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日月潭文武廟
- 外文名稱:Sun Moon Lake Wenwu Temple
- 地理位置:台灣省南投縣
- 占地面積:1.0224公頃
- 建築面積:1061坪(約3500平米)
概述,地理位置,修建歷史,建築情況,
概述
故其歷史沿革,彌足珍貴。本廟始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初始,日月潭水域有兩間宮廟,一為日月村的“益化堂”,二為水社村的“龍鳳宮”。二廟的神祇,保境安民,向為居民所敬奉。不止於漢人,即連卜居於此的邵族原住民,在歷經瘟疫的侵襲後,祈求眾神施法保祐,疫情得以消沈,也開始祭祀神明。日治時期,規畫日月潭水力開發,擬興建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廠。開鑿山洞,引濁水溪水以注潭內。
廟宇以金黃色為主,巍峨聳立。而其形勢陡峻,若搭船可泊山麓崖,循石階366級上可登抵。台階上刻有366天每日的日期,和當天出生的名人的名字,值得細細觀賞。殿前有雙龍弄珠石雕。登上文武廟後殿山坡,可以遠眺日月潭景。
文武廟位於日月潭北邊山腰處,其由來與日月潭興建史有關,公元1932年,日月潭建壩儲水後,當時潭畔有龍鳳宮,北吉巷有益化堂兩廟,有鑒於潭水過高將漫淹二廟,於是決議遷廟,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於公元1934年將兩廟合一,即為文武廟的前身,公元1969年文武廟重建,以“北朝式”格式建築,這也就是今天文武廟所見之輝宏建築格局。
地理位置
台灣日月潭文武廟
修建歷史
民國二十三年(1934),日月潭水位上升二十餘米,潭邊耕地淪為水域,居民被迫遷移,而“益化堂”和“龍鳳宮”也是如此。為免神像分散奉侍,經二廟管理人及地方人士協商,決議擇地興建合祀二廟神祇的新廟。於是推舉當時魚池莊莊長陳金龍為主任委員,黃火爐為副主任委員,黃佛緣、黃朝來、黃阿珠、賴江和等為常務委員,地方人士三十六人為委員,積極籌建。籌建委員會申請租用日月潭北山保全林地為廟地,以南朝式磚木、台灣瓦為建材,於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興工,歷經四年,於二十七年(1938)竣工,基地面積零點五四三五公頃,建築物面積八十坪。奉祀孔子、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從祀諸神,故統稱“文武廟”。
“文武廟”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為適應實際需要,並遵照政府規定,成立管理委員會,由洪振諒擔任第一屆主任委員。訂立章程及管理細則,作為廟務處理及推廣的依據。五十三年(1964),籌建招待所,五十四年(1965)招待所落成,湖邊碼頭及登天梯也完成,水陸交通便捷,香客日增。五十六年(1967),管理委員會鑒於香客前來參拜的數量大增,廟庭及腹地狹小,而廟又已舊,亟需重建。於是在五十七年(1968),將管理委員會改組為財團法人制,成立董事會,定名為“財團法人台灣省日月潭文武廟”。董事會負責管理廟務,並推動重建工作。重建工程於五十八年(1969)八月展開,邀請當時南投縣長林洋港破土,正式開工。
由於工程浩大,人力及經費所需甚殷,於是廣邀地方熱心人士共襄盛舉,得到熱烈的回應。木業巨子孫海支援推土機整地,其一例也。而政府當局對本廟的重建,期許甚高,多方支援,亦為一大助力。乃因擘畫精細,分工合作良好,工程進行順利。六十年(1971)主體建築已大部完成,六十一年(1972)一月舉行鎮座安香典禮。嗣後續辦零星工程,美化環境,而於六十五年(1976.)年正式落成。基地面積一點零二二四公頃,建築物面積一千零六十一坪,總工程費二千一百五十餘萬。所用木石材料之貴,雕刻技術之精美,就當前寺廟建築而言,實無出其右。殿宇輝煌,格局弘闊,文武廟乃氣象一新。重建期間,政府最高當局的重視和支援,是使工程得以儘快完成的主因。開工之初,總統 蔣公親臨本廟基地,垂詢工程狀況,喻示:氣魄要大,廟埕宜寬,並以“前、中、後三殿式”中國北朝式宮殿建築興建。武殿奉祀關聖帝君與岳武穆王,文殿奉祀至聖先師孔子。依據喻示,如此浩大的工程,本來計畫要經十年才能完工。而 蔣公巡狩日月潭之際,曾七度幸臨,詢問工程進度及經費籌措情形,並面喻縮短建築期限,希望在建國六十周年時完成,復喻示有關首長酌予支援。蒙省政府主席陳大慶、省議會議長謝東閔、台北市長高玉樹、南投縣長林洋港等,多所鼓勵支持。又有四方信士及熱心人士,籌資出力,二千多萬建築經費,均來自樂意支助及自動捐獻。眾志成城,肯堂肯構,於是重建工程得以如期完成。
七十六年(1987),為服務日增的信士和遊客,董監事會倡議,將原有逼側簡單的招待所改建為香客大樓,七十八年(1989)樓成,命名為“文武廟附設景聖樓大飯店”,提供各種餐飲住宿的服務。景聖樓矗立於日月潭畔,是絕佳的度假飯店。八十八年(1999)九月二十一日凌晨,魚池地區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瞬間地坼山崩,文武廟廟埕坼裂,前殿塌陷毀損,鐘樓倒塌,中後二殿結構損毀。附設的景聖樓半倒。此即令人言之色變的台灣“九二一”大地震。逢此巨變,雖然人心惶惶。而本廟董事會處變不驚,決議積極整建。執行人等戮力策畫,奔波籌款。整建經費除向銀行申貸之外,蒙受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南投縣政府、台電電源開發基金會補助經費,遊客信眾及友廟的資助也居功厥偉。終於九十二年(2003)整建完成,並於廟埕樹立“贔屓馱石碑”,感謝各界協助整建的功德。
“文武廟”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為適應實際需要,並遵照政府規定,成立管理委員會,由洪振諒擔任第一屆主任委員。訂立章程及管理細則,作為廟務處理及推廣的依據。五十三年(1964),籌建招待所,五十四年(1965)招待所落成,湖邊碼頭及登天梯也完成,水陸交通便捷,香客日增。五十六年(1967),管理委員會鑒於香客前來參拜的數量大增,廟庭及腹地狹小,而廟又已舊,亟需重建。於是在五十七年(1968),將管理委員會改組為財團法人制,成立董事會,定名為“財團法人台灣省日月潭文武廟”。董事會負責管理廟務,並推動重建工作。重建工程於五十八年(1969)八月展開,邀請當時南投縣長林洋港破土,正式開工。
由於工程浩大,人力及經費所需甚殷,於是廣邀地方熱心人士共襄盛舉,得到熱烈的回應。木業巨子孫海支援推土機整地,其一例也。而政府當局對本廟的重建,期許甚高,多方支援,亦為一大助力。乃因擘畫精細,分工合作良好,工程進行順利。六十年(1971)主體建築已大部完成,六十一年(1972)一月舉行鎮座安香典禮。嗣後續辦零星工程,美化環境,而於六十五年(1976.)年正式落成。基地面積一點零二二四公頃,建築物面積一千零六十一坪,總工程費二千一百五十餘萬。所用木石材料之貴,雕刻技術之精美,就當前寺廟建築而言,實無出其右。殿宇輝煌,格局弘闊,文武廟乃氣象一新。重建期間,政府最高當局的重視和支援,是使工程得以儘快完成的主因。開工之初,總統 蔣公親臨本廟基地,垂詢工程狀況,喻示:氣魄要大,廟埕宜寬,並以“前、中、後三殿式”中國北朝式宮殿建築興建。武殿奉祀關聖帝君與岳武穆王,文殿奉祀至聖先師孔子。依據喻示,如此浩大的工程,本來計畫要經十年才能完工。而 蔣公巡狩日月潭之際,曾七度幸臨,詢問工程進度及經費籌措情形,並面喻縮短建築期限,希望在建國六十周年時完成,復喻示有關首長酌予支援。蒙省政府主席陳大慶、省議會議長謝東閔、台北市長高玉樹、南投縣長林洋港等,多所鼓勵支持。又有四方信士及熱心人士,籌資出力,二千多萬建築經費,均來自樂意支助及自動捐獻。眾志成城,肯堂肯構,於是重建工程得以如期完成。
七十六年(1987),為服務日增的信士和遊客,董監事會倡議,將原有逼側簡單的招待所改建為香客大樓,七十八年(1989)樓成,命名為“文武廟附設景聖樓大飯店”,提供各種餐飲住宿的服務。景聖樓矗立於日月潭畔,是絕佳的度假飯店。八十八年(1999)九月二十一日凌晨,魚池地區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瞬間地坼山崩,文武廟廟埕坼裂,前殿塌陷毀損,鐘樓倒塌,中後二殿結構損毀。附設的景聖樓半倒。此即令人言之色變的台灣“九二一”大地震。逢此巨變,雖然人心惶惶。而本廟董事會處變不驚,決議積極整建。執行人等戮力策畫,奔波籌款。整建經費除向銀行申貸之外,蒙受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南投縣政府、台電電源開發基金會補助經費,遊客信眾及友廟的資助也居功厥偉。終於九十二年(2003)整建完成,並於廟埕樹立“贔屓馱石碑”,感謝各界協助整建的功德。
建築情況
整建期間,問題重重,諸如:新舊建材的融合,原有形貌的維護,防震能力的加強,原本工作的延續…執事人員一一克服,更力圖盡美盡善。整修完成之後,歷劫之跡泯除,弘偉氣象復振,信眾遊客倍增,象徵本廟的可長可久。溯其源始,詳其流變,文武廟乃由蕞爾兩小廟所組成,初始之簡單狹隘,重建為恢弘雄大。大地震的毀傷,適足為新氣象和格局的啟迪。源始流變,其貌雖不同,而其精神則始終一貫。此即“文能安境,武能定國”,為信士所仰,乃百姓所愛的精神。故能忠昭日月,義貫乾坤,與靈山勝水共千秋也。
文武廟形勢陡峻,依山勢而築,愈後愈高,莊顏雄偉。正門面臨環湖公路,為墨綠色大理石牌坊,正面書曰“文武廟”,左右分題“崇文”“重武”,兩邊樑柱有黃杰先生題書對聯一幅“道貫古今德參造化”“惠昭日月義薄雲天”。拾階而上,為廟的廣場,一對棗紅色巨型獅子抱球呼應,格外醒目。
廟的方位采“坐東向西”背山面湖,大有盡攬江山的磅礴氣勢。主要建築為"一埕二庭三殿";台灣著名寺廟大多采此布局,是等級很高的廟宇布局。進入廟埕視覺隨即被壯觀的前殿所吸引。前殿為樓閣式建築,主要作祭祀之用,故稱“拜殿”;樓閣稱“水雲宮”,祀奉文武廟開基諸神。正殿主祀武聖關羽故名曰“武聖殿”,正殿位居全廟正中,是文武廟群築中最大的建築,高度達21公尺,為正方型的殿堂,此布局乃是為彰顯帝君之神威。後殿主祀孔子,名為“大成殿”,故依儒教古制構築,與前兩殿有諸多的不同,其特色是屋頂採用非常罕見的重檐廡殿式,是宮殿式建築的最高等級,以表徵孔子的至聖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