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

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是昆明理工大學24個學院當中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現有材料學和冶金工程兩個支柱學科,均是學校傳統優勢學科,同時也是雲南省的重點學科。用校長多次評價的話來說“材冶學院是我院一個出院士的學院,一個出博士的學院,一個出人才、出成果的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理工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
  • 師資力量:教職工130人
  • 成果:累計新增產值超過20億元
  • 下設專業:冶金工程專業
學院簡介,學院人才簡介,學院取得的成果,學院下設專業,冶金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學院現狀,

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是昆明理工大學綜合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已有52年辦學歷史。學院擁有一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色金屬冶金 ;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即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即冶金工程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冶金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兩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個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學、冶金物理化學、有色金屬冶金;擁有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學院下設3個系和一個實驗中心:冶金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寶石與材料工藝學系以及實驗中心;學院擁有6個研究所,並以學院的科技成果為基礎創辦了3個高科技公司。

學院人才簡介

全院教職工共13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雲南省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23人,教授36人,副教授及相當職稱45人,博士學歷教師42人,國內外兼職院士及教授30餘人。現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全國高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教師獎(教學類)2人,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及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5人,雲南省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才8人,後備人才3人,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4人,雲南省學術創新團隊1個。學院本科生規模1500餘人,碩士研究生4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0餘人,在站博士後7人,外國留學生42人,其中戴永年黎志勇華一新等都為國內知名的專家。

學院取得的成果

學院各項工作以傳統優良、基礎紮實、成績突出而始終保持在學校的領跑位置。近年來,完成和承擔了國家資助和企業委託項目共100餘項,科研經費近億元,實施產業化套用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研究成果20餘項,累計新增產值超過20億元,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雲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1項,國際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0餘項,;共發表學術論文近10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索引收錄120餘篇次;出版專著和教材20餘部;獲國家授權或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0餘項。特別是2006年9月以來,新增國家級研究項目16項(國家發改委高技術項目1項,973計畫課題2項,973計畫預研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課題1項,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863計畫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3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項)以及與企業合作的重大項目(合作經費超過100萬元)3項,累計科研經費5000餘萬元。學院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誒本以及語文難等國家一流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國際合作關係,為提升學院的科研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的發展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為基礎,科學研究為核心,結合學院學科特色和優勢方向,最佳化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把學院建設成為學科特色突出、科研力量雄厚的研究型學院。

學院下設專業

冶金工程專業

學科簡介:我校冶金工程學科是我國本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現有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雲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院省校共建重點學科1個;建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擁有冶金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有色金屬冶金、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材料循環工程、套用電化學工程、冶金能源工程、冶金控制工程、冶金資源與生態環境、生物冶金、生產過程物流學1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有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招收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該專業培養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冶金及相關領域的生產、科研、設計單位和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湧現出了以徐祖耀、殷之文、張國成、戴永年4位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才。
該學科具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47人,其中教授20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省級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2人),副教授19人,其他教師8人。近年來該學科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託科研項目138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3項、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項、省部級獎勵3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44項,推廣轉讓技術成果數10項,創經濟效益數億元。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100餘篇。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多項。完備的學科體系、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育人氛圍為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創造了優異的條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理論紮實,具備冶金物理化學、冶金傳輸原理、冶金過程控制、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冶金、化工、材料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及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物理實驗、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製圖、機械設計基礎、計算機基礎、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網路技術與套用、金屬學及熱處理、電工及電子技術基礎、熱工儀表及控制、技術經濟學、工程力學、冶金原理、傳輸原理、冶金設備基礎、冶金工程設計基礎、冶金實驗研究方法、重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冶金學、輕稀貴金屬冶金學等。
業務範圍:冶金工程科學是研究從礦石和二次金屬資源中提取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用各種加工方法製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屬材料的學科。冶金工程專業屬材料類學科,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製圖、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2、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和生產工藝知識;3、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生產組織、技術經濟、企業管理、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和工業設計的初步能力;4、具有分析解決本專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初步能力;5、了解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科技發展動態。
就業前景: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為各類冶金企業的工程技術、科研、設計、生產管理、技術經濟管理崗位;科研設計院所、高等學校的相關學術領域;還可在材料、化工、環保、機械等行業所屬的相近專業性質的崗位工作。近年來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優秀畢業生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科簡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昆明理工大學傳統優勢學科之一,是我國材料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材料行業具有重要的影響,為相關企業、部分科研院所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本學科現有教育部稀貴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1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中心1個,雲南省新材料製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1個,授牌省級重點學科1個;建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個,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下設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多個自主設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有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材料工程的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擁有材料學與材料加工工程2個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和基礎,學科特色鮮明,在材料行業具有重要的影響。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具有工學博士、工學碩士、工程碩士、本科、繼續教育等多層次的系列完整教育體系,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學術思想活躍,知識層次與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8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2人。曾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畫、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雲南省國際合作、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近三年來,獲得過省部級獎共10項、獲其他科研獎4項。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材料工程專業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和雲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本學科擁有廣泛的國際國內合作交流基礎,與多個國家(地區)的大學和科研院所有長期合作交流。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具備堅實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全面掌握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製備、加工、套用、開發等方面的綜合知識及相互關係,具有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從事材料科學與相關工程技術領域的生產技術、工程設計、新產品與新工藝研究開發、質量控制、生產組織管理、行銷與貿易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等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研究人才。
業務範圍:材料科學與工程以物理、化學以及力學、數學等自然科學學科為基礎,以工程學科為服務和支撐對象,是一個理工結合、多學科交叉的活躍學科,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套用科學以及工程學,主要研究材料的組成與結構、合成與加工、性質、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規律,並研究材料的生產加工過程及其技術。本專業畢業生能夠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2.掌握材料的研究製備方法、測試技術,具有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材料的知識與能力;3.具備研製、改善傳統材料,研究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及新產品的初步能力;4.基本掌握材料工業生產工藝及設備基本原理,具備從事工程設計、工程技術、經濟、管理、行銷與貿易的初步能力;5.掌握材料及其製品的質量控制和檢測能力;6.了解材料與工程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和套用前景,具有綜合套用工程技術方法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就業領域:本專業具有廣泛的就業方向,凡與材料及相關領域如:材料工業、汽車工業、航空航海、電子電器製造、菸草工業、輕工業和建材等行業中工程技術、科研、設計、新產品與新工藝研究開發、質量控制、生產組織管理、行銷與貿易等崗位均有就業和發展機會,也能從事材料學科科研(設計)院所(校)的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優秀畢業生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近年來畢業生供不應求。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面向21世紀、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求、德智體皆備、具有堅實的寶石及材料工藝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較全面地掌握寶玉石的礦產資源、物質結構、款式設計、加工工藝、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知識。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首飾材料與礦物加工和檢測的基本理論,掌握珠寶首飾設計與加工的工藝技術,具有珠寶首飾的檢測與鑑定能力,能夠從事珠寶首飾的鑑定與行銷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範圍:本專業以翡翠和貴金屬珠寶首飾的設計、加工、鑑定、行銷為主要方向。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結晶學與礦物學、寶石礦床學、寶石學、翡翠學、設計學與設計美學、素描、色彩、首飾現代加工工藝學、貴金屬首飾加工、現代檢測儀器與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加工、市場行銷學、珠寶首飾評估等專業課程,還要經過生產與商貿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為與珠寶首飾有關的加工、檢測、貿易、旅遊、拍賣等行業,能夠從事珠寶首飾的設計和加工、檢測和鑑定、貿易和行銷及市場評測等工作。

學院現狀

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於2009年完成整合與分離,分成兩個獨立學院: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下設冶金工程專業和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寶石材料專業及功能材料專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