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面加強軍事實力, 騎兵部隊也得到改觀,
日俄戰爭前,日本組織了兩個騎兵旅,旅長分別為閒院宮
載仁親王和
秋山好古,他們都是法國騎兵學校畢業的。在使用輕騎兵破交,迂迴上大顯神通。閒院宮載仁親王最早提倡在騎兵部隊中配置輕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騎兵的戰場實用性遭到普遍懷疑,師團所屬騎兵聯隊規模縮小。騎兵乘馬戰鬥被全面廢止、騎兵科的吉橋德三郎少將自殺抗議後。這一條沒有被嚴格執行、只是機關槍增加和騎兵作戰步兵化、後來捜索聯隊的創設和機械化的改進。1941年,騎兵科被廢止、裝甲兵科建立。
西竹一男爵作為這個單位的最後代表轉任裝甲兵。
馬匹
原產的日本馬有8種:托加拉馬、御崎馬、木曾馬、野間馬、北海道和種馬、對州馬、與那國馬、宮古馬。現存數量最多的北海道和種馬改良後的日本國產馬:阿拉伯馬(Arabian) 原產地阿拉伯半島,以優美的體形和輕快的動作聞名於世。另外耐熱和持久性強。大正、昭和天皇的座騎都是阿拉伯馬。公開場合昭和天皇閱兵時騎的都是白色的阿拉伯馬。天皇的近衛騎兵和馬車所用的也是阿拉伯馬。
純種馬:以英國約克郡為中心,石灰岩豐富的地區生產的英國馬,以速度見長。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在日本都是賽馬的主要馬種,不是軍馬。
盎格魯阿拉伯馬:法國西南部的巴斯彼萊內省和奧特彼萊內省的阿拉伯馬和純種馬(Thoroughbred)的雜交,屬於比較純種的良種馬。主要是被用來作為馬術用馬和賽馬,也有少數被用於軍馬。作為軍馬,也只是作為師、旅團長等指揮官的座騎或是傳令兵所用
盎格魯諾爾曼馬:(法國諾曼第地區的諾爾曼馬和純種馬(Thoroughbred)的混血。作為軍馬,給與日本的國產馬於重大的影響。由於日本的騎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國留學騎兵,所以
秋山好古也極力向陸軍省推薦盎格魯諾爾曼馬(Anglo-Norman)。除了最初明治建軍時,邀請來的法國軍事顧問團給與日本騎兵重大影響之外,秋山好古的建議也是日本騎兵戰馬有75%採用盎格魯諾爾曼馬(Anglo-Norman)的原因之一。
日俄戰爭之後,有部分頓河馬被日本陸軍收編,加入了日軍。但是大部分被用來與日本國產馬配種,配出來的混血馬也不是被騎兵部隊所使用。而是被配屬到步兵、炮兵、輜重兵以及憲兵隊使用。滿洲國以及後來的德王傀儡政權,所謂的偽滿蒙騎兵也是以蒙古馬為中心
形成戰鬥力的,當然這也不算是日本陸軍騎兵編制之內了。日本騎兵的戰馬非常重視馬的血統。每一匹戰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註明馬的生日、血統等等。日本的軍馬大多是去勢的。
馬鞍
日本陸軍騎兵所用的馬鞍、馬鐙等馬具隨著日本軍用馬種的改良而同時進行。明治初年日本陸軍最初的步騎炮三軍誕生之時,便立刻購入了法國輕騎兵的騎兵馬鞍以及匈牙利馬鞍用於騎兵部隊的訓練和建設,並且準備以此為參考製造日本國產的騎兵馬鞍。但是這些外國馬鞍引進沒多久就暴露出不少缺點。
首先,歐洲各國騎兵所使用馬匹的馬種和當時日本國產馬種的體格以及體質不同,再加上東西方騎兵們自身的體格也不相同。義和團之亂(日本稱之為“北清事變”)時,日本出兵參加八國聯軍共同占領北京。和其間各列強的騎兵部隊相比,日本陸軍騎兵所使用的馬匹被各國騎兵嘲笑為“像老鼠般弱小”。當時日本陸軍國產戰馬的確體格矮小體質羸弱,適合歐洲騎兵戰馬用的大型馬鞍顯然不是很適合日本戰馬。不僅日本騎兵們坐在洋式馬鞍上屁股不舒服,而且大型的洋式馬鞍在矮小的日本戰馬背上實在放不符貼。陸軍上層沒有對此視而不見,在
明治天皇的親自授意下成立了騎兵馬具改正取調委員會,迅速著手改進騎兵的馬具。1897年(明治30年)研製成功的騎兵馬鞍使用了制式化時的年號,被稱為“三〇年式軍鞍(騎兵馬鞍)”。三〇年式騎兵馬鞍最早用於日俄戰爭。這適合東方人矮小身材的騎兵馬鞍在派往中國東北的日本騎兵中因方便長途騎乘而受到了廣泛好評。使用此騎兵馬鞍的日本騎兵在和俄國哥薩克騎兵僅有的數次交手中均表現出色,未占下風。 三〇年式騎兵馬鞍雖然是難得的傑作,但是經過日俄戰爭的實戰之後也暴露出不少缺點。三〇年式騎兵馬鞍是設計用於野戰的,馬鞍基本上被固定在馬背上,這樣的設計經常會使得馬背上磨出血來。僅以活動在日俄戰爭前線秋山好古騎兵旅團下屬的某騎兵連隊為例,連隊中854匹戰馬中有357匹因此馬背上有鞍傷。1890年研製成功的三三年式騎兵馬鞍曾暫時代替三〇年式騎兵馬鞍裝備前線,但前線官兵終究還是一致認為三〇年式騎兵馬鞍比較好。陸軍上層便聽取了下層官兵的意見,在原來三〇年式騎兵馬鞍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於1925年(大正14年)研製成功一四年式騎兵馬鞍後正式制式化,一四年式騎兵馬鞍在稍經改良之後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
馬具
為了防止馬背和馬鞍之間的摩擦,騎兵部隊的官兵們都會在馬背上鋪上毛毯。馬鞍橋上掛有鞍囊和旅囊。鞍囊中裝的是騎兵們用的必需品,而旅囊中裝的則是戰馬的必需品。通常防寒外套和雨衣也掛在鞍橋上。參加實戰的話,還要在旅囊上加上飲水用的水囊和露天宿營用的小型帳篷。除了軍官之外,騎兵所有的隨身攜帶物件以及馬具(韁繩、馬蹄鐵等等)等等都必須放在掛在馬鞍橋上的鞍囊和旅囊里(軍官可以把隨身行李交給輜重部隊管理)。因此即便是後方的後勤部隊不能及時給騎兵部隊實施補給,騎兵部隊也有能力長時間獨立行動。然而戰馬的負擔也因騎兵所攜帶裝備而加重。雖然通常戰馬攜帶的裝備以及行李的重量被限制在戰馬體重的三分之一以內,但是戰爭正式爆發之後騎兵攜帶武器裝備的複雜化使得戰馬所攜行李重量超過了150公斤,這也嚴重影響了騎兵行動速度和機動性。
手槍
騎兵裝備還包括騎兵專用的手槍。無論是馬上還是步下的近距離戰鬥中,能夠連續射擊的手槍起著很大的作用。日本最早的騎兵用手槍是1888年(明治21年)開始開發研製,1894年(明治27年)制式化採用的國產二六年式左輪手槍。日本陸軍最初是將手槍配備給軍官、下士官以及號手,而日俄戰爭中裝備手槍的只有軍官以及曹長級別以上的下士官。
二六年式騎兵用左輪手槍之後被一四年式自動手槍代替。
日俄戰爭中,日本小規模騎兵部隊在敵後與俄軍遭遇後,裝備手槍的日本騎兵在近戰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因此便有人萌發了研製將騎兵衝鋒時必不可缺的軍刀和手槍融為一體的作戰武器。這種不知道該稱為手槍還是改稱為軍刀的“怪胎”最終也只停留在實驗階段,日本在其沒有制式化被陸軍採用之前就無條件投降了。
馬刀
日本騎兵創建之初是以法國騎兵為樣本的,因此最初直接使用黃銅刀柄的法軍制式軍刀。日本陸軍在1897年(明治26年)正式確定軍刀的制式,在1899年(明治32年)將其改進後制式化,稱之為三二年式軍刀。三二年式軍刀分為甲、乙兩種:甲型三二年式軍刀是騎兵專用軍刀,騎兵軍刀全長102厘米;乙型三二年式軍刀是其他兵種士官使用的軍刀,全長93厘米。但是甲型三二年式軍刀是直接借鑑洋式軍刀的成果,刀柄短而導致軍刀的重心偏向刀尖,有利於刺而不利於砍或者劈。甲型三二年式軍刀其他還有不少缺點,因此日本陸軍在1930年(昭和5年)將其改進,試製成了九一式軍刀(非騎兵用軍刀則暫且不再本篇論述範圍內)。
九一式軍刀的刀身較甲型三二年式軍刀略短,增長了刀柄調整了軍刀的重心位置。至此,日本陸軍參照或是改進的騎兵用軍刀都是帶有護手的洋式軍刀(Saber)。由於基層士官普遍反映帶護手的洋式軍刀使用不便,因此日本陸軍對其進行了不少改進,生產了少批甲型三二年式改軍刀(假制九一式軍刀)。騎馬的日本騎兵基本上都是在中國戰場上活動,使用的絕大數多是沒經過改良的甲型三二年式軍刀。
其他配件
彈藥盒
和其他兵種有所不同,騎兵身著軍服的時候肩上還斜挎一個彈藥盒。裝騎兵步槍子彈的彈藥盒從構造上多年來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包括彈帶在內還是有不少改進。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對於從事偵察搜尋任務的騎兵部隊來說,當時現有彈藥盒所裝的子彈的確是少了一點。為解決攜彈量少的問題,騎兵引進了被稱為四四式騎兵彈帶的新的騎兵用布制彈帶。四四式騎兵用布制彈帶除了可以攜帶大量彈藥之外還可以額外多帶兩個手榴彈。就在引進四四式騎兵用布制彈帶大約同一時期,為了確保騎兵在長距離行軍時的攜彈量,日本參考了英國以及法國的騎兵裝備,研製了可以綁在馬脖子上的“頸彈帶”。頸彈帶主要用於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0年前後的時期,但是為減少馬匹的負擔,不可能長時間使用頸彈帶。
步槍行囊
騎兵長時間背負騎兵用卡賓槍展開行動會使得騎兵的背部和肩膀過於疲勞,從而最終影響騎兵單兵的作戰力。為減輕騎兵雙肩的負擔,才會有騎兵步槍攜帶行囊的誕生。騎兵步槍攜帶行囊的製作和設計參考了同一時期德國以及美國騎兵的武器攜帶背包,不用肩膀背,可以直接挎在腋下。皮製的騎兵步槍攜帶行囊的試製始於1930年,經改良後在1937年制式化被日本陸軍採用。十二年式騎兵步槍攜帶行囊在盧溝橋事變後全面裝備在中國戰場的騎兵部隊,但是由於實戰中步槍攜帶行囊使用起來相當不便,絕大部分前線部隊都自作主張地棄置不用。其他騎兵裝備還有輕機槍攜帶行囊、通信用一○年信號槍等等,但是這些裝備絕大多數是用在中國戰場,因為騎兵部隊也絕大多數在中國戰場活動。
侵華戰史
侵華戰爭中的日本騎兵大多是隸屬於師團的師團騎兵。其騎兵聯隊的番號與所在師團的番號相同,如騎兵第1聯隊隸屬第1師團,騎兵第8聯隊隸屬於第8師團,又如駐山西臨汾的侵華日軍第41師團為侵華戰爭需要而編成之時,即將原駐日本習志野的騎兵第15聯隊改為騎兵第41聯隊。有的師團下轄騎兵大隊,如第13、18、第101、第114師團。一些獨立混成旅團轄騎兵中隊,如獨立混成第2、第11旅團下轄獨立騎兵中隊,又如在21軍編成內的近衛混成旅團,下轄近衛騎兵中隊。師團騎兵跟隨與師團主力轉戰於各地,作戰表現可參見各個師團的歷史。但是也沒有大規模的行動和作戰,採取的作戰方式也大多是快速突擊、搜尋、偵查以及之後的維持治安。有能力單獨行動的也只有騎兵集團,其規模相當於師團,下屬兩個旅團。下面是日本騎兵集團的概要。
騎兵集團(規模達到了師團級別)編成時期:1933年7月(海拉爾)解散時期:1942年10月(包頭)。
集團司令部。騎兵第1旅團(騎兵第13、14連隊和機槍隊)。騎兵第4旅團(騎兵第25、26連隊和機槍隊)。集團騎炮兵連隊、集團戰車隊、機械化汽車步兵大隊、集團輜重隊。
1938年6月,騎兵集團奉命前往華北。集團中的騎炮兵連隊和集團戰車隊一分為二,被歸到兩個旅團裡面。另外又增設了旅團速射炮部隊。
集團長(實際上相當於騎兵師團長)是中將。最初的集團長是
宇佐美興屋,接下來的歷代集團長依次為:
蓮沼蕃、笠井平十郎、
稻葉四郎、
內藤正一(這時候從滿州前往華北)、
吉田直、小島吉藏、馬場正郎、西原一策。1942年10月,隨著戰車第3師團的建立,以上的基幹部隊都被解散了。只有騎兵第4旅團保留到戰爭結束。
抗日戰爭第2年,擁有強大機動力的騎兵集團出現在華北。參加了漢江攻堅戰和五原作戰。騎兵集團於1938年8月,在河南省新黃河以北的地區集結完畢。徐州會戰結束後,中支那派遣軍為了進攻武漢在集結兵力。為了確保現在為止的勝利果實,第2軍相當長的時間在華北休整和維持治安。之後第2軍南下準備進攻武漢,整個華北地區開始變得空虛起來。騎兵集團得到的命令是佯攻,虛晃一槍後準備橫渡新黃河。騎兵集團奉命做好了渡過新黃河的準備後,但是最後命令讓其在原地按兵不動。1939年為止,第1旅團在歸德地區、第4旅團在開封地區進行了掃蕩作戰。
1939年2月,騎兵集團被調入駐蒙部隊的轄下,擔任以包頭為中心的廣大區域治安的維持。這時候集團中的騎兵第4旅團已被調入第11軍,實際上集團中只有騎兵第1旅團,就騎兵集團這個空架子。1940年1月,日本陸軍各個兵種都開始機械化,騎兵第1旅團也不例外。其中的騎兵第71連隊從華中被調入第1旅團,旅團成為了3連隊編制。1月底到2月中為止,騎兵集團配合駐蒙部隊,進攻了五原(包頭以西約50公里),甚至有一部分攻入寧夏。這也可以說是攻入中國大陸最西面的日軍。被機械化的騎兵集團一直作為先鋒出現在前線,但是沙漠的嚴酷的氣候讓騎兵集團不得不停下腳步。從此在進退兩難的困境中,騎兵第1旅團被解體後機械化。最後只有在華中活動的騎兵第4旅團到戰敗為止保持了全部戰馬編制的騎兵部隊,這也算是日本舊帝國陸軍最後的騎兵。
日本伊藤正德在《日本軍血戰史》一書中揚言:“在中國中南部的戰場,自一九四二年以後,騎兵已經完全替代了汽車部隊,而在緬甸也同樣壯觀。雖然騎兵戰即將成為歷史陳跡,但在世界騎兵戰的閉幕中,精彩的謝幕卻在中國上演,緬甸之役也是其中一幕。”書中特別提及以藤田茂一少將的騎兵第4旅團,1945年4月的老河口之戰,稱之為“榮獲殊勛”。翻閱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昭和二十年的中國派遣軍》一書中《老河口作戰經過》的章節。找到了日軍騎兵第4旅團在老河口作戰中的表現。騎兵第4旅團騎炮兵第4聯隊在攻擊發起前即遭美軍飛機轟炸,“該聯隊本部幹部盡被炸死”。旅團所轄騎兵第25聯隊進攻老河口北門,遭中國軍隊頑強抗擊,“第2中隊長夏目大尉、聯隊炮中隊長鍛冶大尉相繼戰死。聯隊長做好全部被殲的準備,命令燒毀密碼本。傍晚奉旅團命令中止攻擊,……支援的獨立步兵第30大隊兩次攻擊也告失敗。”攻擊老河南關的騎兵第26聯隊,因城牆上中國軍隊的猛烈射擊,“加之漢水對岸的炮擊,難以前進,戰況呈膠著狀態。聯隊長31日正午奉旅團長命令撤退,脫離困難的戰場。……第115師團長杉浦中將令騎兵旅團到後方恢復戰力,由第115師團接替攻占老河口”。這么說,騎兵第4旅團老河口之戰,並非“榮獲殊勛”而是攻擊受挫,被撤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