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旱震理論
- 釋義:大震之前必大旱
- 創立者:耿慶國
- 提出時間:1972年
- 出生日期:1941年1月
- 證明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
原理,簡介,學術創立者,研究領域,地震預測,大紀事,
原理
耿慶國提出了旱震理論,對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預測了1990年代以來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論描述:6級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區,震前1――3年半時間內往往是旱區。旱區面積隨震級大小而增減。在旱後第三年發震時,震級要比旱後第一年內發震增大半級。其內在的理論機制有兩種:
(一)地熱成因說
在月亮和太陽對地球產生的萬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漿是流動的,流動的岩漿有時會形成旋轉上升的岩漿旋泉,岩漿旋泉會在這一地區的下面形成一個高溫岩漿洞,使得這一地區的地溫長時間較高,地溫升高會將地下水蒸發,並會使這一地區的氣溫升高,空氣上升,阻礙高空冷暖空氣的匯合,造成這一地區無法降雨形成乾旱,同時還會使這一地區的地殼變薄,承受力變小,容易破裂。 在高溫岩漿洞的底部,流動的岩漿容易再次形成岩漿旋泉,這時形成的岩漿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將地殼頂破,引發地震,因此乾旱後容易發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於地下岩漿的旋轉帶動著地上空氣的旋轉,旋轉的空氣中心氣壓較小,所以會出現日平均氣壓最低的現象。由於岩漿旋泉會把溫度很高的岩漿從下地幔或外核輸送到上地幔,熱量會擴散到大氣中,會使氣溫升高,所以會出現日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最高的現象。又因旋轉的岩漿會產生磁場,當磁場較強時,磁場中的分子容易放熱,這又會使氣溫降低,所以會出現日最低氣溫最低的現象。由於臨震前氣溫的降低,空氣會下沉,冷暖空氣在此匯合會形成降雨,因此會出現日降水量最大的情況。
(二)雲室效應成因說
在地震發生前的地應力的累積會導致地層深處的由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組成的氡氣被擠壓時放到大氣中,在巨觀大氣中形成雲室效應,產生地震雲,這就是地震雲氡氣成因論。 在地震雲的氡氣成因論中,將乾旱和地震之間的關係解釋為:氡氣釋放的對應構造有關,在板塊運動中,在構造初期應力的累積時,會緩慢擠壓充填斷層裂隙,使正常的氡氣釋放通道關閉,由於氡氣還是形成降雨的雨核,當斷層裂隙被關閉時,釋放到空氣中的氡氣量減少,與之相應的降水減少,造成區域性乾旱,按照本人地震雲氡氣成因論的觀點,乾旱是由於震前存在區域性構造應力增加。使得形成降雨雨核的地氡釋放減少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震前乾旱;當地層應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後,會出現新的細微裂隙,造成累積的氡氣集中釋放,形成地震雲,也就是臨震雲;當地震發生後,斷層構造完全開放,這時候累積的氡氣完全釋放到大氣中,形成震後雲的同時,造成震後暴雨。這裡需要補充說明兩點:(一)氡氣是通過斷層釋放到大氣中的,是斷層存在的標識性氣體,也是目前監測地震活動的主要參量,我們實際測量的數值也證實了斷層口上部的氡含量是周邊背景值的 10 到幾百倍,甚至更高;(二)氡氣是一種由多种放射性元素組成的,其測量的標識元素是 Po218,其含量表示組成氡氣的放射性元素的多少,也就是其釋放到空中後衰變所產生的放射性帶電粒子的量的大小,也就是易於和空氣中的游離水分子結合,凝聚成霧,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形成雲彩的凝聚核的多少。綜合以上兩點,就可以知道,氡氣是一種很好的將地震這種固態地理現象與雲彩相關聯的元素,即由於板塊應力的變化導致氡氣釋放量的突變增加,與空氣中的游離水分子結合成我們看到的巨觀地震雲。這也很好的解決了震前乾旱和震後暴雨形成的機制問題。
關鍵字:旱震、岩漿旋泉、高溫岩漿洞、氣象要素、五項指標、日平均氣壓、板塊運動、氡異常、雲室效應。
簡介
旱震理論,打破了地震界主流的共識——破壞性地震(5級以上)的預報與臨震預報是不可能的。耿慶國師承著名地震學家傅承義教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充分利用歷史文獻記載和取象比類的方法等手段,1972年耿慶國提出“旱震關係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在中國地震界處於非主流派。爭議很多,但實踐證明是準確的。耿慶國預報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別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專著《中國旱震關係》(科學出版社)。
學術創立者
耿慶國,1941年1月生,北京市人,滿族。1965年8月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系地震專業畢業,分配到地質部物探研究所。1968年1月任地質部物探所地震預報室技術負責人和北京管莊地震前兆預測台站首任台長。1970—1979年在北京市地震隊工作。1980—1989年在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從事地震預報套用研究。現任中國地球物理協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聯合國行政管理與減災全球計畫項目科學顧問。
研究領域
1、從旱震關係開展大地震中期研究。
2、七三年起,研究短期氣象要素指標問題,提出地震前三十天短期臨震氣象要素五項指針異常的概念、特徵及其震例。
3、耿氏旱震理論是研究地震與氣象的關係,在大地震的孕育過程中會有氣象效應存在。
4、2006-2008年成都地區極旱,佐證了旱震理論。
地震預測
2006-08-17 成都市水務局8月16日統計,6月下旬至8月16日,成都市的金堂、龍泉驛、青白江以及雙流的部分地區作物因乾旱受災面積為 71.273萬畝,其中成災面積為45.41萬畝,絕收14.5萬畝;受災人群16.6萬人,受災牲畜8.54萬頭。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的旱情十分嚴重,達到50年一遇的伏旱標準,並有繼續加重的趨勢,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2007年03月23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成都旱情較為嚴重,全市蓄水總量僅1.48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24.9%,為近十年來同期最低值。
2007年6月2日, 2007年5月份全省(四川)旱情持續加重,盆地有68個縣旱期長達20-34天。全省有398.8萬人、446萬頭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有11.57萬人靠送水解決生活用水。
2007年6月15日, 2007年6月7日上午8時,全省(四川)仍有93個縣(市)出現夏旱,13個縣(市)達到夏旱預警標準。自2006年春天開始的這場連續大旱已肆虐一年多時間,其嚴重程度歷史罕見,仍有398萬人飲水困難,500萬畝良田無水栽秧。
2007年10月04日 ,於成都及盆地西部來說,老天就沒給個好臉色。氣象部門預報顯示,未來幾天仍將是陰雨綿綿。5日開始,受冷空氣影響,全省都將有一次降溫降雨天氣過程。
2007年10月11日 四川省氣象台發布訊息稱,受高原切變和北方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0月6日~9日,四川盆地出現今年入秋以來第一次強降溫天氣過程, 72小時內最大降幅超過10℃,盆地內的最高氣溫普遍下降了12~17℃,此次強降溫過程為2000年以來同期最強的一次。根據最新天氣資料,省氣象台預計從今日到本月14日盆地內還將持續陰雨天氣,氣溫不會再陡降,14日以後天氣可能轉好。
2008-5-1 成都商報省(四川)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公布《四川省2008年飛機人工增雨方案》,5月開始至11月,全省將開展飛機人工增雨計畫,以緩解旱情。方案預計今年飛機人工增雨計畫飛行約30~40架次,增加降水約10億立方米。
大紀事
1、1972年中國華北及渤海地區出現了幾十年不遇的嚴重乾旱,大旱面積達113.4?104平方公里,這是一個足以發生兩組7級大地震,甚至可能發生一組8級強震的旱區面積。其中,遼寧錦州--岫巖一帶,河北唐山地區及陝西河北之交的石家莊、邢台、太原、忻縣一帶為特旱區結果,1975年2月4日,即1972年華北及渤海地區大旱後兩年零一個月,在遼寧錦州—岫巖特旱區內發生了海城Ms=7.3級強震;於1976年7月28日,即1972年華北及渤海地區大旱後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區內發生了唐山Ms=7.8級大地震和灤縣Ms=7.1級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