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刀鐔
- 性質:金屬藝術
- “鐔”:日本刀的主要配件
- 樣式:材質堅硬面積寬大
- 設計:設計風格 具巧思創意
- 圖文:鐵地鏤空錯金、銀銅會戰圖
金屬藝術,技術水平,製作要點,鐔的文化,圖文介紹,
金屬藝術
「鐔」相當我國通稱的劍格或護手,作用大致有三∶ 一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二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腕。 三、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象徵。桃山時代之前著重實用性,即第一、二項,桃山時代之後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刀裝配件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其中以鐔為主要配件,無論價值性,流通性、藝術性均居龍頭地位,尤其在美國、歐洲各國、日本等經濟文化先進國家收藏廣泛交流頻繁,國內收藏人口不多,成長空間無限,基礎知識尚待推廣。鐔在日本古美術里雖然屬於刀的配件,但是在收藏領域中卻是獨立的單項,換言之鐔與刀是兩門各自獨立的藝術。
技術水平
我國於春秋戰國之前青銅器高古金屬藝術已達高度文明,當時日本還談不上金工文化,到明中期大致已與中土並駕,至清中期(江戶末期)已大幅領先我國。其中主要在於日本能精確掌金屬合金比例,控制溫度技術的提升,創造高難度的象嵌、雕刻與著色要領。
製作要點
一枚鐔製作的良惡關鍵不外材料的選擇,設計風格是否具巧思創意,構圖與空間分配是否恰當,施工技術精練與否,創作完成後整體味道感受如何,是否名工所作,歷經數百年後保存狀態等,為判斷作品價值主要依據。一般地以鐵或銅合金為材料,鐵鐔必需經嚴格鍛鏈鐵質精純,經歲月侵蝕表面產生烏亮光滑薄 ,不著手,如表面附著淡黃色、淡紅色 、灰,撫之沾手,則鐵質不佳,非屬上品。以銅合金為地材者大多以銅銀、銅鉛、錫銅、亞鉛等依比例混合成不同顏色地材,光澤優雅,軟硬適中,方為上等合金地材。銅鐔大部份為桃山時代以後作品,地上大多象嵌與鎏、錯。高低優劣相較於鐵鐔則較為開門見山。鐵鐔存在於各時代,室町時代以前多屬實用性,樣式樸實,鐔工多由刀工或甲冑工兼任,做工大多是鏤空鐵鐔,即鐵地上留地,將構思圖案以鏤空透雕去除。江戶時代不論鐵鐔或銅鐔絕大多數由專任鐔工製作,江戶鐵鐔不論陰刻陽刻透雕等均登峰造極,江戶時代鐵鐔與室町朝之前雕法不同,室町雕法如前述,江戶時期是在地上留下所需圖樣而將多餘空地以鏤空透雕去除,施工方法與室町時期明顯不同。以價值而言,江戶期銅鐔屬中價位,鐵鐔價格則兩極化,室町期以前良質透鐵鐔多數價錢高昂,不乏台幣百萬級行情,作者大多不落款。質差圖樣缺乏創意近代鐵鐔則乏人問津,鐵鐔價值天壤之別,筆者建議有志此道者不妨從江戶時代銅、鐵鐔入門。切記好鐔不便宜,若心存「撿寶」心態,小心購入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