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寂靜的大自然(北京大學出版社版)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北京大學出版社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益靜寂的大自然》講述了眾多探險家、博物學家的旅行見聞以及作者自己的親見親聞;重溫旅鴿卡羅萊納長尾鸚鵡等數百物種滅絕的悲傷故事;哀嘆物種滅絕的趨勢愈演愈烈、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日益衰微;精心收集四百餘幅經典博物畫,盡顯珍稀物種和已滅絕物種的驚艷美感。

基本介紹

  • 書名:日益靜寂的大自然
  • 作者:[德]馬歇爾·羅比森
  • 譯者:林欣怡
  • ISBN:978-7-301-27989-2
  • 定價:168.00元
  • 出版時間北京大學出版社
  • 裝幀:硬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日益靜寂的大自然》這本地融合了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的奇妙著作里,博物學家、生態專家馬歇爾·羅比森以生花之筆,從前所未有的全景角度,探討了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之間的深層關聯。一方面,他帶我們“回味”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讓我們欣賞野生世界之美並感受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另一方面則從生物變遷史的視角,點出了物種多樣性的衰減趨勢,並剖析了這種不容樂觀的趨勢在過去、當下、未來是如何影響我們及整個世界的。
馬歇爾·羅比森認為,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人類和其他物種共同構成了生命共同體。但是,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獲得啟示。於是,他憂心忡忡地警示我們: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只會導致文化的貧乏,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走向衰減。因此,人類必須儘快改變過度開發、濫墾及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愚行。

目錄

第1 章 綠野山谷/1
森林紮根於過去,並指引未來的方向。它教導我們
要小心、要有遠見、要考慮周全,只要我們仔細觀察,
就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第2 章 逆著暴風向上/15
每個生物,不管是否已知,都保存了大量資訊、圖
像和歷史。這些多樣性是我們知識世界的起源。
第3 章 霧中的長毛象/31
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絕種,或者我們僅知道它來
自遠古時代,如同星星死亡所發出的光芒一樣,我
們不只失去了一個名詞,也失去了認識它們的機會。
第4 章 烏龜之島/71
島嶼是世界的縮影,大自然透過加倍放大及提升解
析度來描繪簡單的圖像。它們述說著生命的奧秘。
第5 章 在蒼翠的街道上/103
人為因素導致植物全球化——世界各地的草都長得
一樣,於是冒險家便失去了遇見新品種的機會。
第6 章 綠色的羽翼/135
全球性的蜜蜂實驗對各地的本土昆蟲和鳥類帶來災
難性的後果,也呈現出原生種和外來種之間岌岌可
危的平衡。
第7 章 被迫出海與遣返/179
動物被迫跨洲遷徙的故事,是一段黑暗且充滿寂靜
死亡的歷史,剩下的僅只是被啃咬、摧毀過的單一
景象。
第8 章 穿著精緻毛衣的世界公民/211
原鴿的美就像是灰色交響曲配上彩虹的顏色,隨著
許多其他鴿種相繼滅亡,原鴿開始成為世界公民。
第9 章 在航海和海鳥之間/247
跟隨大自然的徵兆,太平洋的水手不斷發現新島嶼,
而如果沒有動物的指引,航程便不可能順利完成。
第10 章 沙漠中的漫遊者/279
人類失去了指引方向的動物,也失去了它們很強的
方向感。被輾過的刺蝟和蟾蜍是人類違反大自然交
通規則的直接證據。
第11 章 生命邊界形式/295
人類語言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物種的消逝使得語言
和文化的多樣性也隨之消失,我們的表達方式將變
得更加貧乏。
第12 章 鐵道旁的鬼魅聲/309
加州曾經擁有豐富的生物及文化,當下卻完全地“全
球化”了。新的“多樣性”取代了原先的獨特性。
第13 章 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327
回憶失落的美好讓我們長時間抱有希望和期待。由
此出發,我們嘗試回復失落的、被摧毀的一切,因
為大自然總是能為我們帶來驚喜。
附 言 青山中的峽谷在哪裡? /349
參考文獻/350

作者簡介

馬歇爾·羅比森,德國人,曾在弗萊堡大學和牛津大學研讀森林學,在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弗勞恩佛荷大氣環境研究協會及德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並在美國加州聯邦森林管理局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還擔任過弗萊堡大學森林及環境科學院學術顧問和弗萊堡教育大學自然科學中心教授。現為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旅行足跡遍及全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