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經濟史譯

日本現代經濟史譯

日本現代經濟史,原名《昭和經濟史》,是由日本著名的經濟學家有澤廣已先生主編,40多位知名經濟學家集體福利撰寫的一部系統分析和闡述近50年(1926-1975年)日本經濟發展過程的通史。正如有澤廣已先生在本書前言中所說:本書側重於闡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兩個不同時期日本經濟的發展和變化,撰寫者用大量豐富的史料,詳細分析了各個時期的經濟形勢、日本政府的政策和效果。對於研究當代日本經濟是一部很有益的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日本現代經濟史譯
  • 作者:有澤廣已
  • 譯者:王琥生
  • 類別:社會經濟
  • 頁數:417頁
  • 定價:35元
  • 出版社: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有澤廣已先生是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現代經濟史上著名的“傾斜生產方式”和“二重結構論”,都是他提出來的。曾擔任過東京大學教授、日本內閣經濟委員會委員、經濟企劃廳顧問、法政大學教授、校長,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長,日中人文社會科學交流協會會長,日本學習院院士,於80年代末逝世。本書編委會成員和執筆者中,絕大部分也都是我國經濟學界熟悉的著名經濟學家,如:安藤良雄、金森久雄、向阪正男、筱原三代平、中村隆英、大內力、香西泰、佐伯喜一、宮崎義一、三輪芳郎等等。
本書的內容,從1976年3月1日到11月9日,曾在《日本經濟新聞》夕刊上逐日連載。後於1976年12月正式出版,很快成了暢銷書,到1977年2月就連續印了第三版。本譯文是根據1977年2月7日出版的第三版全譯的。80年代初,譯者在擔任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和遼寧省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期間,利用業餘時間陸續將前四篇譯完。後因工作條件變化,曾中斷了一個較長時期。直到上世紀90年代離休後,才繼續翻譯。全部譯稿完成後,為保證譯文質量,又對全文進行了認真的譯校和審改,並對書中需要加以注釋說明的日本近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事件或專有名詞,做了共192處譯者注。最後由子女將五十多萬字的手寫譯稿全部錄入電腦,部分章節的小標題,略有更動。

本書目錄

譯 者 說 明 2
《昭和經濟史》編委會及執筆者名單
序 論 ——從大正到昭和 (1911-1926)
1.戰爭景氣 ——走向工業國
2.戰後危機 ——它的歷史意義
3.關東大地震 ——打擊及其後遺症
4.大正時代的經濟遺產 ——救濟政策遺留的問題
第一篇 從危機到“非常時期” ——昭和初年到“二二六”事件 (1926-1936)
概述:激盪的時代揭幕 ——無法控制的軍費膨脹
1.“大藏大臣的失言” ——擠兌的風潮
2.非常放款 ——日本銀行為融通救濟資金奔走
3.發生破綻的“政商”們 ——冒進的鈴木商店
4.五大銀行 ——在危機期間擴大
5.電力外債 ——五大電力公司體制的鞏固
6.昭和初年的工人運動 ——在衰退條件下勞資糾紛頻繁
7.走向解除黃金禁令 ——向緊縮政策轉變
8.新平價與舊平價之爭 ——黃金解禁政策的論戰
9.財界的復甦 ——尋求產業合理化
10.緊縮財政 ——為壓縮開支實行公務人員減薪
11.陰暗的星期四 ——華爾街股票價格空前暴跌
12.失業時代 ——大學畢業無出路
13.農村在危機中掙扎 ——兒童挨餓、姑娘們賣身
14.“中小企業能否生存” ——在金融危機中問題突出
15.產業合理化 ——黃金解禁的最後完成
16.卡特爾時代 ——政府為擺脫危機助力
17.三井與三菱 ——在動盪中擴充實力
18.深刻的財政危機 ——財政收入減少,緊縮政策失敗
19.“滿洲”的生命線 ——占日本對外投資的70%
20.搶購美元 ——擔心重新禁止黃金出口
21.非常時期 ——憂於“國難”的所謂“愛國陣營”
22.對農村的賑濟和改善軍備 ——高橋大藏大臣的膨脹財政
23.赤字公債 ——依靠日本銀行承購的公債發行
24.日英紡織戰 ——日本商品受抵制
25.托拉斯時代 ——大企業相繼合併
26.財閥的“轉向” ——經營方向的轉變
27.新興康采恩 ——在重工業發展中抬頭
28.資本主義論戰 ——“講座派”與“勞農派”
29.昭和初期的財界 ——財界經濟團體的組成
30.經濟躍進的背景 ——六年中出口增加3倍
31.對“滿洲”的殖民地統治 ——所謂“王道樂土、五族共和”
32.陸軍的宣傳小冊子 ——提倡國防和統制經濟
33.“國維會”與新官僚 ——強烈反對現存各政黨
第二篇 混亂的戰時經濟 (1936-1945
概述:1.從“二二六”事件到“新體制” ——建立戰時經濟體制
概述:2.毀滅性的對美宣戰 ——“國家物資力量”的絕對劣勢
1.準戰時經濟體制 ——龐大的擴充軍備計畫
2.重化學工業時代 ——生產的迅速發展
3.政經濟三原則 ——軍部積極要求擴大生產
4.盧溝橋事件 ——“特殊資本”進行的華北開發
5.直接經濟統制的三項法令 ——直接干預資金和物資
6.《滿洲重工業會社》和《華北開發會社》 ——新興財閥“日產”遷往“滿洲”
7.企劃院 ——國家總動員的中樞機構
8.“物資動員計畫”和“擴大生產力計畫” ——實行物資的計畫分配
9.臨時軍事費 ——外界無從了解的內容
10.“國家總動員法” ——政府許可權極度擴大
11.電力統制 國家管理電力 ——發電、送電、配電一體化管理
12.時局金融 ——對軍需產業集中融資
13.物價統制
14.電力、煤炭短缺 ——保證發電和保證煤炭供應均告失敗
15.“東亞新秩序” ——為日中戰爭製造理論
16.新體制 ——“近衛新黨”銷聲斂跡
17.三國同盟和對美關係 ——軍需物資對第三國的依賴
18.產業報國會 ——官辦的“勞資一體”組織
19.紅色“徵兵通知”和白色“徵用通知” ——勞動者被軍需工廠陸續徵用
20.“奢侈是大敵 ——西服、照相機、貴金屬飾品……
21.進口大米和代食品 ——糧食定量供應制
22.ABCD包圍圈 ——對日經濟封鎖
23.開戰與“國力” ——生產力的劣勢77∶1
24.從優勢急轉直下 ——船隻很快喪失
25.統制會和“營團” ——經濟團體的整頓難產
26.五大重點產業 ——全力增加飛機產量
27.軍需省和軍需會社法 ——軍刀支配下的產業政策
28.企業整頓 ——對中小企業實行停、轉、並
29.戰時合併 ——地方銀行實行“一縣一行”
30.戰時金融 ——銀行的軍需融資膨脹
31.“勤勞奉仕” ——學生也走向戰場和工場
32.A區和B區 ——對軍需物資的瘋狂掠奪
33.海上護衛戰 ——民用船舶大半被徵用
34.增產糧食 ——缺人、缺物轉而提倡精神論
35.垂死前的絕望宣言 ——軍需生產的崩潰
36.空襲和國民生活 ——消防訓練、集體疏散兒童
37.松根油、氣球炸彈…… ——最後是“精神作戰”
38.十五年戰爭的遺產 ——國富喪失四分之一
第三篇 從荒廢到復興 (1945-1954)
概述:1.制度改革的時代 ——“經濟的民主化”
概述:2.一大批激進的政策決定 ——嚴酷的道奇緊縮政策
概述:3.韓戰景氣 ——從依靠特需到“自立”
1.通貨膨脹和糧食危機 ——在朝不保夕中生活的普通民眾
2.GHQ ——掌握占領行政的全權
3.建立新憲法體制 ——接受盟軍統帥部方案
4.解散財閥 ——三井、三菱的頑強抵制
5.農地改革 ——187萬公頃耕地的開放
6.勞動的民主化 ——盟軍統帥部最早的對策
7.金融緊急措施 ——凍結存款兌換新日元
8.停止戰時補償 ——陸續出現無力恢復的企業
9.成立經濟安定本部 ——戰後統制的總管
10.二一大罷工 ——工人運動高漲的象徵
11.傾斜生產方式 ——重點是增產煤炭和鋼鐵
12.片山內閣上台 ——矛盾的經濟政策
13.財界的復甦 ——重新建立“經團聯”
14.金融機構的恢復 ——不受消除經濟力量集中法的約束
15.賠償方針的改變 ——因冷戰激化而大幅度緩和
16.1美元=360日元的單一匯率 ——經濟恢復和獨立的基礎
17.道奇路線 ——轉向“超平衡”財政
18.穩定危機 ——大企業藉機復甦
19.公共企業體制度 ——空有其表的經濟核算制
20.兜町的甦醒 ——1949年重開證券交易所
22.肖普建議 ——謀求稅制的根本改革
23.工會總評議會的成立 ——工人運動的統一
24.美援物資的回流資金 ——穩定和復興經濟的支柱
25.韓戰特需景氣 ——空前的好景氣來臨
26.舊金山體制 ——復興的有利起點
27.史達林逝世引起股市暴跌 ——美蘇冷戰緩和的揣測
28.一萬田教皇時代 ——大力推動資本積累
29.財閥的復活 ——通過相互持股而重新聚集
30.加強產業基礎 ——九個電力公司和電源開發公司成立
31.產業合理化 ——鋼鐵工業投資增加十倍
32.新產業的萌芽 ——為走向批量生產時代建立基礎
33.協調和系列化 ——卡特爾的出世
34.昭和29年(1954年)衰退 ——戰後首次周期衰退
35.對東南亞的賠償 ——通過協定形式減輕負擔
36.保守勢力的聯合與革新勢力的聯合 ——戰後日本政黨格局的形成
36.農業生產的擴大 ——技術革新的推動
第四篇 高速增長的展開 (1955-1965)
概述:1.驚濤駭浪中的增長 ——經濟面貌十年大變
概述:2.技術革新的成果 ——經濟計畫對高速增長的推動
1.“已經不再是戰後” ——向高速增長前進
2.岩戶景氣 ——史無前例的長期繁榮
3.二重結構論 ——千方百計消除“工資差距”
4.技術革新 ——積極引進國外技術
5.大量消費時代 ——家用電器熱迅速擴展
6.投資誘發再投資 ——日益緊密的產業聯繫
7.沿太平洋帶狀工業地區 ——以鋼鐵、石油為核心的布局
8.能源革命 ——廉價而豐富的石油時代
9.“一應俱全主義” ——每個系列都經營多種產業
10.“石坂泰三時代” ——財界的影響力加強
11.農業的變化 ——城鄉差距問題
12.中小企業的變化 ——出現一大批中堅企業
13.工人運動的新潮流 ——在經濟鬥爭中組織春斗
14.人力不足時代 ——成批招工困難
15.流通革命 ——自選商場和減價浪潮
16.引進外資 ——產業現代化和國際收支平衡
17.完善防衛體制 ——“第二次防衛力整備計畫”與兵器生產
18.“倍增”的構想 ——圍繞增長目標的爭論
19.所得倍增計畫的功罪 ——通過增長實現經濟的現代化
20.全民保險、全民年金 ——重新構築社會保障體系
21.全國綜合開發計畫 ——據點開發方式的出現
22.向開放體制轉換 ——美國的強烈自由化要求
23.自由化對策的混亂 ——得到好評的“特振法”
24.國際化的迅速進展 ——參加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25.新幹線和交通革命 ——適應對速度的要求
26.股票市場的變化 ——信託投資熱和股票價格暴漲
27.日中貿易的擴大 ——因邦交未恢復而受制約
第五篇 摸索的時代 (1965-1975)
概述:1.工業的國際地位提高 ——“福利和環境意識”隨之強烈
概述:2.資本和貿易實現自由化 ——走向浮動匯率
1.1965年衰退和“結構性衰退”論 ——大倒閉、大衝擊
2.山一證券事件和日本銀行的特殊融資 ——以微薄的資金力量進行過度競爭
3.走向依賴國債的財政 ——政策的大轉變
4.伊奘諾景氣 ——戰後時間最長的繁榮
5.資本自由化的進展 ——接受優秀的技術
6.不穩定的農業政策 ——糧食生產的調整
7.動盪的社會形勢 ——中產階級化的迅速進展
8.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第2位 ——《經濟大國論》表面化
9.對外經濟合作走向正規 ——對韓國經濟合作的波折
10.國際收支盈餘的固定化 ——受惠於日元匯價低
11.日美紡織品談判 ——美國的強硬姿態
12.大型企業陸續合併 ——在“產業重組”背景下的兼併
13.高速增長和國民生活 ——自用小轎車時代的揭幕
14.環境污染問題 ——各地多次發生危害健康事件
15.過密與過疏 ——國土整治和開發規劃
16.日元升值的壓力加大 ——日元堅挺,美元疲軟
17.尼克森衝擊 ——1美元=308日元
18.日本列島改造論 ——對增長能力的過高評價
19.第三、四次防衛力整備計畫 ——“自主防衛”方案
20.實行浮動匯率制 ——短命的“史密森體制”
21.通貨膨脹嚴重 ——急劇膨脹的貨幣供應
22.福利元年 ——實現5萬日元年金
23.日中經濟關係的擴展 ——備忘錄貿易
24.東南亞對日本的抵制 ——日本對東南亞的投資迅速增加
25.世界性糧食短缺 ——糧食庫存水平下降
26.石油衝擊 ——資源遇到難題
27.石油衝擊後的日本經濟 ——企業的利潤率下降
附: 日本經濟大事記 (1926-197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