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鮁

刺鮁

刺鮁,Acanthocybium solandri (Cuvier in Cuvier and Valenciennes, 1832),是鯖科刺鮁屬的一種魚類。體呈紡錘形,稍側扁,體被小圓鱗,側線上全被高而強的棱鱗,胸及尾鰭土黃色,背及臀鰭淡黃色。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且漁場分布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鮁
  • 拉丁學名:Acanthocybium solandri (Cuvier in Cuvier and Valenciennes, 1832)
  • 別稱:交吹
  • 二名法:Acanthocybium soland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鯖科 Scombridae
  • :刺鮁屬 Acanthocybium
  • :刺鮁 A. solandi
概況,形態,產地,經濟價值,

概況

刺鮁學名Acanthocybium solandi)為鯖科刺鮁屬魚類,俗名交吹。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以及南海諸島等。

形態

背鰭ⅩⅩⅥ,11— 12,小鰭9—10;臀鰭11—12,小鰭9—10;胸鰭23—26; 腹鰭1—5;尾鰭22—23。叉長1.22—1.45m:叉長為體 高7.5—8.2倍,為頭長3.8—4.5倍。頭長為吻長2.0— 2.3倍,為眼徑7.6—10倍。體延長,稍側扁。尾柄兩側 各有3條隆起嵴,以中央嵴較大。頭長,尖形。吻長,長 於眼後頭長,呈喙狀。眼較小。口大,前位。下頜略長於 上頜。兩頜約有50—55個三角形強壯側扁牙,犁骨及齶 骨上有絨毛狀牙帶。無鰓耙。體被細長而小的薄鱗。側線 1條,完全,在背鰭第十七鰭棘下方突然向下呈微波狀彎 曲,沿體中線伸向尾基,側線兩側有許多垂直小分支。第 一背鰭長形。第二背鰭與臀鰭較小,同形,幾相對,其後 方各有9—10個小鰭。腹鰭胸位,有腹鰭間突1對,基部 不與腹鰭接合。尾鰭半月形。頭及體背部藍青色,體側約 有30條暗色橫帶。

產地

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且漁場分布方。
南海的萬山群島一帶為12至翌年4月份;東海的馬祖、大陳島、嵊山等漁場為4~10月份;黃海的大沙、海洋島及煙臺威海漁場為4~9月份,尤以9月份為旺汛。

經濟價值

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大型經濟魚類,是 拖釣業主要捕撈種類。每年11—4月群游於南海諸島海 域。攝食小魚和柔魚。供食用。分布於中國南海諸島和台 灣等海域;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編號:
8194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鯖科
拉丁科名:
Scombridae
中文屬名:
刺鮁屬
拉丁屬名:
Acanthocybium
拉丁種名:
solandi
定名人: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年代:
1831
中文名:
刺鮁
ogenus:
Cybium
原始文獻:
Hist. Nat. Poiss., 8:141
俗名:
交吹
國內分布:
南海諸島, 台灣
國外分布: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熱帶海域
資料來源: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4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