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國靜
- 別名:釋延武
- 出生日期:1974
- 主要成就:少林武術派系的代表人物
個人履歷,對禪見解,常念佛經,念大悲咒,武術認識,專欄採訪,自然認識,
個人履歷
他自幼開始在少林習武,皈依在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門下,賜法號延武,是正宗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功夫傳人,擅長少林傳統功夫和散打,對氣功養生、中醫傷科、自然環境學頗有研究,在1989年全國散打擂台賽中獲得52Kg級冠軍, 1993年全國散打擂台賽中獲得56 Kg冠軍,2000年在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少林拳、少林棍兩項冠軍,2006年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比賽中獲拳術、棍術兩項金獎。在少林十八羅漢中唯一能散打和傳統功夫聚一身的功夫羅漢。為發揚少林武術曾跑遍祖國大江南北,並出訪歐美和新、馬、泰,為“中華瑰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007年他練習的{少林同臂拳}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協載入《中華武藏》歷史大典之中。曾多次被登封市委市政府授予武術先進工作者,先後被電視台,報紙,雜誌,網路等新聞媒體廣為報導,刊登,1996年在少林功夫發源地——河南省登封市創辦了少林寺南北武術院,為世界武術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少林功夫的平台。
對禪見解
“什麼是禪?”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慧型,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禪不講知識,因此,不受知識的障礙,並且視知識為最大的敵人。知識教人起分別心,在知識領域裡,人們會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為邪知邪見所掌握,形成危害眾生的工具。所以,禪首先要求追尋自我,其過程和手段,往往不順人情,不合知識,違反常理。
在禪師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紅的,柳不一定是綠的,他們從否定的層次去認識更深的境界;他們不用口舌之爭,超越語言,因而有更豐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語句,完全是在與迷妄的分別意識挑戰,以破除一般人對知識的執著。掃除迷妄分別的世界,使人進入一個更真、更美、更善的心靈境界。禪語是不合邏輯的,但他有更高的境界;禪語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說:‘我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此是何物?’
神會接口答道:‘此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佛性。’
今天的人類,與自然站在對立的地位,人類破壞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機摧殘殆盡,日常生活的一切,靠人為的機械操縱,而漸漸走向僵化、機械化。這樣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諧,怎能不*生空虛,而感到煩憂痛苦呢?“禪”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禪,如天上的白雲,任運逍遙,不滯不礙。
常念佛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德。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除一切苦厄。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念大悲咒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羅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南無。那羅謹墀。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 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羅摩羅。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羅陀羅。地唎尼。室佛羅耶。遮羅遮羅。摩麽。罰摩羅。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羅嘇。佛羅舍利。罰沙罰參。佛羅舍耶。呼嚧呼嚧摩羅。 呼嚧呼嚧醯利。娑羅娑羅。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羅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羅耶。娑婆訶。那羅謹墀。娑婆訶。摩羅那羅。娑婆訶。悉羅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羅。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羅謹墀。皤伽羅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羅夜。娑婆訶。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羅夜。 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羅。 跋陀耶。娑婆訶。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其一字一句都包含著正等正覺的真實工夫,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本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來是:有一次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羅尼。’ 觀世音菩薩被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一次,觀世音菩薩曾經在千光王靜住如來住所時,靜住如來特為他說了“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據經的記載: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後,即由初地證至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的無邊世界。 至於本咒所以有種種異名,釋尊曾經告訴阿難說:這是起因於觀音菩薩的宏願。菩薩曾在世尊處發誓說:“設若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往生諸佛國土。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怖畏,所以我們應以十分虔敬的信心與清掙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薩的大悲心,獲得無上的利益。沉淪在三界五趣眾生,果能經常持誦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與身病,且能由此超脫生死輪迴,願眾生齊誦本咒,同證佛果。
武術認識
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人類即已開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獸進行鬥爭﹐一是為了自衛﹐一是為了獵取生活資料﹐後來人們為了互相爭奪財富﹐進而製造了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如《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蚩尤作兵伐黃帝”的記載。這樣﹐人類通過戰鬥﹐不僅製造了兵器﹐而且逐漸積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鬥意義的技能。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天竺國(今印度)的達摩祖師創建了佛教,在以後的歲月里,印度的武術也傳到了中國 ,形成少林一派,在中國武林占據了重要地位。
專欄採訪
(商報記者 無箏)
1981年12月26日,年僅7歲的潘國靜離開父母和眾多兄長,走出老家永嘉昆陽鄉東村。他跟著在登封做生意的大哥一路輾轉,最後終於到達坐落在河南登封市中嶽嵩山的腹地——少林寺,這個中國武術的發源地。從此,潘國靜就在該寺度過了鮮為人知的童年。1987年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門下,賜法號延武,成為正宗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功夫傳人。
提起少林寺,不由得讓人想起電影《少林寺》。這部今天看來仍可令人稱絕的功夫片的誕生,在國內外掀起少林功夫熱潮,但潘國靜到少林寺絕對與電影《少林寺》的熱播無關。
電影《少林寺》開拍正是1981年,可那個時期,不興公映前“包裝炒作”讓老百姓們無限期待這一套。此片又上映於潘國靜到少林寺之後的第二年——1982年。可見,潘國靜並非因仰慕少林武功而入佛門習武,只是如他自己所說的,“大哥跟當時在世的少林寺方丈行正有特殊交往,而我小時候調皮好動,又不好好讀書,家裡兄弟很多,境況也不好,所以就把我這個老么送到少林寺去了。因為那個時候到少林寺學武藝的孩子是全部免費的”。
潘國靜發現,少林寺里與他一起習武的孩子都比他大,他們大多為來自河南、安徽、山東等地及周邊的貧窮孩子和孤兒。只有他一人來自遙遠的南方永嘉。
“當年的少林寺一片破敗,只有孤零零幾個大殿。”潘國靜回憶,那時因少林寺香火不旺,一伙食條件很差,有些食物還是當地老百姓送來的,所有弟子都打通鋪。早上5點必須起床,他們挑水、種地、打掃、看院、砍柴……什麼都得做。此外便是練功10小時。潘國靜解釋,這10小時的練功時間,並非我們所想像的純粹少林武功,其中包括禪學和醫學等,“也包括所有人必須學會寫毛筆字,所以到現在,我還習慣寫點書法。這跟我兒時所受的特殊教育有關。還有師父們的閱讀習慣也影響了我們。我喜歡文學,如《中國通史》《中國處世經典》等書籍,我的許多思考靠文學支撐。因為自己讀書太少,所以希望在文學作品中找到一些人生哲理,從文學中尋找共鳴,找到精神營養,從而引發和開闊自己的思路。所以,少林武術因禪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禪入武,習武修禪,絕非自衛強身小技。練‘功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素質和悟透人生真諦。”
像潘國靜這樣一個有著特殊童年經歷的人,他所受的教育和他所悟出的一些經驗,也有許多我們可以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60多個孩子擠在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房間裡睡覺,吃的是能照出人影的稀飯。而練功一點也不能含糊,如果規定打沙袋500拳,師傅不說停你絕對不許停下來。即使連肉都打出來了,你也得繼續下去。”這就是當年在少林寺學武藝的孩子的狀況。自身吃不了苦的,或是父母實在心疼的,都陸續離開了,可潘國靜即便再苦再不願意,也不可能跑回家來。“記憶中,我沒有回過家。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從登封到溫州的路途和路費都是我的父母不敢奢想的,而且他們也並不知道我到底過得怎么樣。大哥也因為忙於生意,只是偶爾過來看望一下就走了。”
也許是斷了回家的念頭,潘國靜一門心思放在學藝上,並逼著自己看懂經書。別看潘國靜書讀得少,但悟性高,又對新知識頗感興趣。他雖然常常對著經文裡的繁體字犯暈,但非要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啃讀下來。因為看經書,潘國靜認識了不少字,受到很多啟發,也悟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學習周刊》:想知道少林寺的傳統門風,你與從未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有什麼區別嗎?
潘國靜:我在少林寺一呆就是四年,後來又陸續去進修。少林寺的十大戒律自不必多說,那裡的生活和規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難以堅持的。譬如起床的鐘聲響了之後你5分鐘不到就得蹲馬步、挑水。有許多孩子因為受不了練功的那種苦而裝病,因為實在太餓去伙房偷饅頭吃,如果被發現了,也要受相應的處罰。
《學習周刊》:少林寺有沒有賞識教育?你如何看待賞識教育?
潘國靜:那時候師父們頂多給你一個讚賞的眼神。雖然這樣的眼神非常難得,但是我們很受鼓舞,記憶猶新,至今難忘。賞識教育是當今許多人提倡的說法,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賞識教育可以對那些本身就非常乖巧、追求上進的孩子實行,絕不適合問題少年。其實,一個孩子應該要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苦。在嚴格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有獨立意識,這是我自身得出的經驗。
《學習周刊》:都說禪其實不是知識,而是悟性,這些年你悟到些什麼?或是看到哪些現象和世俗觀念?
潘國靜:悟到很多,也常常感慨。因為在少林寺的時候,師父們總是告誡我們要嚴於律己,要做善事,做人還要肚量大,但很多現象讓我看在眼裡煩在心。那天,我在公車看到小偷掏走別人的錢包,我一把抓住了他,他迅速將錢包轉交給一同作案的小偷後,反咬我誣陷好人。令人氣憤的是,車上所有人都不敢吭聲,就連那個被偷的人也不敢指認,結果我倒被小偷痛罵了一頓,眼看著那撥小偷下了車。
《學習周刊》:少林功夫講究“內斂含蓄”,不事張揚,能談談你成名後如何看待名利,辦學校是為了什麼,是為名氣還是財富,抑或其他?
潘國靜:為了弘揚少林武術,1987年起,我受少林寺指派,在當時的“少年武術訓練中心”當教練。後來這個學校解散了,當時我的學生卻非要跟我繼續練,由於我多年在習武中有些疲憊感,想放棄傳授功夫的念頭,準備棄武從商,但由於學生的再三要求,我又開始了我的武學生涯。從此我沒有再離開過這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崗位,1996年創辦了少林寺南北武術院。
少林武術講究的是禪拳並列,不分輕重,兩者都不能忽略。所以,我把做人道理放在我的教學的最重要的位置。
包括家鄉在內的南方許多難管的孩子,很不情願地被家長送到我這裡學習。其實我知道,這些家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實在是管不下去了。而我採取的是:前三個月實行全封閉式,限制與外界交流,包括他們的父母在內。然後通過了解他們各自的家庭和個人情況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有所悟。並開展對學生的“三觀” 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鑑別能力、自控能力和理性自覺。我十分主張感恩教育。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學生與家長之間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等現象,我們引導學生養成感恩心態,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使學生對父母感恩,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對生活感恩。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負責的責任意識,並使這種意識轉化為孜孜以求、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同時讓他們認真學好武藝。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這些看似難管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還是可以轉變思想,成為身心健康的好孩子的。練“功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素質。
《學習周刊》:有人說你對自然環境學頗有研究,能說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所在嗎?
潘國靜:風水學強調人與自然和諧,主張“人之屬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人類只有選擇合適的自然環境,才有利於把大地本身看成一個有靈性的機體,各部分之間彼此關聯,互相協調。人類社會的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一朝一夕生產的。都有歷史的沿襲性和繼承性。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新興科學,如歷史環境學、社會環境學、聚落環境學、住宅環境學、生態環境學、心理環境學、建築環境學。聚落是人們的聚居之處,是最直接的區域環境,“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正是中國先民憧憬的風水聚落。
自然認識
自然,在道教教義中是指“道”的存在、運動、變化的一種特性或狀態。道教以“道”名教,將“道”作為教義思想的核心。由“道”出發,從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無為”、“不爭”等觀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強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發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滅的一種性質和狀態。《通玄真經》卷八《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題注稱:“自然,蓋道之絕稱,不知而然,亦非不然,萬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無所因寄,故曰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萬物都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不然的。
“自然”這一概念,首見《道德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四大,指道、天、地、人。道法自然,就是說,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稱:“疑惑之人,不達經理,乃謂大道仿法自然。若有自然居於道之上,則是域中兼自然有五大也。”又稱:“大道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