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布魯瓦茲-奧古斯特·李厄保1823.09.16-1904.02.18,法國精神病學家,南錫學派的創始者,現代催眠術之父。出生於法國洛林(Lorraine)地區的法維爾(Favieres)小鎮上一個經濟寬裕的農民家庭,逝於法國洛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昂布魯瓦茲-奧古斯特·李厄保
- 外文名:Ambroise-Auguste Liébeault
- 出生日期:1823.09.16
- 逝世日期:1904.02.18
家庭,著書立說,研究成果,
家庭
他家裡共有 12 個孩子,他是 6 個男孩中最小的一個。1833 年父親去世,但他希望小李厄保從事神職工作,於是李厄保先入神學院,1844 年從神學院畢業。之後興趣轉向醫學,於 1848 年進入斯特拉斯堡醫學院,1850 年完成醫學學位。在醫學院求學時受到太司提(Teste)博士的影響而對催眠術產生興趣。畢業後他定居於南錫附近的一個鄉村,成為一位沉著而又勤勞的醫生,1851 年 10 月他和安娜(Anne Marie Charlotte Travailleur)結婚。他在那裡為農民治病,起初他試圖說服農民接受催眠治療,但當地農民都很迷信,以為那是巫術。於是他暫時擱置了他對催眠的實踐而專心向醫,他因醫術高明而待患者甚為仁慈而逐漸被他們稱為“慈父”,在之後的十年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1860 年,他參加了一個講座,這個講座介紹了英國外科醫生 J.布雷德在催眠上的研究成果,這再次激發了他對催眠研究的興趣。同年他遷居到南錫,並開了一個診所,他告訴他的患者,如果他們希望用藥物來治療的話,他們必須付錢,但是如果他們允許他施以催眠術來治療他們的症狀,便不收費。在催眠治療上他獲得了成功,但催眠術並沒有得到同事們的承認,因為李厄保以催眠實施免費治療及催眠術在當時未被認可,他被認為是傻子。
著書立說
1864-1866 年,他專心於著書,1866 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專注。1870 年,他的催眠研究因法國與德國的戰爭而中斷,他作為內科醫生自願加入南錫神學院,當時南錫神學院成為德軍戰俘的治療醫院,在此期間,他有機會完成了他的第二本專著並於 1873 年他重新開設門診部時出版。這一次他獲得了成功,並引起了學界和南錫醫學院物理實驗室杜蒙特(Dumont)博士的注意,1882 年他介紹了經過李厄保的催眠治療而獲成功的 4 名患者到南錫醫學院和一家精神病院演講,隨即使 H.伯恩海姆產生深刻印象,後來伯恩海姆參觀了李厄保的診所。李厄保把催眠術的方法教給伯恩海姆,並一起就這一論題發表了一篇論文。由於他們共同催眠術治療患者,歷而逐漸被世人稱為南錫學派,與也使用催眠方法的以 J-M.沙可為代表的巴黎學派相抗衡。李厄保於 1891 年退休。
研究成果
李厄保的成果和英國醫生布雷德的成果無論對心理學史還是對醫學史都具有其獨特意義。催眠術不僅是治療某種疾病的新方法,而且標誌著精神療法的開始。李厄保和伯恩海姆使用暗示睡眠以導致眠狀態的方法。他們認為,當實施催眠術時,如果給患者提供新的看法和信仰,他們無疑會接受。有鑒於此,如果告訴他們其症狀痊癒會擺脫痛苦,他們也會相信的。當時就診的許多患者具有癔病症狀,例如機能性失明、耳聾和癱瘓。結果發現,有些病例經催眠後症狀復發,其催眠暗示只有瞬間的影響,但有些病例的療效似乎是永久性的。
19 世紀末,南錫學派開始受到由 E.庫埃提出的“自我暗示”的影響,庫埃勸告他的患者對自己說:“第天我在第一個方面都感覺到越來越好。”自此,便形成了李厄保和伯恩海姆的“舊南錫學派”和庫埃的“新南錫學派”之間的區別。
在催眠的性質和癔病的說明等問題上,南錫學派和巴黎學之間各有不同。巴黎學派的沙可把催眠術視為病理心理狀態,把它和神經系統活動的不充分相聯繫,認為它以癔病的形式表現出來,李厄保和伯恩海姆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癔病患者的神經系統根本沒有任何毛病,整個問題都圍繞著暗示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