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教育

日本華僑教育,始於書塾蒙館。1897 年秋,僑商馮鏡如等人在橫濱發起建校。原由孫中山定名中西學校,後因聘請康有為門生徐勤主持校政,康改校名為大同學校。學生約 400 名,用廣東話授課。次年江浙籍僑胞郭外峰等創辦中華學校,用上海話教學。1899 年,東京和神戶也分別成立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和神戶華僑同文學校。前者由梁啓超出任校長,曾先後改名東亞商業學校和清華學校;後者由僑商麥少彭等發起創辦,增設幼稚園和預科中學兩部。辛亥革命前後,日本華僑教育進一步發展。在華僑較多而還沒有創辦僑校的長崎和大阪,也分別於 1905 年和 1916 年建立時中學校和振華學校,用國語教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華僑教育
  • 建校時間:1897 年秋
  • 建校者:馮鏡如等人
  • 始於:書塾蒙館
已設僑校的橫濱、東京、神戶三地,此時又有較大發展。如在橫濱, 1911 年有由當地同盟會研學室擴大而成的華僑學校。在神戶,1919年和 1928年分別成立中華學校和華強學校。後兩地僑校分別於 1924年和 1939年各自合併為一校,橫濱的名中華學校,神戶的取名中華同文學校。1929年在東京新辦中華學校。在原來華僑較少的京都,也建成一所光華國小。此外,在華僑較多的地區還成立一些平民夜校或英文夜校,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華僑教育進入興盛發展的時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華僑教育一度萎縮, 過後雖有復甦跡象,但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學生大減,教師相繼回國,各地僑校被迫停辦,僅餘長崎時中一校勉強支持至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僑人數增加,華僑社團恢復,各地僑胞同時進行復校和建校活動,橫濱、東京、神戶、大阪、京都等地原有僑校很快恢復或重建,過去尚未建僑校的如靜岡、島根、北海道等地也紛紛創辦中華學校。同時,在東京還設有留日華僑教育會。但很快一些僑校或因人事變動,或因經費支絀,或礙於生源不足而相繼停辦。亦有出於政治原因而分裂。甚至建校 80 餘年、抗戰時仍堅持辦校的長崎時中學校,也於 1987年結束。1988年日本華僑學校,僅餘東京、橫濱和神戶 3 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