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H8/3048系列單片機套用技術》是199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勛等。
基本介紹
- 作者:李勛 / 等
- ISBN:9787810127240
- 頁數:320
- 定價:29.50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1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H8/3048系列乃是當前16位單片微型計算機最優秀的機型之一,其突出特點在於高速、低耗、大
容量。片內含128k位元組ROM,或OTPROM,或閃電存儲器,以及4k位元組RAM,此容量之大堪稱同
類機型之最。片內DMAC與高速輸入/輸出、串列口或A/D轉換器的配合,可大大加速處理過程……。
本書全面系統地剖析了這些部件的原理,並配有大量的例題。
本書文字流暢,條理清晰,可讀性強,略有微機原理知識的廣大科技人員閱讀此書均無甚困難。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概 述
1.1系列概況
1.2內部結構和引腳配置
第二章 CPU
2.1CPU概要
2.1.1H8/300H 的特點
2.1.2與H8/300CPU的不同點
2.2CPU運作方式和地址空間
2.3暫存器配置
2.3.1通用暫存器
2.3.2控制暫存器
2.3.3CPU暫存器的初值
2.4數據格式
2.4.1通用暫存器數據格式
2.4.2存儲器數據格式
2.5處理狀態
2.5.1程式執行狀態和例外處理狀態
2.5.2例外處理過程
2.5.3匯流排釋放、復位和掉電狀態
2.6基本操作的時序
2.6.1片記憶體儲器訪問時序
2.6.2片內支持模組訪問時序
2.6.3對片外存儲器空間的訪問
第三章 指令系統
3.1指令代碼格式
3.2定址方式
3.2.1暫存器直接定址
3.2.2暫存器間接定址
3.2.3帶偏移量的暫存器間接定址
3.2.4增減址型暫存器間接定址
3.2.5絕對地址定址
3.2.6立即定址
3.2.7程式計數器相對定址
3.2.8存儲器間接定址
3.3指令詳解
3.3.1數據傳送指令
3.3.2算術運算指令
3.3.3邏輯運算指令
3.3.4移位操作指令
3.3.5位處理指令
3.3.6跳轉指令
3.3.7系統控制指令
3.3.8數據塊傳送指令EEPMOV
3.4除法指令套用中的特殊問題
3.4.1帶符號除法、0除數及溢出
3.4.2無符號除法、0除數及溢出
第四章 運作方式和匯流排控制器
4.1運作方式
4.1.1運作方式的選擇
4.1.2方式和系統控制暫存器
4.1.3七種運作方式
4.2匯流排控制器
4.2.1匯流排控制器的結構及特點
4.2.2匯流排控制器的運作
4.2.3使用注意事項
第五章 例外處理及中斷控制器
5.1例外處理
5.1.1概要
5.1.2復位
5.1.3中斷
5.1.4陷阱指令
5.1.5例外處理後的堆疊狀況
5.2中斷控制器
5.2.1概要
5.2.2中斷控制暫存器
5.2.3中斷源
5.2.4中斷回響過程
5.2.5中斷回響時序
5.2.6中斷回響時間
5.2.7中斷與關中斷指令間的競爭
5.2.8某些禁止中斷的指令
第六章 刷新控制器
6.1內部結構和特點
6.2控制暫存器
6.2.1刷新控制暫存器RFSHCR
6.2.2刷新定時控制/狀態暫存器RTMCSR
6.2.3刷新定時計數器RTCNT
6.2.4刷新時間常數暫存器RTCOR
6.3刷新控制器的運作
6.3.1刷新控制器的三項功能
6.3.2DRAM刷新控制
6.3.3偽靜態RAM刷新控制
6.3.4間隔定時
6.4中斷源
6.5使用注意事項
第七章 DMA控制器
7.1DMAC概要
7.1.1DMAC的特點
7.1.2內部結構
7.1.3功能概要
7.2短地址方式下的暫存器
7.2.1存儲地址暫存器MAR
7.2.2I/O地址暫存器IOAR
7.2.3執行傳送計數暫存器ETCR
7.2.4數據傳送控制暫存器DTCR
7.3全地址方式下的暫存器
7.3.1存儲地址暫存器MAR
7.3.2I/O地址暫存器IOAR
7.3.3執行傳送計數暫存器ETCR
7.3.4數據傳送控制暫存器DTCR
7.4DMAC的運作
7.4.1運作方式概要
7.4.2I/O方式
7.4.3空閒方式
7.4.4重複方式
7.4.5正常方式
7.4.6塊傳送方式
7.4.7DMAC的啟動
7.4.8DMAC匯流排周期
7.4.9多通道運作
7.4.10外部匯流排請求、刷新控制器和DMAC
7.4.11NMI中斷和DMAC
7.4.12DMA傳送的夭折
7.4.13全地址方式的退出
7.4.14復位狀態、待機方式和休眠方式下的DMAC狀態
7.5DMA中斷
7.6使用注意事項
7.6.1關於字數據傳送
7.6.2DMAC自身存取
7.6.3對存儲地址暫存器的長字存取
7.6.4關於全地址方式的設定
7.6.5關於內部中斷對DMAC的啟動
7.6.6NMI中斷和塊傳送方式
7.6.7存儲地址和I/O地址暫存器
7.6.8傳送天折時的匯流排周期
第八章 輸入/輸出連線埠
8.1連線埠1
8.1.1連線埠功能
8.1.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2連線埠2
8.2.1連線埠功能
8.2.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3連線埠3
8.3.1連線埠功能
8.3.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4連線埠4
8.4.1連線埠功能
8.4.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5連線埠5
8.5.1連線埠功能
8.5.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6連線埠6
8.6.1連線埠功能
8.6.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7連線埠7
8.7.1連線埠功能
8.7.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8連線埠8
8.8.1連線埠功能
8.8.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9連線埠9
8.9.1連線埠功能
8.9.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10連線埠A
8.10.1連線埠功能
8.10.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11連線埠B
8.11.1連線埠功能
8.11.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第九章 16位集成定時單元
9.1結構與特點
9.1.1內部結構
9.1.2ITU的特點
9.1.3輸入/輸出引腳
9.1.4暫存器配置
9.2暫存器功能
9.2.1定時器啟動暫存器TSTR
9.2.2定時器同步暫存器TSNC
9.2.3定時器方式暫存器TMDR
9.2.4定時器功能控制暫存器TFCR
9.2.5定時器輸出主許暫存器TOER
9.2.6定時器輸出控制暫存器TOCR
9.2.7定時計數器TCNT
9.2.8通用暫存器GRA和GRB
9.2.9緩衝暫存器BRA和BRB
9.2.10定時器控制暫存器TCR
9.2.11定時器I/O控制暫存器TIOR
9.2.12定時器狀態暫存器TSR
9.2.13定時器中斷允許暫存器TIER
9.3與CPU接口
9.3.116位存取暫存器
9.3.28位存取暫存器
9.4ITU的運作
9.4.1運作方式概要
9.4.2基本功能
9.4.3同步方式
9.4.4PWM方式
9.4.5復位同步PWM方式
9.4.6互補PWM方式
9.4.7計相方式
9.4.8緩衝功能
9.4.9ITU輸出時序
9.5ITU中斷
9.5.1狀態標誌的置位
9.5.2狀態標誌的清0
9.5.3ITU中斷源和DMA控制器的啟動
9.6ITU使用注意事項
9.6.1TCNT寫入與清0間的競爭
9.6.2TCNT字寫入與遞增間的競爭
9.6.3TCNT位元組寫入與遞增間的競爭
9.6.4通用暫存器寫與比較相等間的競爭
9.6.5TCNT寫與上溢或下溢間的競爭
9.6.6通用暫存器讀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7計數器被輸入捕獲清0與計數器遞增間的競爭
9.6.8通用暫存器寫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9緩衝暫存器寫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10幾點注釋
第十章 可程式定時式樣控制器
10.1結構和特點
10.1.1內部結構
10.1.2特點
10.1.3TPC引腳和暫存器配置
10.2暫存器功能
10.2.1連線埠A數據方向暫存器PADDR
10.2.2連線埠A數據暫存器PADR
10.2.3連線埠B數據方向暫存器PBDDR
10.2.4連線埠B數據暫存器PBDR
10.2.5後續數據暫存器NDRA
10.2.6後續數據暫存器NDRB
10.2.7後續數據允許暫存器NDERA
10.2.8後續數據允許暫存器NDERB
10.2.9TPC輸出控制暫存器TPCR
10.2.10TPC輸出方式暫存器TPMR
10.3TPC 的運作
10.3.1概要
10.3.2輸出時序
10.3.3正常TPC輸出
10.3.4不重疊TPC輸出
10.3.5TPC輸出的ITU輸入捕獲觸發
10.4TPC使用注意事項
10.4.1TPC輸出引腳的運作
10.4.2關於不重疊輸出的幾點說明
第十一章 監視定時器
11.1結構和特點
11.1.1內部結構
11.1.2特點
11.1.3引腳和暫存器配置
11.2暫存器功能
11.2.1定時計數器TCNT
11.2.2定時控制/狀態暫存器TCSR
11.2.3復位控制/狀態暫存器RSTCSR
11.2.4關於暫存器存取的幾點說明
11.3WDT的運作
11.3.1監視定時器的運作
11.3.2間隔定時器的運作
11.3.3溢出標誌OVF置位時序
11.3.4監視定時器復位位WRST置位時序
11.4中斷
11.5使用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串列通訊接口
12.1結構與特點
12.1.1內部結構
12.1.2SCI的運作特點
12.1.3SCI的I/O引腳
12.1.4SCI暫存器配置
12.2SCI暫存器功能
12.2.1接收移位暫存器RSR
12.2.2接收數據暫存器RDR
12.2.3傳送移位暫存器TSR
12.2.4傳送數據暫存器TDR
12.2.5串列方式暫存器SMR
12.2.6串列控制暫存器SCR
12.2.7串列狀態暫存器SSR
12.2.8位率暫存器BRR
12.3SCI的運作
12.3.1概要
12.3.2異步方式下的運作
12.3.3多機通訊
12.3.4同步運作
12.4SCI中斷
12.53CI使用注意事項
12.5.1TDR寫入和TDRE標誌
12.5.2同時多項接收錯誤
12.5.3中止信號的傳送、檢測及處理
12.5.4接收出錯標誌及傳送器的運作
12.5.5異步方式數據接收時序及接收裕度
12.5.6DMAC的用法限制
第十三章 靈巧卡接口
13.1內部結構和特點
13.1.1內部結構
13.1.2靈巧卡接口的特點
13.2暫存器功能
13.2.1靈巧卡方式暫存器SCMR
13.2.2串列狀態暫存器SSR
13.3靈巧卡接口的運作
13.3.1運作概要
13.3.2引腳的連線
13.3.3數據格式
13.3.4暫存器的設定值
13.3.5時鐘
13.3.6數據的傳送和接收
13.4靈巧卡接口使用注意事項
第十四章 A/D、D/A轉換器
14.1A/D轉換器的結構及特點
14.1.1A/D轉換器的內部結構
14.1.2A/D轉換器的輸入引腳
14.1.3A/D轉換器的暫存器配置
14.1.4A/D轉換器的特點
14.2A/D暫存器功能
14.2.1A/D數據暫存器A至D
14.2.2A/D控制/狀態暫存器ADCSR
14.2.3A/D控制暫存器ADCR
14.3A/D轉換器與CPU接口
14.4A/D轉換器的運作
14.4.1單一方式
14.4.2掃描方式
14.4.3輸入採樣和A/D轉換時間
14.4.4外部觸發輸入時序
14.5ADI中斷
14.6A/D轉換器使用注意事項
14.7D/A轉換器的結構與特點
14.7.1D/A轉換器的內部結構
14.7.2D/A轉換器的特點
14.8D/A 暫存器功能
14.8.1D/A數據暫存器DADR0和DADR1
14.8.2D/A控制暫存器DACR
14.8.3D/A待機控制暫存器DASTCR
14.9D/A轉換器的運作
14.10D/A輸出控制
第十五章 片內RAM和ROM
15.1片內RAM
15.1.1片內RAM結構
15.1.2片內RAM的運作
15.2片內ROM
15.2.1片內ROM結構
15.2.2PROM方式
15.2.3PROM編程
15.2.4編程數據的可靠性
第十六章 時鐘脈衝發生器和掉電狀態
16.1時鐘脈衝發生器
16.1.1概要
16.1.2振盪器電路
16.1.3占空比調整電路和定標器
16.1.4分頻器
16.2掉電狀態
16.2.1概要
16.2.2有關暫存器功能
16.2.3休眠方式
16.2.4軟體待機方式
16.2.5硬體待機方式
16.2.6模組待機功能
16.2.7系統時鐘輸出禁止功能
附錄
第一章 概 述
1.1系列概況
1.2內部結構和引腳配置
第二章 CPU
2.1CPU概要
2.1.1H8/300H 的特點
2.1.2與H8/300CPU的不同點
2.2CPU運作方式和地址空間
2.3暫存器配置
2.3.1通用暫存器
2.3.2控制暫存器
2.3.3CPU暫存器的初值
2.4數據格式
2.4.1通用暫存器數據格式
2.4.2存儲器數據格式
2.5處理狀態
2.5.1程式執行狀態和例外處理狀態
2.5.2例外處理過程
2.5.3匯流排釋放、復位和掉電狀態
2.6基本操作的時序
2.6.1片記憶體儲器訪問時序
2.6.2片內支持模組訪問時序
2.6.3對片外存儲器空間的訪問
第三章 指令系統
3.1指令代碼格式
3.2定址方式
3.2.1暫存器直接定址
3.2.2暫存器間接定址
3.2.3帶偏移量的暫存器間接定址
3.2.4增減址型暫存器間接定址
3.2.5絕對地址定址
3.2.6立即定址
3.2.7程式計數器相對定址
3.2.8存儲器間接定址
3.3指令詳解
3.3.1數據傳送指令
3.3.2算術運算指令
3.3.3邏輯運算指令
3.3.4移位操作指令
3.3.5位處理指令
3.3.6跳轉指令
3.3.7系統控制指令
3.3.8數據塊傳送指令EEPMOV
3.4除法指令套用中的特殊問題
3.4.1帶符號除法、0除數及溢出
3.4.2無符號除法、0除數及溢出
第四章 運作方式和匯流排控制器
4.1運作方式
4.1.1運作方式的選擇
4.1.2方式和系統控制暫存器
4.1.3七種運作方式
4.2匯流排控制器
4.2.1匯流排控制器的結構及特點
4.2.2匯流排控制器的運作
4.2.3使用注意事項
第五章 例外處理及中斷控制器
5.1例外處理
5.1.1概要
5.1.2復位
5.1.3中斷
5.1.4陷阱指令
5.1.5例外處理後的堆疊狀況
5.2中斷控制器
5.2.1概要
5.2.2中斷控制暫存器
5.2.3中斷源
5.2.4中斷回響過程
5.2.5中斷回響時序
5.2.6中斷回響時間
5.2.7中斷與關中斷指令間的競爭
5.2.8某些禁止中斷的指令
第六章 刷新控制器
6.1內部結構和特點
6.2控制暫存器
6.2.1刷新控制暫存器RFSHCR
6.2.2刷新定時控制/狀態暫存器RTMCSR
6.2.3刷新定時計數器RTCNT
6.2.4刷新時間常數暫存器RTCOR
6.3刷新控制器的運作
6.3.1刷新控制器的三項功能
6.3.2DRAM刷新控制
6.3.3偽靜態RAM刷新控制
6.3.4間隔定時
6.4中斷源
6.5使用注意事項
第七章 DMA控制器
7.1DMAC概要
7.1.1DMAC的特點
7.1.2內部結構
7.1.3功能概要
7.2短地址方式下的暫存器
7.2.1存儲地址暫存器MAR
7.2.2I/O地址暫存器IOAR
7.2.3執行傳送計數暫存器ETCR
7.2.4數據傳送控制暫存器DTCR
7.3全地址方式下的暫存器
7.3.1存儲地址暫存器MAR
7.3.2I/O地址暫存器IOAR
7.3.3執行傳送計數暫存器ETCR
7.3.4數據傳送控制暫存器DTCR
7.4DMAC的運作
7.4.1運作方式概要
7.4.2I/O方式
7.4.3空閒方式
7.4.4重複方式
7.4.5正常方式
7.4.6塊傳送方式
7.4.7DMAC的啟動
7.4.8DMAC匯流排周期
7.4.9多通道運作
7.4.10外部匯流排請求、刷新控制器和DMAC
7.4.11NMI中斷和DMAC
7.4.12DMA傳送的夭折
7.4.13全地址方式的退出
7.4.14復位狀態、待機方式和休眠方式下的DMAC狀態
7.5DMA中斷
7.6使用注意事項
7.6.1關於字數據傳送
7.6.2DMAC自身存取
7.6.3對存儲地址暫存器的長字存取
7.6.4關於全地址方式的設定
7.6.5關於內部中斷對DMAC的啟動
7.6.6NMI中斷和塊傳送方式
7.6.7存儲地址和I/O地址暫存器
7.6.8傳送天折時的匯流排周期
第八章 輸入/輸出連線埠
8.1連線埠1
8.1.1連線埠功能
8.1.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2連線埠2
8.2.1連線埠功能
8.2.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3連線埠3
8.3.1連線埠功能
8.3.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4連線埠4
8.4.1連線埠功能
8.4.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5連線埠5
8.5.1連線埠功能
8.5.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6連線埠6
8.6.1連線埠功能
8.6.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7連線埠7
8.7.1連線埠功能
8.7.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8連線埠8
8.8.1連線埠功能
8.8.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9連線埠9
8.9.1連線埠功能
8.9.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10連線埠A
8.10.1連線埠功能
8.10.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8.11連線埠B
8.11.1連線埠功能
8.11.2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第九章 16位集成定時單元
9.1結構與特點
9.1.1內部結構
9.1.2ITU的特點
9.1.3輸入/輸出引腳
9.1.4暫存器配置
9.2暫存器功能
9.2.1定時器啟動暫存器TSTR
9.2.2定時器同步暫存器TSNC
9.2.3定時器方式暫存器TMDR
9.2.4定時器功能控制暫存器TFCR
9.2.5定時器輸出主許暫存器TOER
9.2.6定時器輸出控制暫存器TOCR
9.2.7定時計數器TCNT
9.2.8通用暫存器GRA和GRB
9.2.9緩衝暫存器BRA和BRB
9.2.10定時器控制暫存器TCR
9.2.11定時器I/O控制暫存器TIOR
9.2.12定時器狀態暫存器TSR
9.2.13定時器中斷允許暫存器TIER
9.3與CPU接口
9.3.116位存取暫存器
9.3.28位存取暫存器
9.4ITU的運作
9.4.1運作方式概要
9.4.2基本功能
9.4.3同步方式
9.4.4PWM方式
9.4.5復位同步PWM方式
9.4.6互補PWM方式
9.4.7計相方式
9.4.8緩衝功能
9.4.9ITU輸出時序
9.5ITU中斷
9.5.1狀態標誌的置位
9.5.2狀態標誌的清0
9.5.3ITU中斷源和DMA控制器的啟動
9.6ITU使用注意事項
9.6.1TCNT寫入與清0間的競爭
9.6.2TCNT字寫入與遞增間的競爭
9.6.3TCNT位元組寫入與遞增間的競爭
9.6.4通用暫存器寫與比較相等間的競爭
9.6.5TCNT寫與上溢或下溢間的競爭
9.6.6通用暫存器讀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7計數器被輸入捕獲清0與計數器遞增間的競爭
9.6.8通用暫存器寫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9緩衝暫存器寫與輸入捕捉間的競爭
9.6.10幾點注釋
第十章 可程式定時式樣控制器
10.1結構和特點
10.1.1內部結構
10.1.2特點
10.1.3TPC引腳和暫存器配置
10.2暫存器功能
10.2.1連線埠A數據方向暫存器PADDR
10.2.2連線埠A數據暫存器PADR
10.2.3連線埠B數據方向暫存器PBDDR
10.2.4連線埠B數據暫存器PBDR
10.2.5後續數據暫存器NDRA
10.2.6後續數據暫存器NDRB
10.2.7後續數據允許暫存器NDERA
10.2.8後續數據允許暫存器NDERB
10.2.9TPC輸出控制暫存器TPCR
10.2.10TPC輸出方式暫存器TPMR
10.3TPC 的運作
10.3.1概要
10.3.2輸出時序
10.3.3正常TPC輸出
10.3.4不重疊TPC輸出
10.3.5TPC輸出的ITU輸入捕獲觸發
10.4TPC使用注意事項
10.4.1TPC輸出引腳的運作
10.4.2關於不重疊輸出的幾點說明
第十一章 監視定時器
11.1結構和特點
11.1.1內部結構
11.1.2特點
11.1.3引腳和暫存器配置
11.2暫存器功能
11.2.1定時計數器TCNT
11.2.2定時控制/狀態暫存器TCSR
11.2.3復位控制/狀態暫存器RSTCSR
11.2.4關於暫存器存取的幾點說明
11.3WDT的運作
11.3.1監視定時器的運作
11.3.2間隔定時器的運作
11.3.3溢出標誌OVF置位時序
11.3.4監視定時器復位位WRST置位時序
11.4中斷
11.5使用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串列通訊接口
12.1結構與特點
12.1.1內部結構
12.1.2SCI的運作特點
12.1.3SCI的I/O引腳
12.1.4SCI暫存器配置
12.2SCI暫存器功能
12.2.1接收移位暫存器RSR
12.2.2接收數據暫存器RDR
12.2.3傳送移位暫存器TSR
12.2.4傳送數據暫存器TDR
12.2.5串列方式暫存器SMR
12.2.6串列控制暫存器SCR
12.2.7串列狀態暫存器SSR
12.2.8位率暫存器BRR
12.3SCI的運作
12.3.1概要
12.3.2異步方式下的運作
12.3.3多機通訊
12.3.4同步運作
12.4SCI中斷
12.53CI使用注意事項
12.5.1TDR寫入和TDRE標誌
12.5.2同時多項接收錯誤
12.5.3中止信號的傳送、檢測及處理
12.5.4接收出錯標誌及傳送器的運作
12.5.5異步方式數據接收時序及接收裕度
12.5.6DMAC的用法限制
第十三章 靈巧卡接口
13.1內部結構和特點
13.1.1內部結構
13.1.2靈巧卡接口的特點
13.2暫存器功能
13.2.1靈巧卡方式暫存器SCMR
13.2.2串列狀態暫存器SSR
13.3靈巧卡接口的運作
13.3.1運作概要
13.3.2引腳的連線
13.3.3數據格式
13.3.4暫存器的設定值
13.3.5時鐘
13.3.6數據的傳送和接收
13.4靈巧卡接口使用注意事項
第十四章 A/D、D/A轉換器
14.1A/D轉換器的結構及特點
14.1.1A/D轉換器的內部結構
14.1.2A/D轉換器的輸入引腳
14.1.3A/D轉換器的暫存器配置
14.1.4A/D轉換器的特點
14.2A/D暫存器功能
14.2.1A/D數據暫存器A至D
14.2.2A/D控制/狀態暫存器ADCSR
14.2.3A/D控制暫存器ADCR
14.3A/D轉換器與CPU接口
14.4A/D轉換器的運作
14.4.1單一方式
14.4.2掃描方式
14.4.3輸入採樣和A/D轉換時間
14.4.4外部觸發輸入時序
14.5ADI中斷
14.6A/D轉換器使用注意事項
14.7D/A轉換器的結構與特點
14.7.1D/A轉換器的內部結構
14.7.2D/A轉換器的特點
14.8D/A 暫存器功能
14.8.1D/A數據暫存器DADR0和DADR1
14.8.2D/A控制暫存器DACR
14.8.3D/A待機控制暫存器DASTCR
14.9D/A轉換器的運作
14.10D/A輸出控制
第十五章 片內RAM和ROM
15.1片內RAM
15.1.1片內RAM結構
15.1.2片內RAM的運作
15.2片內ROM
15.2.1片內ROM結構
15.2.2PROM方式
15.2.3PROM編程
15.2.4編程數據的可靠性
第十六章 時鐘脈衝發生器和掉電狀態
16.1時鐘脈衝發生器
16.1.1概要
16.1.2振盪器電路
16.1.3占空比調整電路和定標器
16.1.4分頻器
16.2掉電狀態
16.2.1概要
16.2.2有關暫存器功能
16.2.3休眠方式
16.2.4軟體待機方式
16.2.5硬體待機方式
16.2.6模組待機功能
16.2.7系統時鐘輸出禁止功能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