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過淇縣

《早過淇縣》是清代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詩人早行經高登橋、朝涉河,後經竹園所觀賞到的景象,描繪了一幅恬靜的淇園早春拂曉圖。詩人著力表現出早行淇縣之地的朦朧美,也透露出詩人撫今追昔,對人事滄桑的感慨,略含些許蒼涼之意。全詩境界優美,黎明前的景致寫的清新俊雅,疏淡有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早過淇縣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查慎行
  • 作品出處:《清詩三百首》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早過淇縣1
高登橋2下水湯湯3
朝涉河4邊露氣涼。
行過淇園5天未曉,
一痕殘月杏花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淇(qí)縣:今屬河南,淇水流經此地。
2、高登橋:橋名,在淇縣城南。
3、湯(shāng)湯:大水急流貌。
4、朝涉河:在淇縣南。
5、淇園:在淇縣西北。產竹。

白話譯文

我經過高登橋的時候,於朦朧夜色中,見得橋下水流湯湯,
河邊露氣正濃,帶有凌晨的絲絲涼氣。
當我走過淇園的時候天還未破曉,
遠處的天邊,掛著一鉤下弦的殘月,近處的杏花,在清曉淡淡的月光之下,正吐出沁人心脾的香氣。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回北京途經河南淇縣所作。詩人於拂曉朦朧中登上高登橋,時值仲春,景色清艷迷人,詩情油然,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前兩句寫詩人早行經過高登橋與朝涉河。“高登橋下水湯湯,朝涉河邊露氣涼。”從這兩句來看,可見詩人行之早。“湯湯”用詞是極為恰當的。後一句寫到清涼的露氣,前面寫到“朝涉河”,前後貫通一體,使人滿心歡悅。這類遣詞用語微細之處,乍看似妙手偶得,不甚經意,卻表現出詩人的藝術素養。這裡面包含著高超的語言技巧,卻又使人讀來不覺,此正大家手筆。
後兩句寫詩人經淇園的竹園所感受到春夜的清氣。“行過淇園天未曉”及前二句均寫詩人早行經過的三個地方,皆為平列。“一痕殘月杏花香”,既寫早行所見,又描繪出此刻特有的景色。頗有畫意。前面流水湯湯,寫聽覺;露氣清涼,寫觸覺;這兩句,寫視覺和嗅覺。天邊,殘月一痕;眼前,杏花滿枝;耳邊,流水湯湯;膚上,涼露清清;鼻中,花香沁人。在朦朧的晨光和露氣中,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讀者仿佛能夠感到,畫面上滿紙的水墨還濕漉漉的沒有乾。
這一首短短七絕中,調動眼、耳、身、鼻多種感官,描繪了一個清新宜人、幽美可喜的環境,令人神往。小詩寫得這樣渾然天成,似信手拈來,清俊自然,別有韻致。

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朱惠國《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選注匯評文庫》:詩扣住富有淇縣地方特色的淇水與竹園落筆,調動視覺、感覺、嗅覺,突出一個“早”字。全詩意境優美,文字清新,十分動人。

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璉,字夏重,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初白,浙江海寧人。晚築初白庵以居,學者稱初白先生。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康熙皇帝幸南苑捕魚,命群臣賦詩,查慎行以“臣本煙波一釣徒”句享譽一時。康熙三十一年(1692)春,客江州知府恆齋朱公儼幕。康熙五十八年(1719)秋,入南昌書局,修《江西通志》。著有《敬業堂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