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長安大學“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單位為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設有陝西省水資源與環境實驗中心、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實驗中心、市政與暖通實驗中心。實驗室依託陝西省地下水與生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批准建設)、陝西省環境保護水土污染與修復重點實驗室(2012年驗收通過)、國土資源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與國土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和中澳河流與地下水研究中心(2012成立)平台,建設了人工模擬降雨大廳、鄂爾多斯盆地地表—地下水系統野外原位試驗場和關中盆地水與環境原位試驗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外文名:Key Laboratory of Subsurface Hydrology and Ecological Effect in Arid Reg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 機構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雁塔北路南段126號 
  • 主管部門長安大學
研究方向,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機構領導,

研究方向

1.旱區河流與地下水轉化的動力學過程及多場耦合機制研究;
2.典型地貌區地下水文過程與水文地球化學/生態環境間協同機制研究;
3.旱區地表-地下水系統水汽熱轉化機理及其生態效應;
4.旱區地下水可持續利用及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整治研究。

科研條件

實驗室現有面積210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000萬元以上。
本實驗室分析儀器和監測儀器齊全,實驗室擁有包氣帶水汽熱耦合模擬系統、河流與地下水轉化關係模擬系統、多尺度研究平台等多種實驗設備。同時有高能量雷射剝蝕系統、全自動礦物分析儀、液質聯用(LC-MS)、氣質聯用(GC-MS)、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ICP-MS)、氣相色譜、氫、氧穩定同位素分析儀、二氧化碳穩定同位素分析儀、土壤植物水分抽提系統、超景深顯微鏡系統、zeta電位儀、沉降分析儀、綜合熱分析、接觸角測定儀、質構儀、原味凍乾機等大型設備36台套,自行設計加工實驗儀器17台,總價值2678.8萬元。
實驗室堅持儀器設備和實驗平台開放共享原則,建立共享安全責任制度,擬建立實驗共享平台,進一步加強科研合作。2022年,實驗室開放貢獻儀器設備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四級桿質譜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儀、超景深顯微系統、電子低壓撞擊儀、穩定同位素質譜計儀等,開放機時總計9000餘小時。
2022年,實驗室購置X射線螢光光譜儀、雷射液態水同位素分析儀、顆粒圖像處理儀、三維螢光光譜儀、三重四極桿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實時螢光定量分析儀、水質藻類分析儀大型儀器設備總計7台套。實驗室購置常用儀器自冷式凝固點測定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等儀器設備總計70餘萬元。

科研成就

實驗室立足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特殊性、複雜性和多樣性,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以先進科研平台為基礎,以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為導向,以旱區地學與相關學科交叉為特色,以技術攻關與協同創新為手段,以水為紐帶,重點解決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研發了大量服務於旱區地下水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技術,產生了一批創新性的、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提升國家水土環境科技水平,保障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以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夯實了科技基礎。近年來,實驗室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Journal of Hydr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水科學進展》、《生態學報》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1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69篇,SCI一區85篇,中文A類13篇。實驗室授權發明專利13項,科技成果轉化經費55萬元,參與編制行業或地方標準3項,出版各類學術專著7部。獲得陝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陝西省科技技術二等獎、三等獎,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各類省部廳局級獎項總計14項。

人才培養

重點實驗室匯聚了旱區地下水循環演化、旱區地下水與地表水的水文耦合機制、旱區地下水與生態環境關係、旱區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與調控、旱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水土污染機理與修復等領域的優勢研究團隊,並在2022年度與國內外知名大學及研究所建立或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才交流與聯合培養。
1.積極推進各類科技人才項目申報,中組部中青年拔尖人才2名,陝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2名,海外優青3名;獲批陝西省科協科青年人才協托舉計畫2名。
2.2022年度,實驗室教師程大偉赴荷蘭研修訪學,博士研究生嚴婷、王雙濤、張瑤瑤、朱偉、任舒燁、張林江、李潔、鄭丹、魏徵文、吳雪雪、李姜豪等11名博士前往美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荷蘭、新加坡等國家聯合培養學習,1名碩士研究生赴京都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進一步促進了實驗室與國際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有力推動了國際化視野,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3.實驗室加大人才引進宣傳力度,用好、用足學校選留畢業生及“長安學者”支持計畫等人才引進政策,通過面試、試講等程式,層層篩選,從國內外知名學府通過選留畢業生引進博士/博士後3人。
4.2022年,實驗室教師2人入選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2人入選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5人入選斯坦福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3人入選全球前十萬名高影響力學者,充分彰顯了實驗室在科學研究水平、創新質量與實際社會貢獻等方面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5.實驗室高燕燕榮獲2022年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彰顯了重點實驗室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效。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主任
副主任
張洪波、王周鋒
秘書
李辰、張在勇任衝鋒陳潔衛瀟孫鈺琨、陸彥瑋、李婉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