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不易》是2012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九樓。
基本介紹
- 作者:王九樓
- ISBN:9787509620847
- 頁數:193
- 定價:28.00元
- 出版時間:2012-9
內容介紹,編輯推薦,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介紹
《日日不易》是王九樓的一部隨筆作品集。這些文字有描述具象性所見所聞的,也有談論理念性思緒的;有表露讚譽與貶損的,也有訴說傾向、訴說自戒的;有反觀自己心相以及心曲淵源的,也有推演他人心相、成因及其行為趨向的。這些文字以及篩選來點染其里的歷代文人閒章,十之七八都蘊涵了超然的光影。
編輯推薦
《日日不易》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發行。《日日不易》共收錄隨筆64篇,包括《國士之風不再》,《美女養目更養心》,《屁股閒著也是閒著》,《多一問還是少一問》,《這口酒噴得真要命》,《想把秋天拉回眼前》,《冷不丁鼓搗出一個雷霆》等。
目錄
國士之風不再
真高興真尷尬
美女養目更養心
屁股閒著也是閒著
啞然一笑
多一問還是少一問
買超然
心迷成魔、心悟成佛
清雅無痕孤傲突兀
敢花錢會花錢
賊半天下
這口酒噴得真要命
瞎不了眼了
玩玄宗皇帝的做派不好
心急火燎腳
人人脆弱而膽怯
另類懺悔
鬧心的感覺蠻好
想把秋天拉回眼前
聞道棄道朝暮間
迷煞人也就折煞人
命數大吉命數不測
接著翻白眼
冷不丁鼓搗出一個雷霆
得自在禪
好似得了一女人
好福氣
兔子也能拉大車了
閒趣盡在有無間
讀書如同做賊
脫俗反倒不如俗
這能怪誰呢
智不遠仁遠
不智慧大智慧
好氣場好消遣
能恕能怒近乎佛
我欲不嚮往不得已
老子兒子孫子誰是誰
我的布衣我的金筆
享受悲涼
仰在坡頭一笑那鐘磬聲平庸
愚者如是嚇死人
不知人心也罷
狂徒雅士誰禪意
這招式挺怪
這倆字抵作瓜子錢
太子爺的小嘴頂呱呱
一切不過是僥倖
美女心懷鬧騰鬼
強作風雅客
務實也務虛最是取巧
誰是誰非沒法說
閒心作我上上之賓
技藝不敵學養
求師不如求己
蒙天一笑隨緣吧
心暢筆才暢
獨步獨愴
是相非實
苦心換來了苦命
廟門開著
這就對了
兩步並作一步行
七說八不說
逃禪煮石之間(代後記)
真高興真尷尬
美女養目更養心
屁股閒著也是閒著
啞然一笑
多一問還是少一問
買超然
心迷成魔、心悟成佛
清雅無痕孤傲突兀
敢花錢會花錢
賊半天下
這口酒噴得真要命
瞎不了眼了
玩玄宗皇帝的做派不好
心急火燎腳
人人脆弱而膽怯
另類懺悔
鬧心的感覺蠻好
想把秋天拉回眼前
聞道棄道朝暮間
迷煞人也就折煞人
命數大吉命數不測
接著翻白眼
冷不丁鼓搗出一個雷霆
得自在禪
好似得了一女人
好福氣
兔子也能拉大車了
閒趣盡在有無間
讀書如同做賊
脫俗反倒不如俗
這能怪誰呢
智不遠仁遠
不智慧大智慧
好氣場好消遣
能恕能怒近乎佛
我欲不嚮往不得已
老子兒子孫子誰是誰
我的布衣我的金筆
享受悲涼
仰在坡頭一笑那鐘磬聲平庸
愚者如是嚇死人
不知人心也罷
狂徒雅士誰禪意
這招式挺怪
這倆字抵作瓜子錢
太子爺的小嘴頂呱呱
一切不過是僥倖
美女心懷鬧騰鬼
強作風雅客
務實也務虛最是取巧
誰是誰非沒法說
閒心作我上上之賓
技藝不敵學養
求師不如求己
蒙天一笑隨緣吧
心暢筆才暢
獨步獨愴
是相非實
苦心換來了苦命
廟門開著
這就對了
兩步並作一步行
七說八不說
逃禪煮石之間(代後記)
序言
日日不易
“一百年才出一方的印,居然讓我給趕上了。幸運,真是幸運。”
“想想看,老天爺垂青,借我的手將‘日日不易’這個基礎意思是‘生活每天都不容易’的尋常字眼融合成了情侶親吻的靈動畫面,並因此也煉化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固守純情日復一日以恆久’,除去驚喜得瞠目繼而攏掌,我何須再做其他反應?一切的一切,甚至包括叩謝蒼天,好像所有原本天經地義的,在此刻都可以被這個興奮的藉口排擠到身心之外了。”
似乎,這番話說得揚揚自得而不顧天外還有天、人外還有人,又似乎,這番話不像是出自我的口。然而,這番話的確是我曾經說了的,在臨近去年年底時原單位為我等四人回歸機關而召開的送行座談會上說的。
之所以說了這番在外人看來略顯張狂的話,之所以如今還敢於原汁原味地擺在這個冊子的開篇之處,說到底,均源於自信,自信這兩方前無古人的“日日不易”,無論是陽文印還是陰文印,其形象、意趣、境界,都驚世駭俗,也說不定都會流傳於後世。
很是珍視這兩方印,珍視的程度遠遠超越了我對這冊文字以及我所作的點綴於文字里的其他印章。換句話說,一直渴望將這個冊子出版,淵源全在於這兩方印。故而在我看來,那些曾經令我感覺過自美自恃的文字及其營造的情趣、格調、境界,在這兩方印面前,好像就都是充當陪襯的了,好像也就都不足道了。
“一百年才出一方的印,居然讓我給趕上了。幸運,真是幸運。”
“想想看,老天爺垂青,借我的手將‘日日不易’這個基礎意思是‘生活每天都不容易’的尋常字眼融合成了情侶親吻的靈動畫面,並因此也煉化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固守純情日復一日以恆久’,除去驚喜得瞠目繼而攏掌,我何須再做其他反應?一切的一切,甚至包括叩謝蒼天,好像所有原本天經地義的,在此刻都可以被這個興奮的藉口排擠到身心之外了。”
似乎,這番話說得揚揚自得而不顧天外還有天、人外還有人,又似乎,這番話不像是出自我的口。然而,這番話的確是我曾經說了的,在臨近去年年底時原單位為我等四人回歸機關而召開的送行座談會上說的。
之所以說了這番在外人看來略顯張狂的話,之所以如今還敢於原汁原味地擺在這個冊子的開篇之處,說到底,均源於自信,自信這兩方前無古人的“日日不易”,無論是陽文印還是陰文印,其形象、意趣、境界,都驚世駭俗,也說不定都會流傳於後世。
很是珍視這兩方印,珍視的程度遠遠超越了我對這冊文字以及我所作的點綴於文字里的其他印章。換句話說,一直渴望將這個冊子出版,淵源全在於這兩方印。故而在我看來,那些曾經令我感覺過自美自恃的文字及其營造的情趣、格調、境界,在這兩方印面前,好像就都是充當陪襯的了,好像也就都不足道了。
後記
逃禪煮石之間
是與非相互纏繞,清與濁相互衝撞,人心糾結不已。這或就是世道趨向於多元並立的一種必然。
身心搖擺在真與假、虛與實、新與舊之間,像是被拴在了鞦韆上,自己晃蕩的同時也被他人晃蕩著;也像是被困在了酒窖里,迷戀酒香卻又懼怕酒勁兒的烈。一句話,踉踉蹌蹌被一個個潮流所裹挾而行走著的,就是你我。
其實,在任何世道里,無論其緩慢地變著的還是劇烈地變著的,倘若不知手足何措,不辨心神何屬,終了,也就還是很難說世道轉換之後我們的命運不再等同於轉換之前那個酷似模型塑出來的木偶,留給你我的,或依舊還是暈暈乎乎、磕磕絆絆地混跡一日算一日,時不時地獨自體味那知名的與莫名的悲哀、悔恨、一番番嘆息。所以,與其這樣不明不白且無從得知休止之時點地糾結不已,那倒還真不如即刻就自主地嘗試著來逃逃禪。
“禪”字活蹦亂跳於書面上、唇齒間依舊著,而“逃”、“禪”二字的組合除了在清代至民國期間短暫流行過以外,包括當下在內的其他時候都不多見。但細細品味則會覺得,“逃禪”二字的組合之意遠勝於以孤單一字而存在的“禪”意。因為相比較之下,“禪”字在盈滿了性情約束、意念清寂的同時卻虧缺了心脈翻滾、氣血張揚,失之於旨趣的平衡與端正了。而“逃禪”則恰恰把這個失衡了的、枯萎了的旨趣端正了過來、豐滿了過來。
所謂的逃禪,有逃進禪境與逃出禪境兩層意思,任何一層都無關乎消極懈怠或張狂躁妄,關乎的只是身心的自由與自在。因為對於走向自己的真實目標來說,心靈往前走是走,往後走也同樣是走。換句話說,從不禪的境地逃進禪的境地可以得到自在與自由,從禪的境地逃出來轉而進入不禪的境地也可以得到自在與自由,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自主——辨識了清濁之後的自主。
彰顯人與生俱來的無羈無絆的本色風骨,表露人不懈追逐的獨立、自在的終極心境——清代汪士慎、吳熙載所作的“逃禪煮石之間”這兩方印所傳遞出來的意思就是這點。
有朋友問,逃禪的核心是什麼?我說,其實就是“超然”二字,就是要自如地把握“凝聚”與“稀釋”,凝聚心神所珍愛的和嚮往的,稀釋心神所羈絆的和攪擾的。比如,高看他人而蜷縮起自己,低看他人而鋪展開自己,都是超然,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又問:得了超然的感覺是什麼?我說,奔著超然走出大約三五步,自識且自信的妙感就一定有了;至十步八步開外時,尤其是再回望先前步履的印痕、再回味先前遺落的清香後,就自然會覺得它“朗如明月人懷”。
再問:當真逃禪了?逃進又逃出?是。逃進逃出有所體悟了,所以才將這種種感覺說給似你一樣的親朋故舊,不然不就小家子氣了?
結集成冊的這些文字,有描述具象性所見所聞的,也有談論理念性思緒的;有表露讚譽與貶損的,也有訴說傾向、訴說自戒的;有反觀自己心相以及心曲淵源的,也有推演他人心相、成因及其行為趨向的。自以為,這些新近與先前寫的文字以及篩選來點染其里的歷代文人閒章,十之七八都蘊涵了超然的光影。
他娘喊他為“麻丫頭”的鄭板橋,至成名也沒忘卻娘親賜他這個乳名的原意,始終把詩、書、畫、印當成自己這個“麻丫頭”為討生活以奉孝娘親而做的針線活兒,一字一句一筆一畫,無半點兒飄飄忽忽之處。王氏不才,卻老想著效仿前輩的此一點,畢竟我的針線活兒做完之後不單純是自己享用,勢必也要用來“市”,即流通到他人那裡去接受品頭論足,所以不敢不敬,不敢怠慢。只不過,這針線活兒到底做得精良否、別致否,合乎世人的品位、眼光與境界否,不是我說了算的,我能做的僅僅是聽憑裁斷。而這之後,思忖了親朋故舊的裁斷之後,或許,我所要去拜望的還是那位隨遇而安君。 原打算把書名冠以“逃禪”二字,因為自我感覺這冊文字所蘊涵的實質與之是相契合的。但終究還是沒能借用它。畢竟有先期見了我作的那方“日日不易”陽文印的朋友馮,說是喜歡至極,說是想將之鈐在其書本上。對此,我除了將印樣鈐於宣紙上再配上一個小木頭框以饋贈之,再就是把書名冠以這方印里的那四個字“日日不易”了,想來,熱忱以對誠心重於一切,理當承續。
書的形式之所以選擇了歷代文人的閒章來點染,一是在於這些金石印文與這本冊子裡的文字有著心性上的共鳴共振;二是覺得這些小小方寸所蘊涵的文人氣派值得更多的人領略、陶醉乃至被薰染。
前前後後為這個冊子的編排、印製、出版而耗費了精力的朋友不少,曾打算在此列上一兩行名單以致謝,但想了想過後卻覺得,還是挨個地跟朋友們面對面地一表謝意比較好,因為那既不失真誠真切,也許還會多出幾分靈動。
是與非相互纏繞,清與濁相互衝撞,人心糾結不已。這或就是世道趨向於多元並立的一種必然。
身心搖擺在真與假、虛與實、新與舊之間,像是被拴在了鞦韆上,自己晃蕩的同時也被他人晃蕩著;也像是被困在了酒窖里,迷戀酒香卻又懼怕酒勁兒的烈。一句話,踉踉蹌蹌被一個個潮流所裹挾而行走著的,就是你我。
其實,在任何世道里,無論其緩慢地變著的還是劇烈地變著的,倘若不知手足何措,不辨心神何屬,終了,也就還是很難說世道轉換之後我們的命運不再等同於轉換之前那個酷似模型塑出來的木偶,留給你我的,或依舊還是暈暈乎乎、磕磕絆絆地混跡一日算一日,時不時地獨自體味那知名的與莫名的悲哀、悔恨、一番番嘆息。所以,與其這樣不明不白且無從得知休止之時點地糾結不已,那倒還真不如即刻就自主地嘗試著來逃逃禪。
“禪”字活蹦亂跳於書面上、唇齒間依舊著,而“逃”、“禪”二字的組合除了在清代至民國期間短暫流行過以外,包括當下在內的其他時候都不多見。但細細品味則會覺得,“逃禪”二字的組合之意遠勝於以孤單一字而存在的“禪”意。因為相比較之下,“禪”字在盈滿了性情約束、意念清寂的同時卻虧缺了心脈翻滾、氣血張揚,失之於旨趣的平衡與端正了。而“逃禪”則恰恰把這個失衡了的、枯萎了的旨趣端正了過來、豐滿了過來。
所謂的逃禪,有逃進禪境與逃出禪境兩層意思,任何一層都無關乎消極懈怠或張狂躁妄,關乎的只是身心的自由與自在。因為對於走向自己的真實目標來說,心靈往前走是走,往後走也同樣是走。換句話說,從不禪的境地逃進禪的境地可以得到自在與自由,從禪的境地逃出來轉而進入不禪的境地也可以得到自在與自由,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自主——辨識了清濁之後的自主。
彰顯人與生俱來的無羈無絆的本色風骨,表露人不懈追逐的獨立、自在的終極心境——清代汪士慎、吳熙載所作的“逃禪煮石之間”這兩方印所傳遞出來的意思就是這點。
有朋友問,逃禪的核心是什麼?我說,其實就是“超然”二字,就是要自如地把握“凝聚”與“稀釋”,凝聚心神所珍愛的和嚮往的,稀釋心神所羈絆的和攪擾的。比如,高看他人而蜷縮起自己,低看他人而鋪展開自己,都是超然,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又問:得了超然的感覺是什麼?我說,奔著超然走出大約三五步,自識且自信的妙感就一定有了;至十步八步開外時,尤其是再回望先前步履的印痕、再回味先前遺落的清香後,就自然會覺得它“朗如明月人懷”。
再問:當真逃禪了?逃進又逃出?是。逃進逃出有所體悟了,所以才將這種種感覺說給似你一樣的親朋故舊,不然不就小家子氣了?
結集成冊的這些文字,有描述具象性所見所聞的,也有談論理念性思緒的;有表露讚譽與貶損的,也有訴說傾向、訴說自戒的;有反觀自己心相以及心曲淵源的,也有推演他人心相、成因及其行為趨向的。自以為,這些新近與先前寫的文字以及篩選來點染其里的歷代文人閒章,十之七八都蘊涵了超然的光影。
他娘喊他為“麻丫頭”的鄭板橋,至成名也沒忘卻娘親賜他這個乳名的原意,始終把詩、書、畫、印當成自己這個“麻丫頭”為討生活以奉孝娘親而做的針線活兒,一字一句一筆一畫,無半點兒飄飄忽忽之處。王氏不才,卻老想著效仿前輩的此一點,畢竟我的針線活兒做完之後不單純是自己享用,勢必也要用來“市”,即流通到他人那裡去接受品頭論足,所以不敢不敬,不敢怠慢。只不過,這針線活兒到底做得精良否、別致否,合乎世人的品位、眼光與境界否,不是我說了算的,我能做的僅僅是聽憑裁斷。而這之後,思忖了親朋故舊的裁斷之後,或許,我所要去拜望的還是那位隨遇而安君。 原打算把書名冠以“逃禪”二字,因為自我感覺這冊文字所蘊涵的實質與之是相契合的。但終究還是沒能借用它。畢竟有先期見了我作的那方“日日不易”陽文印的朋友馮,說是喜歡至極,說是想將之鈐在其書本上。對此,我除了將印樣鈐於宣紙上再配上一個小木頭框以饋贈之,再就是把書名冠以這方印里的那四個字“日日不易”了,想來,熱忱以對誠心重於一切,理當承續。
書的形式之所以選擇了歷代文人的閒章來點染,一是在於這些金石印文與這本冊子裡的文字有著心性上的共鳴共振;二是覺得這些小小方寸所蘊涵的文人氣派值得更多的人領略、陶醉乃至被薰染。
前前後後為這個冊子的編排、印製、出版而耗費了精力的朋友不少,曾打算在此列上一兩行名單以致謝,但想了想過後卻覺得,還是挨個地跟朋友們面對面地一表謝意比較好,因為那既不失真誠真切,也許還會多出幾分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