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與日語

《日文與日語》於1934年1月創刊於北平,屬於教育類刊物,月刊。該刊由日文與日語社編輯,社址位於北平西單南路東,人人書店發行,順城印刷局印刷,張我軍擔任主編,編輯顧問有周作人、錢稻孫等。該刊於1935年12月出版第三卷第六號後因經濟不足停刊,館藏最後一期即為停刊期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文與日語
  • 類別:教育類刊物
  • 創刊時間:1934年
  • 出版周期:月刊
辦刊目的,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辦刊目的

目的在於提高國人閱讀日文報的能力。

刊登內容

《日文與日語》是由張我軍主編的一部研究日文日語的專門學術雜誌,該刊開闢基礎日語、文法研究、名著譯、中級文苑、時文選載等講座,邀請周作人、錢稻孫擔任顧問,封面由周作人題寫。該刊在創刊號的《本志的使命》一文中,指出當今中日關係日益複雜,但中國對日本的了解原不及日本對中國的了解,國人缺乏對日本準確的認識,因而將該刊的主要內容歸納為:以日本國民性為中心,介紹日本人的思想,風俗,人情,學術文化,倘能力所及,尚希望對日本目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各種問題加以評釋;養成國人閱讀日文書報的能力,這是促進國人正視,研究,認識日本的最積極最切實的方法。該刊還開設了“答問部”一欄,幫助解答讀者在閱讀日本書報時遇到的理解困難與語法問題,並提供學習日語的相關參考書選擇.在該刊的卷首也常有日語學習參考書推薦。該刊於1935年12月出版第三卷第六號,在《別矣讀者!》一文中,宣布了該刊因經費不足被迫停刊,並解釋了編輯部在辦刊過程中在生活與工作中遭遇的問題。
《日文與日語》作為一部旨在提高國人日語水平的刊物,學術性較強,刊載的日語教學文章等有一定的實用性,但距離該刊“培養國人閱讀日文書報的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仍有較大差距。該刊對於民國時期中日關係及日語教學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參考價值。

文化傳統

《本志的使命》
我國自從與日本發生交涉以來,在歷史記錄上可考者,亦將近二千年,這中間,日人已將我國的文物研究無遺,其認識我國,竟比我們自己清楚無數倍。至於我們對日本則如可?除了清末起來,因受日本國勢興盛的刺戟,偶有人提及之,或進而介紹之以外,絕未有加以切實深刻的研究的。近年來,雖有極少數的一部分人在那裡研究日本的文物,但那可以碩士微之又微,簡直就可以說是例外。
上面所說,知識就立體方面,再就平面方面說,日人對我國的上下古今的介紹研究,不知著了幾萬部的專書,他們的雜誌新聞,無日不在介紹討論我國的各種事項,各種問題:其結果,是他們的民眾,各個能認識我國。反觀我國對日本如何?研究日本的專書,或者是屈指可算,即如介紹與討論的書,也聊聊無幾,況且這幾部書,也是近二十年來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被迫出來的。至於雜誌新聞,除了消極的登載一小部分訊息以外,個個是盲目的;他們心目中的日本,不是“日本小鬼子”,便是“中國人一個人吐一口吐沫就可以把日本人都淹死”,總之是浪漫式的輕視日本。及至日本的大炮飛機打入長城,這種心理便一變而成浪漫式的恐懼日本了。我們以為我國民眾這種對日的不認識,根本原因是在具有幾千年歷史的“自大性”,其次便是研究精神的缺乏。
我國的存在,於日本有切膚的關係,所以日人拚命地研究我國,認識我國,結果對我國的一切交涉,能進退裕如。日本的存在,一樣地於我國也有切膚的關係,然而國人未聞有研究,正視,認識日本者。清末以來對日交涉,所以一再重演失敗者,固有其他複雜原因,但其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這種。理由很明白,不必多說。我們如果不圖國家民族的存在則已,否則日本的研究,正視,認識,是刻不容緩的了。九一八事件發生以後,日本的輿論界在那裡大喊世界對日本游再認識的必要;他們這種呼喊,自有他們的目的,但是我們從我們自己的立場上,實在也有加以再認識——其實我們還不配說再認識,僅能說認識——的必要。
……我們自今而後所要做的工作,約略可以分為二項:
一、以日本國民性為中心,介紹日本人的思想,風俗,人情,學術文化,倘能力所及,尚希望對日本目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各種問題加以評釋。
二、養成國人閱讀日文書報的能力,這是促進國人正視,研究,認識日本的最積極最切實的方法。我國目前介紹日本國情的書報既如前述,聊聊無幾,國人雖有志研究日本而正視之,認識之,亦無從下手。即使目前有人在介紹,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故最善的方法,還是使國人能直接閱讀日文書報。因此,我們目前的工作,是要偏重於這方面的。
最後,我們熱烈地希求海內先進及諸同學,時時與我們以鞭策與指正。
(民國二十三年一月一日,北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