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復極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機制與危險分層

早期復極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機制與危險分層

《早期復極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機制與危險分層》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吳素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期復極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機制與危險分層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素華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心源性猝死(SCD)部分發生於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原發性心臟電生理異常。以往認為早期復極是良性的心電圖表現,但近年國外及我們的研究顯示早期復極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早期復極及其引起SCD的機制不明。正如Brugada綜合徵、先天性長Q-T綜合徵一樣,我們假設早期復極人群中也存在SCD的高危和低危亞群。為證實上述假設,我們利用業已初步建成的早期復極人群醫學資料資料庫:(1)評估中國人早期復極SCD的風險;(2)創建早期復極SCD的臨床危險分層方法;(3)基於早期復極人群的生物樣本,從心臟離子通道基因結構(突變和多態)、離子通道功能表型(膜片鉗技術)和早期復極SCD病人直系親屬的特異性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來源心肌細胞的離子通道功能特性(iPSCs技術和膜片鉗技術)等層面探尋早期復極SCD的分子遺傳學和電生理學機制及危險分層方法,為分層防治早期復極所致SCD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結題摘要

近年來國外及我們的研究顯示早期復極增加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我們對早期復極及其引起心臟性猝死的機制進行了研究。 我們前瞻性地分析了18231例早期復極合併動脈硬化風險因素的人群,結果顯示早期復極明顯增加合併動脈硬化風險因素人群的心臟性猝死(HR 1.91)、冠心病死亡(HR 1.80)和所有原因死亡(HR 1.35)的風險。早期復極出現在下壁、J點抬高幅度大有更高的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我們研究了心電圖特徵在早期復極合併心臟驟停的危險分層中的作用。與100例沒有合併心臟驟停的早期復極相比,57例早期復極合併心臟驟停病人的J / R比值更大 (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J / R比值高和水平/下斜型 ST段是早期復極合併心臟驟停的獨立風險因素。研究結果提示J / R比值和ST段形態可作為早期復極個體是否發生心臟驟停的危險分層指標。 通過全基因組測序,我們發現了可能與早期復極心跳驟停存在關係的突變基因 KCNH2、KCNE1等。我們研究了KCNH2基因(hERG基因)突變在早期復極綜合徵中的作用。與KCNH2-WT通道比較,突變基因KCNH2-K801T通道穩態電流密度及穩態電流峰值顯著增加,通道失活速度減慢,復活速度加快。我們的研究顯示KCNH2基因的錯義突變K801T可導致KCNH2通道功能增強,這可能是導致早期復極綜合徵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也研究了KCNE1突變在早期復極伴心跳驟停中的作用,結果顯示KCNE1-S38G和KCNQ1的共表達降低了IKs的尾電流密度。與KCNE1-WT相比,KCNE1-S38G的表達和膜定位下降。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S38G突變引起 KCNE1蛋白表達減少和KCNE1蛋白膜轉運失效,導致IKs功能喪失。另外,我們的Meta分析顯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加心臟性猝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