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堊世滿洲龜

早白堊世滿洲龜

此展品為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產於義縣。滿洲龜是熱河生物群中最早被研究的一類四足動物化石。早在20世紀30-40年代,該類化石就已經被發現和研究。儘管如此,滿洲龜的化石卻比較稀少。現收藏於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基本介紹

  • :動物界
  • 亞目:曲頸龜
  • :中國龜科
  • :滿洲龜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生物分布,生物特徵,

基本信息

收藏: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文物介紹

滿洲龜(Manchurochelys)是曲頸龜亞目(Cryptodira),中國龜科(Sinemydidae)的成員。它有背甲8塊椎板,2塊上臀板,8對肋板,11對緣板。甲殼比較低平,腹甲十字形

生物分布

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龜化石,這些龜化石大多可以歸入滿洲龜屬。滿洲龜屬當前包括三個種:滿洲滿洲龜(Manchuroche/yJmanchuensis)。東海滿洲龜(Manchuroche如Jdonghai)和滿洲龜(Manchuroche/yJliaoxiensis)。滿洲滿洲龜1942年由日本人遠藤隆次(R.Endo)和鹿間時夫(T.Shikama)命名,其正型標本已經遺失。東海滿洲龜采自黑龍江雞西市東海煤礦原煤中,由馬紹良於1986年命名。遼西滿洲龜是姬書安在1995年根據遼寧北票上園鎮尖山溝化石點的材料命名的。

生物特徵

滿洲龜的特徵是頭骨低平,鼻骨小,前額骨在中線相遇,顴骨未進入眼眶,方軛骨貼於方骨外側,翼骨外突發育良好,後齶孔部分以上頜骨為邊界,耳柱切跡向後方開口。其背甲低平,椎盾六邊形,第三椎盾後溝與第五、六椎板間骨縫重疊,具發育的上臀板,腹甲縮小退化呈十字型,具腹甲側窗。根據這些特徵,滿洲龜被歸入隱頸龜亞目的中國龜科,與龍龜(Dracoche/yJ)的親緣關係最相近。龜類與大多數爬行動物一樣是變溫動物,其現代地理分布主要以熱帶和溫帶地區為主。絕大多數龜鱉類營陸地生活,但一般居住於河流,湖泊,沼澤和濕草地,真正完全陸生的種類並不多。在滿洲龜生活的時代,遼寧西部一帶溫暖潮濕,具有大面積的湖泊水域,滿洲龜就棲息在湖區,其生活習性可能與現代的水龜比較接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