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龜

日本地龜

日本地龜是一種小型龜類。 分布於日本。繁殖方式為卵生。6~8月下4~6個蛋。夜裡常下水,所以很多龜背甲都是綠色的。少曬陽光,在濕度高的森林裡生活。成體也在所謂的“草原”長時間尋食。體形特徵15~17cm大小。公母幾乎沒有大小區別,公的尾巴很粗很大。食性食譜主要食物為昆蟲,和一些小動物的屍體。比較愛吃的是蝸牛,鼻涕蟲等等。

基本介紹

物種簡介,形態特徵,棲息環境,人工飼養,野生龜的馴化,人工餵食,飼養管理,病害防治,休眠特性,

物種簡介

15~17cm大小,公母幾乎沒有大小區別,公的尾巴很粗很大,1992年被定為亞新種。主要食物為昆蟲,和一些小動物的屍體。比較愛吃的是蝸牛鼻涕蟲等等。6~8月下4~6個蛋。夜裡常下水,所以很多龜背甲都是綠色的。少曬陽光,在濕度高的森林裡生活。成體也在所謂的“草原”長時間尋食。這些都是書上的,最近幾年日本也開始走私這龜到處賣。
這龜極其好養,給什麼吃什麼,蔬菜蟲子什麼都吃。濕度高些狀態好,最好少給陽光。溫度別太高。很不容易死。公日本地龜和母黃緣養一起常會出現雜交。很是漂亮。在我看來不是下4~6個蛋應該是2個蛋才對。蛋很大。
雌龜的腹甲平坦,尾短,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近;雄龜的腹甲中央凹陷,尾長且粗,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遠。
地龜屬有2種,,即地龜和日本地龜。其中日本地龜雖產於日本,卻是由中國廣州中山大學范曾浩教授於1931年命名的地龜亞種( Geoemyda spengleri japonica)。近年來,日本學者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地龜亞種( Geoemyda spengeri japonica)與地龜指名亞種有差別明顯,因此將地龜亞種上升為種,稱日本地龜( Geoemyda japonica)。

形態特徵

頭頸側可見3-4條棕紅色縱紋,吻喙棕紅色,上喙略鉤曲;背甲黃褐色,前後緣呈鋸齒狀,背部脊棱明顯突出;腹甲黑色;兩邊緣黃色;四肢及尾部的鱗片黑色,間有部分暗紅色。
體型較小,其背甲呈楓葉狀,體色橘黃色,肋盾、椎盾中央和緣盾邊緣具黑色斑紋,背甲前後緣呈鋸齒狀,背甲上有3條嵴棱,中央一條較明顯。腹甲黃色,甲橋黑色,有腋盾。頭部棕褐色,側面有橘紅色和褐色鑲嵌的條紋,延伸至頸部。四肢淺棕色,散布紅色或黑色斑紋,具大小不一鱗片,指、趾間具半蹼。尾橘紅色且短。日本地龜與地龜的外部形態較相似,明顯差異是:日本地龜有腋盾,地龜無腋盾。

棲息環境

日本地龜在整個廣島上都有棲息地(一些偏僻的孤島上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日本地龜的身體大致為棕色,頭部的顏色稍稍淡於體色,頭部的兩側與頸部周圍都長有黑色的小斑點。只能看到一條嵴棱,棱突起的地方能夠看到一條淺色的黃條紋,有的龜可能沒有。背甲後沿為鋸齒狀。背部具有特徵性的年輪,非常清晰,還帶有發散狀的溝渠形成的別致紋絡。成年的日本地龜背長大約為13cm-18cm左右。它的身體為灰色偏黃,四肢和尾巴的兩邊帶有菊色和暗橙色的條紋。此龜的身體大於雄龜,但雄龜的尾巴較長。 日本地龜是有名的爬行高手,主要活動在日本國內的山區叢林、小溪及山澗小河邊。它是半水棲龜,不能進入深水(水位不能超過自身龜殼高度的2倍)區域,否則,將有被溺水的可能。它們經常出沒于山間的小溪和池塘旁。它們主要是以昆蟲、蝸牛、蝌蚪類,或者雜草和水果為食物。冬眠時會臥在小洞或大樹的底部。
日本地龜日本地龜

人工飼養

野生龜的馴化

地龜體小,適應能力弱,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難飼養,成活率低。新引進的地龜應放在乾燥的紙盒或容器中,內鋪沙土,放置一個飲水盆。每天投餵多種食物,投餵前勿驚動龜,以免龜拒食。
日本地龜日本地龜

人工餵食

正常的地龜,在春、夏季每2天投餵1次,秋季每天投喂,並增加投餵量,同時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當環境溫度在22-28°C時,龜能正常吃食;當環境溫度在20°C以下時,不要餵食,雖然個別龜仍有食慾,但吃食後易引起腸胃不適。

飼養管理

(1)沙土地龜屬半水棲龜類,人工飼養時,應養於沙土上,沙土厚3-5厘米,每月更換1次。也可將龜舍布置成半邊淺水、半邊沙的格局,但冬季時,必須全部鋪沙(加溫飼養除外)。夏季沙上可潮濕,初春和深秋之際,沙土宜乾燥。(2)加強日常管理地龜喜暖怕寒,在飼養過程中,飼養的地勢宜高。建立日記本,每天記錄各種情況,尤其是溫度、吃食情況,這些都是飼養好地龜的關鍵。只有掌握了地龜生活環境溫度、吃食情況,才能正確地給地龜採取一些防範措施,如溫度低時,應及時加溫;如地龜停食,要考慮地龜是否患病、龜舍移地、食物更換等因素。
日本地龜日本地龜
(3)冬季飼養健康的地龜可自然冬眠,將地龜放入沙土上,龜自己鑽入沙土深處,在沙的表面覆蓋棉被或稻草等保暖物,每周檢查1次。翌年,龜復甦的好壞,直接影響龜的健康。剛復甦的龜體弱,不宜大量餵食,應少量投喂,同時注意溫度的變化。體弱瘦小的龜,可加溫飼養,將環境溫度提高至25°C左右,正常餵食、管理。

病害防治

日本地龜的抗病力較強,只要做好早期引種及防病措施,採取合理的飼養模式,發現病龜及時隔離並積極治療,即會獲得較好的養殖效益。
1、預防龜病發生一般與環境、龜體本身和飼料、病原有關。保持良好和養龜環境,如水質符合養殖要求,周圍安靜,龜的棲息地合理而科學等,能減少龜病的發生。同樣,引種時就近進種,避免長途運輸,避免從市場上或不熟悉養殖近況的場家進種,龜種體格健康、無缺陷,飼料滿足龜生長需要、新鮮、全面而營養豐富。切斷病原傳播給健康龜的途徑等,這些均能起一定的預防作用。
日本地龜日本地龜
病因:由於人工養殖時,密度較高,引起龜外傷或水質惡化等原因,日本地龜的稚、幼龜階段較易感染上白眼病。
症狀:病龜眼部發炎充血,逐漸變成灰白色而腫大,眼角膜及周圍因炎症糜爛,眼球外部被一層白色分泌物蓋住。發病後的龜,常用前肢擦眼部,不能攝食,嚴重時雙目失明,呼吸困難,身體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加強飼養管理,重點做好消毒工作。對龜及養龜水體、食具嚴格消毒;加強龜飼料的營養成分,增強龜抗病能力。病龜用40ppm紅黴素溶液浸泡60分鐘;用金黴素眼膏塗病龜眼部。
病因:多為飼料變質或食具、食物受大腸桿菌等病菌污染而致龜患病。
症狀:病龜目光呆滯,無光彩,身體消瘦,不愛爬動,喜歡飲水,腹瀉,糞便呈鼻涕狀,此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夏天高溫季節更為盛行。
防治方法:改善水質狀況,保持水質清新,投餵新鮮飼料,食具嚴格消毒。病龜用30ppm紅黴素溶液浸泡60分鐘後,在飼料中拌入適量土黴素投餵病龜。
病因:甲殼受損後,細菌侵入傷口導致甲殼腐爛。
症狀:表層甲殼腐爛,或形成洞穴甚至可見肌肉,不食,少動。
防治方法:用4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病龜15分鐘後,再用微量高錳酸鉀結晶粉輕輕塗於病龜病灶部位。
(4)越冬死亡症
病因:多因越冬前營養缺乏,體質弱以致無法抵禦長期寒冷侵襲而死。少部分產後親龜及有慢性疾病的龜因越冬而致亡。
症狀:越冬前,龜體消瘦,肌肉干癟,拿起病龜,手感很輕。常浮於水面表層不動。
防治方法:南方地區,每年7-8月開始,尤其是親龜產卵停止後,逐漸加強精飼料如肉類等的投喂,添加適量微量元素,使龜體質恢復,儲存足夠營養過冬。病龜抓緊治癒;稚龜宜採取一定保溫措施過冬。
(5)體內外寄生蟲
病因:多因長期棲息於水中,導致錐蟲等寄生於龜體表或內臟。
症狀:龜體表有蟲體、消瘦。
防治方法:立即清除體表蟲體,並用硫酸銅溶液(0.5毫克/升)浸泡30分鐘,每半年餵一次腸蟲清
敵害預防:龜稚、幼龜階段更易受蛇、鼠、貓等侵襲,因此宜用設施防止敵害。在池塘養殖中,注意搭養魚種的品種與規格,以免危害龜的安全。

休眠特性

這是龜類對付外界惡劣環境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休眠通常分為冬眠夏眠。而由於日本地龜是陸龜,通常在冬季冬眠。一般來說水溫低於20度時,日本地龜便開始不吃東西。水溫低於11度時,進入到淺度冬眠中;當水溫低於6度時,龜便開始進入深度冬眠。當水溫長時間低於5度時,日本地龜有被凍死的危險。很多龜友都希望在冬天加溫飼養,這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尤其對於新養龜的龜友來說更是如此。在冬季由於室溫與水溫之間存在著溫差日本地龜很容易得肺炎死去。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讓日本地龜冬眠,這樣也符合其自然規律。 日本地龜成年後可以乾養過冬,但也需要隔一周左右泡泡水。成體巴西冬眠可採取用濕布裹蓋的模式進行。冬眠前,水溫達22°C時,在飼料中拌人抗生素類藥物,以增強龜的抗病能力。當水溫降至14℃時,龜的活動減少,多數龜沉在水底,停食,少數龜僅食少量,這時需徹底清池,並對龜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皮膚、頭部、糞便、寄生蟲。不健康的龜不能冬眠,應挑選出單獨飼養,並提升水溫至20°C以上使龜進食,同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冬眠中,偶爾水溫升至16°C以上時龜會甦醒活動,此時切勿餵食,防止夜間溫度降低,造成消化不良等方面疾病。冬眠過程中,對一些漂浮水面、四肢無力等不正常的龜應及時撈出,隔離飼養。冬眠後,隨溫度的提升,水溫達18°C左右,龜已有少量活動,有些龜已能覓食,這時不能急於餵食,應待晝夜水溫差不超過6°C左右方可餵食,第1次餵食前需全面換水並消毒。
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2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僅限野外種群)。
日本已將日本地龜列入其保護動物,禁止輸出。因而市場上基本不會有日本地龜出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