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制度》是2016年2月4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盼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金融制度
- 作者:吳盼文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2月04日
- 頁數:393 頁
- 定價:70 元
- 開本:異16開
- 裝幀:平
- ISBN:9787504979117
《日本金融制度》是2016年2月4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盼文。
日本政策性金融制度是日本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發展模式、經營方式、以及發展戰略等的規程或準則。特點是:政策性金融機構自成體系、實力雄厚; 資金來源獨具特色,主要依靠 “財政投融資機制”; 與各方面的關係較為協調,規模龐大,種類多樣,作用顯著,並逐步向環境保護和國民福利等領域轉移等高級化方向發展。日本...
《日本的金融制度》是中國金融出版社於200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鹿野嘉昭。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二十章。第一部分“金融環境的變化與金融制度”為總論,包括六章。在第一章中,從金融交易、金融制度的角度出發,對日本的金融組織特徵作一概覽,然後探討自由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外部金融環境變化的意義及其...
《日本金融制度》是2016年2月4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盼文。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施改革開放的國策,如何借鑑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國經濟,是擺在各行各業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金融出版社及時組織出版了一套《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制度叢書》,為研究和推動我國...
《日本金融制度論》是200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黃澤民。內容簡介 獨具特色的金融制度曾對日本戰後經濟重建和快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尤其是東南亞金融風暴爆發以來,日本金融捲入到了大動盪、大變革的漩渦之中,由此也引起了人們對日本傳統金融制度的反思。那么,日本金融制度究竟...
日本郵政儲蓄制度是日本郵政系統辦理儲蓄存款業務的儲蓄金融制度。日本政策性金融體系獨具特色的資金來源。1875年5月以獎勵勤儉儲蓄穩定國民生活、集聚零散儲蓄形成部分產業資本為目的,由東京(18個郵政局) 和橫濱 (1個郵政局)的郵政局開始辦理郵政儲蓄業務,1997年已發展到日本全國約2. 4萬個郵局,而且除儲蓄外,還有...
《日本企業集團的金融制度》是2006年7月1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旭梅、夏占友。內容簡介 日本企業集團的主銀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歷史進程中生成的、發展起來的。一般傳統上認為,日本企業集團金融制度中的主銀行制度起源於日本戰時的辛迪加(銀團)貸款,而相互持股制度則是從日本點後...
成為國際公共財產的日元和日本市場 國際性的金融制度改革 3章 金融政策的目標、效果及其獨立性 第1節 金融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金融政策的使命是穩定經濟 固定匯率制下的國際收支均衡的功過 浮動匯率制的目標是穩定國內物價 穩定貨幣價值的意義 戰後兩次金融體制的動盪 為了清算體系的安全性 第2節 如何傳遞金融政策的效果...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玉友。內容簡介 英國《2000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令》(2008年最新修改)以及日本的《金融商品交易法》體現了國際證券立法的最新趨勢,探討日本證券法制立法模式轉向的動因、信息披露制度基本理念的轉變,探析歐美證券法制...
該法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投資服務法制的構建,即調整集合投資計畫的定義、擴大衍生品交易的範圍等;第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包括季報的法定化、公開收購制度;第三,規範交易所與中介機構;第四,強化對不公平交易的懲罰。我國正在探索如何構建我國的金融市場法制,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的制度建設對於我國未來的...
日本財團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金融制度,主要包括主銀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這兩種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歷史進程中生成和發展的,日本財團金融制度的形成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1、主銀行制度 主銀行制度是企業與銀行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是銀企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一種慣例。在銀行與企業的...
日本明治維新後金融業發展是日本金融業在1868年明治維新運動後的發展狀況。在明治維新時期,明治政府積極推行以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為目的的所謂“殖產興業”政策,在金融領域,把整頓混亂的貨幣制度作為目標,旨在建立起以兌換為基礎的新貨幣制度。1871年,制定了 《新貨幣條例》,推行金本位制。在銀行制度方面,政府支持...
第一章 日本“泡沫經濟”的興衰 第一節 “泡沫經濟”的緣起 第二節 “泡沫經濟”的膨脹和破滅 第三節 “泡沫經濟”破滅的影響 第二章 日本金融機構的危機 第一節 棘手的不良債權問題 第二節 金融機構紛紛破產 第三節 金融機構的信用危機 第三章 日本金融制度的危機 第一節 日本的金融制度 第二節 大藏省的...
第一篇 金融制度 美、日、法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系比較 匯率升值對就業影響的中日比較 國有企業釋股民營化問題之探討與分析發言提鋼 房地產住宅市場供求彈性分析——以上海市場為例 我國銀行信貸與經濟成長關係的VAR實證研究 資本賬戶開放的核心條件:理論與實證分析 關係型融資制度演變的經濟學分析——日本的實踐、經驗...
1923年的關東大震災等也導致銀行信用不佳,1927年發生了昭和金融恐慌。1930年,由於解除黃金出口禁令與世界恐慌等一連串影響,日本經濟惡化。在全世界的經濟不景氣中取得了躍進的蘇聯5年計畫,日本也受此影響。一些官僚主張加強國家在經濟中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日本經濟完全成為國家統制經濟,自由主義經濟制度...
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引進和普及股份公司和證券市場制度。1874年,日本參照倫敦證券交易所制定控制投機的《股票交易所條例》。1878年,東京、名古屋成立股票交易所。但初期的證券交易所很不完善,證券交易以公債為主。1936年,真正的近代金融資本開始形成,促進了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日本設有證券交易所8個。日...
東南亞經濟危機對亞洲及世界各國經濟產生了不同程式的影響,對日本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如國際有名的大公司“山一證券”和一些銀行相繼破產,對日本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促使日本政府和證券業從根本上改革證券市場體制及規章制度等,建立適應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證券市場。日本證券市場的全方位改革...
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亞洲唯一能夠和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比的國際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紀中葉明治維新後,金融業向現代資本主義金融制度發展。1872年明治政府參照美國銀行制度制定了《國立銀行條例》 。 1882 年又頒布了《 日本銀行法 》,成立了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在此前後,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也...
第二節 日本“BIG BANG”的原則與主要內容 一、市場經濟宣言:實現自由、公正和國際化 一“BIG BANG”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關於日本“BIG BANG”的比較分析 一、“BIG BANG”之前日本國內的改革主張 二、與英國“BIG BANG”和美國“MAY DAY”的比較 第四節 “BIG BANG”的影響及其實際進展 第三章 日本金融制...
日本銀行根據日本銀行法執行以下職能:發行紙幣現鈔並對其進行管理 執行金融政策 作為政府銀行的同時,擔任“最後的貸款者”這個銀行的銀行角色 執行與各國中央銀行和公共機關之間的國際關係業務(包括介入外匯市場)蒐集金融經濟信息並對其進行研究 銀行總裁 代 總裁姓名 就任時間 出生地區 1.吉原重俊1882年10月6日鹿兒島縣...
章 日本農村金融體系及其啟示 節 日本農村金融體系概況 一、合作金融是主導 二、政策性金融是輔助 三、一般商業金融是亮點 四、政府補助是後盾 五、日本農村金融規模和結構 第二節 日本農村政策性金融發展及其啟示 一、日本農村政策性金融發展和相關立法 二、農林漁業金融公庫 三、政策性金融制度改革背景 四、日本...
投資基金是證券市場及社會產業分工發展至一定程度的產物,它既是一種市場型間接融資方式,又是一種代理投資制度。投資基金由於具有穩定資本市場並促進其發展的制度功能,因而逐漸發展成為資本市場較為發達成熟的國家的金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是亞洲較早引進投資基金制度的國家。投資基金在日本被稱為“投資信託”,自...
(四)英國模式。超級監管機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轉變 (一)從分業監管向混業監管轉變 (二)從機構性監管向功能性監管轉變 功能性金融監管優勢在於:1、功能監管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率地實現金融體系基本功能的金融制度結構上。2、按照功能要求設計的公共政策和監管規則更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無須隨制度結構的...
國債是以國家為主體而形成的一種資金借貸關係。牢牢鑲嵌於我國現行金融制度和融資手段體系中的國債制度,對社會經濟生活的運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體說來,其功能大致可歸結為以下五方面:第一,對國家積累的超前擴充功能。這是國債制度最基本、最一般的功能。該功能集中體現在建設國債的發行上。在國民收入總量既定的...
這種教訓以及歐元誕生的挑戰,引起了日本的深刻反思。日本正在改變原有的日元國際化戰略,意欲通過“日元的亞洲化”實現“日元的國際化”。日本在金融危機後積極倡導、參與東亞區域貨幣金融合作,正是為了這一目的(綜合研究開發機構,2002)。綜上所述,在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中,區域因素已經成為制約一國匯率制度選擇和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