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

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

《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是丁英順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1月。

該書分析了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實踐情況,提出了健全中國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政策體系的建議。該書強調,中國政府在老年人就業與再就業方面必須未雨綢繆,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
  • 作者:丁英順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70千字
  • 首版時間:2016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析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背景,探討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制度建設及政策動向,觀察日本老年人就業再就業狀況,分析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提出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中國健全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政策體系的啟示。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背景
第二章 日本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制度建設
第三章 日本老年人就業再就業狀況
第四章 對中國的啟示與建議

創作背景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社會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經驗和智慧,不但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條件,而且還能解決由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本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面對日益嚴重的少子化、高齡化問題,日本政府和企業界不斷創新,從立法、政策、管理等角度展開了諸多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實踐,促進老年人的就業與再就業。而日本的經驗可以為中國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及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方面提供借鑑與參考。基於此,《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老齡化背景下的日本將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確立為最重要的勞動雇用政策之一,開始嘗試通過逐步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促進老年人的就業與再就業。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一般企業的退休年齡是55歲。但隨著少子老齡化的不斷加深,日本一直在逐步地延遲退休年齡。尤其是2007年以來,日本的人口進入了負增長期,受此影響,日本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已經接近最大負荷。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制定《高齡者雇用安定法》,採取延遲退休年齡制度便是日本政府推出的重要舉措之一。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勞動力資源結構性短缺問題,未來還可能出現勞動力全面短缺現象。人口預期壽命延長了人們能夠參與勞動的時間,這不僅意味著社會勞動力資源的增多,有利於人口紅利的延長,而且可以使勞動力成本下降,有利於經濟發展。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人力資源閒置,變老齡化的壓力為動力,為老齡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同時,老年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能夠給家庭帶來經濟上的收益,改變老年人在家庭中“經濟負擔”的地位,消除了可能由經濟問題產生的隔閡和矛盾。鼓勵老年人就業與再就業、參與經濟社會建設是在老齡化加劇的形勢下,緩解社會保障壓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福利水平的重要舉措。
該書主張:中國政府應借鑑日本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健全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政策體系。如加強政策扶持力度,為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活動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老年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搭建老年人的就業平台;積極推動老年志願者活動;促進老年人繼續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年輕人的就業,避免代際之間就業矛盾的發生;政府、企業、教育機構等各方應共同努力,延遲退休和年輕人就業對策並舉,形成代際之間互相和諧的良性互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
2016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9110-1

作者簡介

丁英順,女,1967年4月生,吉林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日本社會及中日韓社會比較研究,重點研究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主要研究成果有:《戰後日韓、日朝關係》(專著);參與了《21世紀初期日本的東亞政策》《21世紀日本沉浮辯》《日本的社會思潮與國民情緒》《日本軍國主義論》等著作有關章節的撰寫;發表《日本推動健康老齡化的經驗及啟示》《日韓兩國居家養老服務比較及啟示》《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韓國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等論文數十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