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旱區生態水文與水安全重點實驗室”由長安大學組織申報,已獲批立項,實驗室負責人為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張洪波教授。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研究方向,學術委員會,
內容介紹
水利部旱區生態水文與水安全重點實驗室主要依託長安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以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引,以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使命,緊緊圍繞生態水文主要涉及的水文循環與生態環境互饋機理、地下水與地表水轉化機制、河湖復甦、水土保持建設的水文效應,以及水安全主要涉及的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水量保障、災害管理等問題,以旱區地下水與地表水協同利用機制與伴生影響為主線,開展“旱區生態水文互饋與智慧監測”、“旱區地下水演化與可持續利用”、“旱區生態水量保障與河湖復甦”、“旱區水土流失與鏈式災害防治”四個方向的理論技術創新與交叉融合探索,以期為旱區水安全與生態安全保障提供科學、技術與人才支撐。
研究方向
1.旱區生態-水文互饋機制與智慧監測
揭示旱區不同類型區水-土-氣-生條件的獨特性、多樣性和動態變化,建立旱區智慧監測網路與時空動態預測模型;闡明不同類型區水-土-氣-生互饋作用下的水文循環演化與生態退化機理,詮釋水-土-氣-生互饋作用驅動旱區水資源遷移轉化與伴生生態環境變化的動力學機制,為旱區的水資源集約、可持續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基礎。
2.旱區地下水演化與可持續利用
探索旱區地下水文過程及其內在規律,明確包氣帶水汽熱運移和多界面動力學過程;揭示旱區地下水循環演化模式、循環強度、更新速率及效應,闡明不同類型區地下水演化的空間異質性和水文聯繫;揭示旱區地表、地下水文補排過程及其時空變異規律,詮釋氣候變化、下墊面改變以及人類涉水活動對旱區地表、地下水文耦合過程的影響機制;揭示旱區地下水與地表水體演化過程中的互饋回響機制,闡明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協同演化的互動路徑;建立旱區地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原則與調控模式,探明地下水資源動態變化與其他水資源賦存體演變的互補性與協同、集約利用模式,形成面向地下水保護的旱區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技術方法與理論體系,為旱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水資源安全保障。
3.旱區生態水量保障與河湖復甦
揭示旱區河湖生態系統演化機制,明確旱區河湖生態流量(水位)的生態定義和科學內涵;闡明水-土-氣-生耦合框架下旱區河湖生態流量(水位)的演化過程與地下水運動的關係,明確其功能閾值,提出不同類型河湖系統的生態流量(水位)核算方法;釐清河湖復甦的動力學機制,揭示河湖生態流量(水位)變化對河湖連通性、水面面積以及生態系統間的擾動機制,形成新時期旱區河湖復甦的調控理論與技術體系,為旱區河湖及濱河(湖)生態系統安全和水安全保障提供全面支撐。
4.旱區水土流失與鏈式災害防治
從水-土-氣-生的協同演化的角度,探索旱區水土流失災害的孕災過程與作用規律,揭示事件“量變—質變—災變”的演化機理及其與地下水運動之間的關係,從而闡明旱區水土流失過程對水-土-氣-生與人類營力耦合影響的回響機制;針對西北旱區不同類型區變綠的差異化效應,識別嬗變過程中不同類型區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覆被變化對旱區四水轉化和水碳過程的影響,釐清“中國綠”對旱區水-土-氣-生耦合系統的擾動機制及誘災、控災效應;落腳旱區資源開採、水能開發、城鎮發展、土地整治等重大人類工程活動,探索其在嬗變條件下與旱區水土演化的互饋機制,構建孿生智慧平台,實現對重大工程活動影響的“四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