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分布,特徵,生態,經濟價值,
簡介
硬骨魚綱、鱸形目、鰺科。系暖溫性近海中上層魚類。體呈紡錘形,稍側扁,最大體高在背鰭第6棘附近,垂直向下至腹緣。頭較大,吻端稍尖。口大,前位,斜裂。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頜有細齒。眼大,側上位;眼間隔隆起,寬小於眼徑。鰓孔大。尾柄細,長約為高的2.6倍。背鰭2個,稍分離。第1背鰭基底短,始於胸鰭基部稍後背上,由8根鰭棘組成,起點前有1向前平臥遊離短棘,後部2棘最短;第2背鰭基底長,前緣有1棘,鰭條前部長,後部短。胸鰭大,呈鐮刀狀,尖端伸達臀鰭起點。腹鰭短,位於胸鰭基部下方,有1棘。臀鰭與第2背鰭同形相對,基底稍短,前緣有1棘,起點前具有2游離短棘。尾鰭深叉形。體被小圓鱗,易脫落。有側線,在第2背鰭起點下方向下彎曲至第9鰭條附近,後部直線延伸到尾鰭基;側線均被棱鱗,每1棱鱗上均有1向後的銳棘,形成1條鋒利的隆起脊。體背部綠色而稍帶黃色,腹部銀白色。鰓蓋骨後上緣有1黑斑。背鰭、臀鰭及腹鰭淡黃色。胸鰭、尾鰭黃色。各鰭邊緣黑色。體長一般為20—35厘米。喜棲息於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匯處海區。游泳能力強,性活潑,較貪食,對聲音較敏感,喜群游於水面,晝夜垂直移動現象明顯。喜弱光,厭強光,黎明、黃昏時多起浮水面,大小潮及平流時起群最多。越冬場在東海中南部外海和釣魚島以北水深80—150米水域。春季部分魚群向西向北生殖洄游,分別進入沿岸水域產卵,產卵後魚群就近索餌,並逐漸向深水移動。秋季魚群開始南移,冬季返回越冬場。主要食物為浮游甲殼類、稚魚、幼魚。1—2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5—7月。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常用圍網漁具捕撈。可鮮食,亦可加工罐頭食品或鹹乾品。肉含組胺酸較高,不新鮮時可分解為組織胺,食後可能引起過敏性中毒反應,造成臉紅、頭痛、嘔吐及口舌麻木等症狀。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東海、黃海、韓國、日本、台灣等海域。水深5~10公尺。
特徵
本魚沿側線均有稜鱗,約69~72枚;頭長大於體高。彎曲部最高的稜鱗,並不較直走部之最高為高。體色有兩類,沿岸出產者,體黃色,體高稍大;外洋出產者體清灰色,體高較小。鰓蓋後緣有一黑斑。眼徑較吻長為長,頭長大於或等於體高。第一背鰭有硬棘8枚;第二背鰭有硬棘1枚、軟條30~35枚;臀鰭有硬棘1枚、軟條26~30枚。體側扁,口大而脆弱。體長可達30公分。
生態
本魚棲息于海底礁石上方處,或有涌升流處,行動敏捷捕食小型蝦蟹類,朝夕常出現在海水表面。
經濟價值
食用魚,美味,油炸或煮湯均可。可用拖網、圍網及焚寄網等方法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