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師團實際上是日本天皇的禁衛軍,長期以來負擔皇宮安全護衛工作,因此近衛師團長期駐紮在東京。是日本最早建立的7個師團之一,也是17個甲種常備師團之一。首任師...
日軍近衛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84年在日本東京組建。因日本陸軍實行地區後備役兵員徵兵制,每個陸軍師團平時駐守的地區,又是該師團官兵的家鄉和...
日本近衛師團:宮編成時期、1891年12月14日、1943年5月14日被改編成近衛第二師團。但是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那天到來了。...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日本第34、38、39任首相,五攝家之一近衛氏的第30代當主,日本侵華禍首之一,...據戰後發現日軍檔案證明,連日本本土僅留的一個近衛師團,也待命隨時增援武漢會戰...
甲種師團是日軍的一種師團編制,主要為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約15,000至20,000人,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
師團,日軍基本戰鬥單位。熟悉其內情的人可從序列番號中大致分辨其戰鬥力的水平。從日軍將哪些番號的部隊投入中國或其他戰場,也可大致看出東京統帥部的戰略重點。...
屬日軍華南方面軍指揮管轄,1939年秋組建,軍司令官為久納誠—中將,參謀長為若松只一少將,下轄日軍第五師團、日軍近衛師團、日軍台灣混成旅團。部署在中國廣西南寧、...
師團又被稱為甲種師團,日本陸軍第一至第二十師團、近衛師團及中日戰爭爆發後由近衛師團擴編的近衛第二、第三師團,而後組建的戰車(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
日脫離日軍中國派遣軍戰鬥序列,調歸日軍大本營直轄,管轄印度支那派遣軍、第十八、三十八、四十八、一○四師團和近衛師團等部,1941年7月5日由日軍大本營下令撤銷...
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鮮組建了兩個陸軍師團,即第十九第二十師團。這樣,加上守衛日本東京皇宮地區的日軍近衛師團及4個駐紮在各地的獨立混成旅團,就構成了...
帝國陸軍在二戰期間也組建過摩托化部隊。1941年夏,日軍首批改建四個師團為摩托化師團,它們是近衛師團、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和第四十八師團。...
1895年8月8日,從日本獲得增援兵力的近衛師團,由北白川宮能久親自領軍,直指北台灣與中台灣的孔道城鎮—苗栗。在猛烈炮擊苗栗尖筆山,殲滅200名台灣民主國兵士後,...
後日軍侵台,因戰局受困,將士大多戰死。 中文名 黑旗軍 外文名 Black Flag Army 出現時間 19世紀末 戰旗 七星黑旗 起源 黑旗軍原是太平天國革命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