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昃

日昃

日昃,漢語辭彙,拼音rì zè,釋義:太陽偏西。地支中的未時,也相當於現在計時的13點至15點這個時間區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昃
  • 拼音:rì zè
  • 釋義:太陽偏西。
  • 出處:《周易·離》
太陽偏西。
《周易·離》:“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耄之嗟,凶。”
晉葛洪《抱朴子·詰鮑》:“王者臨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寢待旦日昃旰食,將何為懼禍及也?”
《後漢書·陳元傳》:“文王有日昃之勞,周公執吐握之恭。”
《晉書·張軌傳》:“未能雪天人之大恥,解眾庶之倒懸日昃忘食枕戈待旦。”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衛君是日竟不朝見,亦不復給廩餼。(齊)湣王甚愧,候至日昃餓甚,恐衛君圖己,與夷維數人,連夜逃去。”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堯步、舜趨、禹馳、湯驟,世愈降則愈勞。況欲以過門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為西晉者幾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