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利·貝可勒耳

昂利·貝可勒耳

亨利·貝可勒爾(Henri Becquerel,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國物理學家。因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昂利·貝可勒耳
  • 外文名:Henri Becquerel
  • 出生日期:1852
  • 逝世日期:1908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昂利·貝可勒耳(Henri Bacquerel) 1852年12月15日生於巴黎,祖父和父親都是很有名望的物理學家.1877年畢業於巴黎工業學校,後來成為一名工程師.但由於對物理的興趣,從1895年開始擔任巴黎高等工業學校的物理學教授.貝克勒耳還榮任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外國會員、柏林科學院外國院士。1908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長.同年8月25日去世.
1852年他在巴黎的一個學者和科學家的家庭中出生。父親是套用物理的教授。從事輻射磷光研究。祖父是皇家協會的成員,他用電解方法從礦物中提煉金屬
1872年貝可勒爾進入工藝學校。
1877年成為工程師。
1888年獲博士學位。
1892年任巴黎博物館自然歷史部套用物理教授。
1895年任工藝學校教授。
1889年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他也是柏林科學院院士。
1908年在克魯瓦西克去世。
任職於
法國國立藝術與工藝學校
巴黎理工大學
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母校
巴黎理工大學
法國國立橋樑與公路學校

主要成就

1876年,他著手研究光線偏振面的旋轉,同時,還研究晶體吸收光譜的現象.1888年,他因這些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從1892年起,貝可勒耳開始對發光進行研究.他研究了許多物質的發光現象,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他發現了放射性現象
1896年,貝可勒耳在研究倫琴發現的X射線與可見光之間的聯繫時發現,把鈾鹽放到用黑紙包著的感光片上,即使不用太陽照射,也會使感光片感光出現痕跡,於是發現了鈾能放射出新的射線,這種射線比X射線有更強的穿透能力.貝可勒耳的這一發現,開闢了物理學發展的新階段.1903年,他與比埃爾·居里夫婦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貝克勒發現放射性的底片貝克勒發現放射性的底片

個人生活

當時貝可勒爾,所選擇的材料為的雙硫酸鹽。他讓這兩樣材料曝露於陽光,然後用黑紙把曝光過的材料和感光底片包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沖洗底片,顯示出鈾晶體的影像。
貝可勒爾下結論說:“發磷光的材料所發出的輻射能穿過不透光的紙張”。剛開始時他以為是鈾會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發出X射線
1896年2月26日2月27日巴黎上空多雲,貝可勒爾原本打算把包好的鈾和感光底片要曬太陽,只好送回抽屜。到了3月1日他沖洗底片,本來以為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想不到卻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使他大為驚訝。鈾不需要外來的能源如陽光也能發射輻射,因此他發現了放射性,從材料中自發的發出輻射
由於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貝克勒耳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他剛年過半百,身體就垮下了來。當時醫生勸他休養,他卻捨不得離開實驗室,語氣堅決地對醫生說:“除非把我的實驗室搬到我療養的地方,否則我決不離開!”1908年8月24日,放射線終於奪去了貝克勒耳的生命,他的遺體安葬在布里坦尼的克魯席克,終年56歲。後人為紀念這位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特地把放射性活度的單位命名為“貝克勒耳”,簡稱“貝克”。
貝克勒耳早期的研究幾乎全部是光學方面的。他的第一項研究課題(1875—1882)是有關磁場使平面偏振光的旋轉(法拉第效應),接著又研究地磁對大氣的影響。後來他轉去研究紅外光譜。他利用某些磷光晶體在紅外光照耀下的光釋進行視覺觀察,研究晶體及其他有關物質對光的吸收,特別是研究光對偏振平面及其傳播方向的依賴性(1886—1888)。由於這些研究,1888年他獲得巴黎大學科學部博士學位,並於1889年被選進科學院。同年,他又被提升為公路橋樑方面的高級工程師。
貝克勒耳發現放射性,與當時倫琴發現的X射線有關。在對X射線本性進行探索時,貝克勒耳推測螢光和X射線可能是由於同一機理產生的,因而一切螢光現象都可能伴隨有X射線。他用鉀鈾醯酸鹽(一種螢光晶體)放在用黑紙封閉的照相底版上,經日光照射這種晶體,看照相底版是否感光,來檢驗他的這種猜想,結果照相底版上果然有晶體的霧翳像。這樣貝克勒耳就認為他的推測被證實了,並於1896年2月24日將此實驗報告送交法國科學院。
在繼續實驗中,有一次因陰天而受阻,他把鈾鹽晶體和黑紙包裹的底版一起放在暗室抽屜里。由於鉀鈾醯硫酸鹽晶體的螢光在脫離照射光源後會很快熄滅,照原先推論,在不受日光照射的情況下,底版上不應出現晶體的霧翳像。出乎意外的是,當顯影后度版上同樣出現晶體的霧翳像。他用不發螢光的鈾化合物進行實驗,也在照相照底版上形成霧翳像,可以說明這種穿透性射線和螢光無關。他又用其他發光晶體進行實驗,發現只有含鈾的晶體才產生穿透射線。最後,他再用純鈾進行實驗,發現其穿透性輻射強度比鉀鈾醯硫酸鹽要高三四倍。這就最後證實,穿透性射線是從晶體中的鈾發出的,發出射線是鈾元素的一種特性。他又用實驗證明,這種射線,像X射線一樣能使周圍的氣體電離;但又和X射線不同,它可被電場或磁場偏轉。因此,當時稱這種射線為貝克勒耳射線。後經G.C.N.施密特,特別是居里夫婦的努力,發現釷、釙、鐳等都放射這種射線,從而把這種現象定名為放射性,把這類物質稱作放射性物質。
貝克勒耳和居里夫婦在研究放射性的工作上是相互啟發、交替進行的。當居里夫婦在貝克勒耳的工作基礎上發現更多元素的放射性之後,貝克勒耳又做了兩項重要工作。1900年3月26日他從鐳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角度,測出射線中含有帶負電的粒子,其速度為1.6×1010cm/s,質荷比為10-10kg/C。他斷定這種粒子和J.J.湯姆孫所發現的電子一樣,後來定名為β射線。第二個重要工作是1904年最先發現了放射衰變(從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元素)。
貝克勒耳發現天然放射性,標誌著原子核物理學的開始。由此他和居里夫婦共同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貝克勒耳受到倫琴和彭加勒關於研究X射線實驗的啟發,準備用螢光物質尋找X射線。如前所述,他無意中發現了放射性。他的發現又啟發了居里夫人,投入了關於物質的放射性的研究。可以說,源於法國的X射線熱潮,引發了法國的放射性研究。從此,貝克勒耳與居里夫婦在共同的研究中過往甚密。傳說居里夫婦曾將自己提煉的鐳鹽贈與貝克勒耳。而後者將這點寶貝放到自己馬甲口袋中帶回自己的實驗室。此致了自己胸部的一塊灼傷,治療1個半月方才痊癒。這件事與居里先生有意在自己身上做同樣的實驗效果相似,曾成為鐳放射性治癌套用的實驗依據。同時,幾位科學巨人的交流與交往,也使我們了解到20世紀初歐洲物理學發展的蓬勃興旺。

人物評價

博士學生
瑪麗·居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