熏,嘉慶二十三年(1818)歲貢,石樓知縣,朔州知州。
潘宗瀾,道光五年(1825)拔貢,就職州判。
潘銘恩,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文山知縣,路南知州普洱莊知府。
潘銘憲,道光二十三年(1843)雜選,廣東普寧知縣。
潘福蔭,蔭補銘恩子,賓川知州,順寧知縣。

現當代

潘懷素(1894~1978),原名潘茳,字思白,昆陽村人。少年有志於學,20多歲即遠渡重洋,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獲得博士學位。民國10年(1921)6月在日本留學期間,曾參加郭沫若與成仿吾創辦的“創造社”,從事文學翻譯工作,推動新文化運動。回國後,任《晨報》記者,又為多所大學教授。24年(1935)“一二九”運動期間,潘懷素是北京大學17位教授聯名發起關於抗日救亡宣言人之一,又是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建國後,任國務院參審。酪愛音樂,在樂律方面有很深造詣。1953年,辭去政務,致力于樂律研究,成為我國隋唐燕樂和民間樂律研究專家。1957年,翻譯出版《敦煌琵琶譜我讀研究》一書,為研究敦煌曲譜,提供寶貴資料。他帶領學生到福建、廣東、陝西等地採訪民間音樂,並參考我國歷代音樂文獻和各國音樂著述,經過30多年努力,終於發掘和整理出中國式的純正韻——二十三不等分純正律。“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迫害,夫人被迫自殺,自己到處流浪,仍不忘樂律研究。1978年春,以84歲高齡從溫州去北京,因路途勞累,一病不起。在告別人世的最後一刻,手裡還緊攥著樂律資料和文稿。潘懷素為我國開創的律學研究新路,在1983年11月北京召開全國首屆律學學術討論會上,獲得高度評價。
林冠夫(1936~),有時用筆名觀夫、秦諳,昆陽鄉林山村人,著名紅學家。1957年考取復旦大學中文系,1962年考進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師從劉大傑先生攻讀中國文學史專業,研讀重點是從六朝到唐宋時代的詩詞、散文和傳奇國小。1966年畢業分配到文化部下屬單位。“文革”後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紅學研究,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已退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曾任文化部兩屆學術委員,藝術研究院學位委員。主要著作有《紅樓夢版本論》、《紅樓夢縱橫談》、《秦淮舊夢》、《紅樓詩話》、《林冠夫小品文集》、《重編今古奇觀評講》、《唐宋律詩選講》(合作)、《重編千家詩評講》(合作)、《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主編,合作)等。《西遊記》校點,又有五部中國古典長編小說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節編本。
鄭建民(1966~),昆陽鄉鄭山村人,浙江大學畢業,現為浙江大學數學系和計算機圖象圖形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家CAD工程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著作有《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其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有較高的水平。
潘國靜(1974~),昆陽鄉東村人,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傳人,在少林十八羅漢中惟一能散打和傳統功夫聚一身的功夫羅漢。7歲入少林寺習武,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太釋永信門下,賜法號延武。擅長少林傳統功夫和散打,職稱為中國武術六段,對氣功養生、中醫傷科、自然環境學頗有研究。在1989年全國攻打擂台賽中獲得52kg冠軍,1993年全國散打擂台邀請賽中獲得52kg冠軍,2000年在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少林拳、少林棍兩項冠軍,2006年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比賽中獲拳術、棍術兩項金獎。為發揚少林武術,潘國靜曾跑遍祖國大江南北,並出訪歐美和新、馬、泰,為“中華瑰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996年在少林武術發源地——河南省登封市創辦少林寺南北武術院,自任院長,兼教練,為世界武術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少林功夫的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