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22年,日本帝國主義者在英法美支持下,為推翻遠東蘇維埃政權、切斷俄國與太平洋的聯繫,占領西伯利亞地區而進行的武裝干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對蘇俄的武裝干涉
- 外文名:Japan's Armed Intervention in Soviet Russia
- 時間:1918—1922年
- 地點:蘇俄遠東地區
1918—1922年,日本帝國主義者在英法美支持下,為推翻遠東蘇維埃政權、切斷俄國與太平洋的聯繫,占領西伯利亞地區而進行的武裝干涉。
1918—1922年,日本帝國主義者在英法美支持下,為推翻遠東蘇維埃政權、切斷俄國與太平洋的聯繫,占領西伯利亞地區而進行的武裝干涉。...
義大利軍團參加了隨後的協約國在遠東西伯利亞的武裝干涉,擔任了重要職責,在伊爾庫茨克、哈爾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使用重型武器與裝甲列車控制西伯利亞鐵路,與蘇俄紅軍作戰。
1918~1920年的蘇俄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是蘇維埃俄國同國內反革命武裝和外國干涉軍所進行的戰爭。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不久,國內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被迅速平定。...
蘇俄內戰(俄語:Гражданскаявойна́ вРосси́и),又稱蘇俄國內戰爭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8年到1922年在崩潰的俄羅斯帝國境內發生...
英美對蘇俄北方的武裝干涉,英美等國以保衛蘇俄北方摩爾曼斯克地區免遭德國侵占為藉口,於1918年3—6月間對蘇俄發動的武裝干涉。...
這時外國干涉軍尚未公開打出顛覆蘇維埃政權的旗號,沒有向蘇俄中心地區進攻。 [89-92]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加緊了武裝干涉,於1919~1920年先後利用高爾察克...
英國對中亞的武裝干涉,英國對蘇俄中亞地區採取的軍事行動。1917年的英法巴黎會議劃定了各協約國瓜分俄國的勢力範圍。英國欲攫取中亞一些地區作為自己的殖民地。1918年...
德奧武裝干涉是指1918年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對蘇俄的入侵。... 德奧武裝干涉是指1918年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對蘇俄的入侵。德奧武裝干涉,1918年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對蘇俄...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1918年3月3日,蘇維埃俄國對德國單獨媾和。為此,1918年3月8日,日本決定對中國求防敵之協定,以便武裝干涉俄國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從事參謀和訓練工作,1918年8月晉升戰時少校,在對蘇俄的武裝干涉中。任美國西伯利亞遠征軍指揮官威廉·葛拉福斯(William S. Graves)少將的...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引起了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日本也參與干涉並趁機擴大在華利益。1918年初,日本參謀次長田中義一和北京政府駐日公使章宗祥商談中日軍事行動問題,...
因為武裝干涉未能阻止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各國也就此罷休,1920年4月美國撤軍後,在蘇俄領土上僅剩下了日本軍隊賴著不走,日本不撤軍必然引起蘇俄人民更強烈的反抗。
在蘇俄國內戰爭和日本武裝干涉的條件下,遠東的貨幣流通十分混亂。遠東共和國成立伊始,即著手恢復經濟、整頓貨幣流通秩序,從發行紙幣到允許金屬幣流通,其間經歷摸索和...
這些叛徒執政後,採取了一些改良辦法欺騙民眾,極力阻止、鎮壓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仇視、屠殺共產黨人,敵視蘇維埃俄國,甚至參與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和顛覆活動。
言,能夠與圖哈切夫斯基媲美的是在西方人眼中帶上了“黑色面具”的神秘人物、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員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他是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1918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出兵西伯利亞,對蘇俄進行武裝干涉。片山潛不顧年老體弱,於1922年多次來到西伯利亞,親臨前線,向日本士兵散發傳單。在《日本...
但是,胡佛在領導歐洲的救濟活動時,充分利用歐洲的饑饉,以糧食為手段,破壞歐洲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同時,大力組織對蘇俄的糧食封鎖和武裝干涉活動,援助外國武裝干涉者和...
並努力策劃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因協約國不齊心,未果而終;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邱吉爾出於本國利益考慮,則積極提出聯蘇制德的主張,在1941年希特勒德國入侵蘇聯時...
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初,蘇俄在遠東的勢力收縮,成立遠東共和國,日本參與了對新生政權的武裝干涉,並占領蘇俄遠東地區大片領土,但不久即被紅軍驅逐出境。自此,蘇聯和日本...
①社會主義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如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和封鎖;②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如英法美在巴黎和會上的爭鬥、美日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爭奪、...
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停滯時代)。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斯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引發武裝衝突,並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但是在1969年,蘇聯卻...
戰後,他積極參與組織對蘇俄的武裝干涉,他還參加起草了《凡爾賽和約》,竭力要確立法國在歐洲的霸權。1920年參加總統競選失敗。晚年主要致力於寫作,著作有《暮年沉思...
帝國主義國家中有的集團鑒於武裝干涉未能扼殺蘇維埃政權,轉而採取外交、經濟壓力企圖迫使蘇俄屈服。1922年1月6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法國坎城開會,根據英國首相勞合·...
1918年——協約國開始武裝干涉蘇俄。 1918年——以列寧為首的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遷都莫斯科。 1923年——列寧患中風病被迫離職。 1926年——湖南驅逐趙恆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