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古今地名考釋》是2006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光范。
基本介紹
- 書名:昆明古今地名考釋
- 作者:吳光范
- ISBN:9787222045637
- 頁數:489
- 定價:40.00元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
- 裝幀:簡裝本
內容簡介,精彩書摘,目錄,
內容簡介
地名是人類賦予地球(隨著宇宙科學的發展,也涉及其他星球)上具有特定方位、地域範圍的地理實體,包括地方、地點、地物等自然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具有地理屬性的實體的專有名稱。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地名是時代的標誌,具有“活化石”的功能,它能告訴我們大地滄桑變遷的諸多信息:如對殘存在地名中的古語成分的研究,可以推論古代民族的分布、遷徙、心理、習俗和信仰;又如對昆明地區蒲草田、潘家灣、波轉灣、李家堆、夏窯、官渡、高蟯和晉寧河泊所等地名的研究,可以探知元代以來滇池水面的變遷。
昆明地名作為雲南多姿多彩地名的代表,她不僅向我們展現了古代“昆明族”在滇西、川南、滇東北、滇中“隨畜遷徙”遊牧生活的歷史畫卷,激起人們去尋找他們的淵源和蹤跡的熱情;她不僅向我們揭示古今有多個“昆明池”,而且在人們眼前重演著氣勢恢弘的“漢武開滇”的活劇;她不僅向我們陳述昆明地區多民族的由來,崇拜大老虎的古代彝族撒尼先民“落蒙部”,在布滿“黑石頭”的石林地區生活和修築“撒呂城”的情景;她不僅有沙朗、墨雨、撒旦、光良、迤六、落索坡、西街口、還記得等極其奇特而豐富的地名,吸引著世人探奇覽勝的目光,使人們置身於藏珍蓄寶的地名宮殿;她不僅顯示著昆明人民、雲南人民昨天的勞動創造、喜怒哀樂,而且在延展和弘揚著這種奮鬥和創造的精神,鼓勵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為建設現代化的新昆明去締造新的生活,創造新的歷史。
昆明地名作為雲南多姿多彩地名的代表,她不僅向我們展現了古代“昆明族”在滇西、川南、滇東北、滇中“隨畜遷徙”遊牧生活的歷史畫卷,激起人們去尋找他們的淵源和蹤跡的熱情;她不僅向我們揭示古今有多個“昆明池”,而且在人們眼前重演著氣勢恢弘的“漢武開滇”的活劇;她不僅向我們陳述昆明地區多民族的由來,崇拜大老虎的古代彝族撒尼先民“落蒙部”,在布滿“黑石頭”的石林地區生活和修築“撒呂城”的情景;她不僅有沙朗、墨雨、撒旦、光良、迤六、落索坡、西街口、還記得等極其奇特而豐富的地名,吸引著世人探奇覽勝的目光,使人們置身於藏珍蓄寶的地名宮殿;她不僅顯示著昆明人民、雲南人民昨天的勞動創造、喜怒哀樂,而且在延展和弘揚著這種奮鬥和創造的精神,鼓勵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為建設現代化的新昆明去締造新的生活,創造新的歷史。
本書共17章,包括:“昆明”由來及其他;昆明地名史話和歷代地名;昆明屯墾地名;昆明山水地名等。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昆明”由來及其他
第五節 談談“老昆明人”
來滇考察者常常問起“老昆明人”這個問題。簡言之,最早的“老昆明人”,從秦漢至唐宋時期,主體是氐羌集團的民族,即白族和彝語支的彝族、納西族、傈僳族等民族;而元明清時期及其以後,則有大量漢族人口、省內其他民族人口和省外甚至國外其他民族人口融人,他們都已成為“老昆明人”。現分述如下:
迄今為止,雲南民族的產生,有本地產生說與外來說兩種觀點。
本地產生說,認為雲南既有元謀猿人,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又有極其豐富的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遺址,加之境內地形複雜、氣候多樣,適合古人類生息,屬於氐羌部落集團的彝語支民族,如彝、哈尼、傈僳、拉祜、納西等民族和白族是本地產生的,他們的先民北上南下、西出東進,參與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參見雲南省博物館《雲南人類起源》、劉堯漢《中國文明源頭新探》)。雲南民族外來說則認為,早在原始社會,氐羌部落集團即由甘青高原南下入滇,形成上述彝語支民族和白族,同時居住在中印半島的一些民族人口北遷,進入雲南境內,與當地的先民融合,成為雲南民族的重要來源之一。筆者認為,雲南有距今800萬年前的臘瑪古猿和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牙齒化石的發現,有境內如此豐富的、多階段、多層次古人類文化遺址的存在,有彝族等歷史悠久的民族,有適合古人類生息的自然環境,還有既有利於眾多民族各自獨立繁衍和保存,又有利於古人北上、南下、西出、東進和互相交流的地理環境,因此,雲南民族既有本地產生的,也有外來融人的,既參加了古代中原民族的形成,也受到中原民族的影響,成為了中華民族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
第五節 談談“老昆明人”
來滇考察者常常問起“老昆明人”這個問題。簡言之,最早的“老昆明人”,從秦漢至唐宋時期,主體是氐羌集團的民族,即白族和彝語支的彝族、納西族、傈僳族等民族;而元明清時期及其以後,則有大量漢族人口、省內其他民族人口和省外甚至國外其他民族人口融人,他們都已成為“老昆明人”。現分述如下:
迄今為止,雲南民族的產生,有本地產生說與外來說兩種觀點。
本地產生說,認為雲南既有元謀猿人,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又有極其豐富的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遺址,加之境內地形複雜、氣候多樣,適合古人類生息,屬於氐羌部落集團的彝語支民族,如彝、哈尼、傈僳、拉祜、納西等民族和白族是本地產生的,他們的先民北上南下、西出東進,參與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參見雲南省博物館《雲南人類起源》、劉堯漢《中國文明源頭新探》)。雲南民族外來說則認為,早在原始社會,氐羌部落集團即由甘青高原南下入滇,形成上述彝語支民族和白族,同時居住在中印半島的一些民族人口北遷,進入雲南境內,與當地的先民融合,成為雲南民族的重要來源之一。筆者認為,雲南有距今800萬年前的臘瑪古猿和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牙齒化石的發現,有境內如此豐富的、多階段、多層次古人類文化遺址的存在,有彝族等歷史悠久的民族,有適合古人類生息的自然環境,還有既有利於眾多民族各自獨立繁衍和保存,又有利於古人北上、南下、西出、東進和互相交流的地理環境,因此,雲南民族既有本地產生的,也有外來融人的,既參加了古代中原民族的形成,也受到中原民族的影響,成為了中華民族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
目錄
第一章 “昆明”由來及其他
第一節 “昆明”由來
第二節 古今多個“昆明”
第三節 古今多個昆明池(湖)
第四節 “昆明族”的後裔
第五節 談談“老昆明人”
第六節 昆明近現代大事
第七節 昆明“春城”之稱的由來
第八節 昆明是花都
第九節 昆明特色食品
第十節 昆明方言
第十一節 昆明紅嘴鷗
第二章 昆明地名史話和歷代地名
第一節 昆明地名史話
第二節 昆明歷代地名
第三章 昆明屯墾地名
第四章 昆明山水地名
第五章 昆明古今地名談
第一節 古今昆明城的擴展
第二節 老昆明城地名考
第三節 昆明地名縱橫談
第六章 昆明市情及城區郊區地名談
第一節 昆明市建置沿革
第二節 昆明市區劃及主要指標
第三節 昆明市城區地名分片概述
第四節 五華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五節 盤龍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六節 官渡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七節 西山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八節 昆明城郊地名的特點
第九節 擬建設的環滇池新昆明城地名
第七章 東川區地名淡
第一節 東川區名稱由來及區情
第二節 東川區鄉鎮地名
第三節 東川區常見地名
第四節 東川區彝語地名
第八章 安寧巾地名談
第一節 安寧市名稱由來及市情
第二節 安寧市鄉鎮地名
第三節 安寧市常見地名
第四節 安寧市少數民族語地名
第九章 呈貢縣地名談
第一節 呈貢縣建置沿革及名稱由來
第二節 呈貢縣鄉鎮地名
第三節 呈貢縣常見地名
第十章 晉寧縣地名談
第一節 晉寧縣名稱由來及縣情
第二節 晉寧縣鄉鎮地名
第三節 晉寧縣常見地名
第四節 晉寧縣彝語地名
第五節 晉寧縣其他重要地名
第十一章 富民縣地名談
第一節 富民縣建置沿革及名稱由來
第二節 富民縣鄉鎮地名
……
第十二章 宜良縣地名談
第十三章 嵩明縣地名談
第十四章 石林彝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五章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六章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七章 昆明地名分類考
附錄
跋
第一節 “昆明”由來
第二節 古今多個“昆明”
第三節 古今多個昆明池(湖)
第四節 “昆明族”的後裔
第五節 談談“老昆明人”
第六節 昆明近現代大事
第七節 昆明“春城”之稱的由來
第八節 昆明是花都
第九節 昆明特色食品
第十節 昆明方言
第十一節 昆明紅嘴鷗
第二章 昆明地名史話和歷代地名
第一節 昆明地名史話
第二節 昆明歷代地名
第三章 昆明屯墾地名
第四章 昆明山水地名
第五章 昆明古今地名談
第一節 古今昆明城的擴展
第二節 老昆明城地名考
第三節 昆明地名縱橫談
第六章 昆明市情及城區郊區地名談
第一節 昆明市建置沿革
第二節 昆明市區劃及主要指標
第三節 昆明市城區地名分片概述
第四節 五華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五節 盤龍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六節 官渡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七節 西山區情及城區地名
第八節 昆明城郊地名的特點
第九節 擬建設的環滇池新昆明城地名
第七章 東川區地名淡
第一節 東川區名稱由來及區情
第二節 東川區鄉鎮地名
第三節 東川區常見地名
第四節 東川區彝語地名
第八章 安寧巾地名談
第一節 安寧市名稱由來及市情
第二節 安寧市鄉鎮地名
第三節 安寧市常見地名
第四節 安寧市少數民族語地名
第九章 呈貢縣地名談
第一節 呈貢縣建置沿革及名稱由來
第二節 呈貢縣鄉鎮地名
第三節 呈貢縣常見地名
第十章 晉寧縣地名談
第一節 晉寧縣名稱由來及縣情
第二節 晉寧縣鄉鎮地名
第三節 晉寧縣常見地名
第四節 晉寧縣彝語地名
第五節 晉寧縣其他重要地名
第十一章 富民縣地名談
第一節 富民縣建置沿革及名稱由來
第二節 富民縣鄉鎮地名
……
第十二章 宜良縣地名談
第十三章 嵩明縣地名談
第十四章 石林彝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五章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六章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名談
第十七章 昆明地名分類考
附錄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