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師團 (IJA 19th Infantry Division,Ju-kyu Shidan)又名羅南師團,編組地:朝鮮羅南。 是舊日本陸軍中的1個步兵師團。其通稱號是虎兵團(Tiger Division,Tora ...
日軍第十九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915年在朝鮮南部羅南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
田中新一 中將:1943年(昭和18年)3月18日-1944年(昭和19年)9月22日...日軍第18師團發現中國軍隊入緬後,立即調整部署,以114聯隊守密支那,以第55聯隊第...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近衛第1師團 昭和18-5-14 東京 隅 近衛第3師團 昭和19-7-6 東京 范 日軍...
日軍第十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96年在日本姬路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為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日軍第十七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主力師團之一。1907年在日本岡山縣組建。1925年該師團裁撤。1938年4月4日在日本姬路、大阪重建時,已屬警備專用三單位制乙種師團...
第十六師團在從無錫向常州追擊過程中,該師團第十九旅團步兵第九聯隊第三大隊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隊炮小隊長向井敏明少尉,相約在到達南京時,看誰先用日本刀斬殺滿...
占領朝鮮後為彈壓當地又建立了第19、第20師團。序號從7至20的師團,被日軍視為二等師團。“大正裁軍”時這類師團解散了四個,剩下10個同原有的一等師團共十七...
日軍第四十一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軍大本營為加強在菲律賓的作戰防禦力量而在呂宋島組建的軍級作戰單位,屬日軍第十四方面軍指揮管轄。下轄日軍第八師團、第十...
日軍第九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96年在日本金澤成立。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日軍第十六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907年在日本京都組建。日軍常備師團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師團共約2...
日軍第十一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96年在日本善通寺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日軍第八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96年在日本弘前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到1941年夏,日軍第11軍的組成又有些變化。第33、第101、第106師團先後調出第...園部和一郎(そのべ わいちろう,1883年3月29日-19 63年3月18日),日本...
日軍第二十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915年在朝鮮北部龍山成立,後師團司令部移至平壤。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
日軍第十四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907年在日本宇都宮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日本陸軍丁種師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軍編制的一種簡裝師團。多在1944年後陸續編制,番號多以第一一一師團以後為序,至1945年4月,這類師團共有近百個。每個師團...
先後對陣的紀錄,有“鋼軍”之稱,1940年以後改編為日軍4個機械化師團之一,最為中國人所知的是第19任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中將,因此該師團也被中國人稱作“板垣師團...
19 真崎甚三郎(1929年7月1日---1931年8月1日) 20 林 仙之(1931年8月1...1888年5月14日以舊的東京鎮台為母體而改編,第1師團作為日本帝國陸軍歷史上歷史...
先後對陣的紀錄,有“鋼軍”之稱,1940年以後改編為日軍4個機械化師團之一,最為中國人所知的是第19任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中將,因此該師團也被中國人稱作“板垣師團...
日軍第二師團,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1884年在日本仙台組建。日軍常備師團建制編制有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聯隊等,全...
日本陸軍第二師團是1888年5月14日在仙台補給的軍隊。...... 日本陸軍第二師團是1888年5月14日在仙台補給的...19吉本貞一(1939年11月6日---1941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