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陸軍第四軍團
- 外文名:日本陸軍第四軍団
- 所屬國家:日本
- 編制:師團
師團信息
通稱:淀 編成時期:1888年5月14日 編成地:大阪補給軍區:大阪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Lamphum(泰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5軍
所屬步兵連隊(編成時):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條山)
所屬步兵連隊(投降時):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
歷代師團長
1 高島(革丙)之助(1888年5月14日----1891年6月1日)
2 黑川通軌(1891年6月1日----1893年11月10日)
3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93年11月10日----1895年1月28日)
4 山澤靜吾(1895年1月28日----1897年4月8日)
5 小川又次(1897年4月8日----1904年9月3日)
6 冢本勝嘉(1904年9月3日----1906年7月6日)
7 井上 光(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8 土屋光春(1908年12月21日----1910年8月26日)
9 淺田信興(1910年8月26日----1911年9月6日)
10 一戶兵衛(1911年9月6日----1912年12月26日)
11 大迫尚道(1912年12月26日----1915年2月15日)
12 仁田原重行(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28日)
13 宇都宮太郎(1916年8月28日----1918年7月24日)
14 立花小一郎(1918年7月24日----1919年4月12日)
15 町田經宇(1919年4月12日----1921年6月15日)
16 鈴木莊六(1921年6月15日----1923年8月6日)
17 村岡長太郎(1923年8月6日----1927年8月26日)
18 菱刈 隆(1927年8月26日----1928年8月10日)
19 林 彌三吉(1928年8月10日----1930年12月22日)
20 阿部信行(1930年12月22日----1932年1月9日)
21 寺內壽一(1932年1月9日----1934年8月1日)
22 東久彌宮稔彥王(1934年8月1日----1935年12月2日)
23 建川美次(1935年12月2日----1936年8月1日)
24 今井 清(1936年8月1日----1937年3月1日)
25 井 命(1937年3月1日----1938年7月15日)
26 澤田 茂(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23日)
27 山下奉文(1939年9月23日----1940年7月22日)
28 北野憲造(1940年7月22日----1942年7月18日)
29 關 原六(1942年7月18日----1943年9月25日)
30 馬場正郎(1943年9月25日----1944年12月26日)
31 木村治郎(1944年12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討厭精神至上的奸詐的“商人師團”
1888 年5月14日,以大阪鎮台為母體,第4師團被編成。最初成立的時候,所屬的步兵連隊是第8、9、10連隊和第12連隊。之後很多次步兵連隊被配屬來配屬 去,盧溝橋事件爆發之前確定了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條山)這4個步兵連隊的編制。“第8連隊又敗北了,接下來輪到第 9連隊(隸屬於第16師團)(敗北)了”這句話在陸軍中盛傳以久。這是嘲笑日俄戰爭中關西的部隊戰鬥力不強,自我傷亡太大的例子。像在大阪、京都這樣的大 城市,選拔出來的城市兵也的確與鄉下兵有所不同。他們相比地方部隊來說考慮問題的方法更合理性,換而言之就是更狡詐。從來不願意打硬仗惡仗,不像人們想像 中的日軍那樣好鬥成性。也不願意重視精神力量。也就是說不喜歡以寡抵眾,不願意在裝備以及各種條件都劣勢的情況下背水一戰。這就是軍一級別的指揮官不願 意用關西的部隊打頭陣的原因。但也不完全這樣,第16師團(京都)的福知山連隊(東史郎所在部隊)就因強悍而頗受好評。
在甲午戰爭中,在 遼東半島登入之後沒經過什麽大仗,之後就擔任當地警備。日俄戰爭中屬於奧保鞏大將的第2軍,連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橋等重鎮,但是也都是殲敵八百, 自損一千的達到戰略目的的消耗戰。之後參加了遼陽、沙河、奉天會戰。與俄國的議和條約締結之後,1905年末到1936年初之間回國參加整編。1937年 2月,師團被受命前往滿州駐紮。之後不久盧溝橋事變爆發,中日之間的戰爭全面化。第4師團在戰爭初期主要在華北和滿州轉戰。1940年7月被派遣到華中, 參加了漢水戰役、豫南戰役和江北作戰。1941年9月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後,第4師團變成了直屬於大本營的部隊。為了準備可能到來的南下作戰第4師團奉命在上海集結待命。在此期間,師團由4單位制變成了3單位制,第70步兵連隊被編入了第25師團。
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師團依然按兵不動。日軍在菲律賓的第一次巴丹半島的攻堅戰以失敗而告終。為打開局面,大本營就投入了第4師團前往菲律 賓。1942年3月Lingayen灣登入成功,被編入第14軍(本間雅晴中將)。第14軍於4月3日發起了第二次巴丹半島的攻堅戰。美菲聯軍雖拚命的抵 抗,但是在日軍的強大炮火下漸漸不支。4月9日在巴丹的美菲聯軍繳械投降。不久Corregidor島也被攻下。5月7日,菲律賓全境的美菲聯軍投降。
之後,第4師團曾一度回國整編。在1943年再次被動員,被派往印尼擔任Sumatra島的警備。最後被派屬給第15軍進駐在泰國。不久在泰國Lamphum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