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動力學的數值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冕動力學的數值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水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批准號:49454002
- 研究期限:1995-01-01 至 1996-12-31
- 申請代碼:D0411
- 支持經費:20(萬元)
《日冕動力學的數值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日冕動力學的數值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中文摘要系統地研究了太陽引力場中(包括理想電流片和含有閉場區、中性片和開場區的磁靜力平衡日冕基態)電阻撕裂模不穩定性所引起的磁場重聯過程...
《不同磁結構日冕膨脹動力學的數值模擬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王敬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 根據國際空間天氣學的進展,加強了不同日冕結構條件下CME的形成以及CME在近日及日地空間中形成演化的模擬研究。發展了二種2維磁流體力學(MHD)模擬算法及相應的模擬程式:首次將通量修正法用於空間MHD激波的...
《冕環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數值研究了非周期多層電流片中的磁場重聯過程,發現這是一種複雜的非穩態磁場重聯,日冕多層電流片中磁島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大型磁島和電漿團的形成,並攜帶大量電漿質量,能量和磁能進入行星際空間。多層電流片中...
《CME初發與傳播動力學過程研究:日冕磁繩災變模型》是依託山東大學,由陳耀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日冕物質拋射(CME)作為太陽爆發現象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影響日地空間環境的主導性因素,自發現以來一直是空間物理與空間天氣學研究的焦點問題。本項目擬以日冕磁繩災變作為觸發機制,在合理太陽風背景下,...
《日冕物質拋射內部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的模型反演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汪毓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本項目將基於日冕儀的成像觀測資料,發展和完善行星際日冕物質拋射(ICME)的內部電漿狀態反演模型,反演出ICME內部電漿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總結演化規律;並與日冕中CME及其源區的觀...
NASA表示,日冕洞是太陽目前最顯著的特徵之一。NASA還表示,“由於日冕洞位於太陽最南邊,太陽風對地球上的人類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2015年5月,美國宇航局公布太陽表面壯觀的日冕環,太陽動力學天文台搭載的大氣成像組件負責拍攝太陽大氣層。它在不同波段進行拍攝,每十秒鐘收集十張不同波長的成像數據,以揭示...
基於此考慮,項目提議從觀測和理論兩方面入手研究冕流在日冕激波電子加速中的可能作用,以驗證上述新提出的日冕電子加速機理。觀測上,將利用STEREO/SDO等太陽爆發的最新數據,結合作為激波電子加速表現的II型射電暴動態譜觀測,分析有關事件中激波-冕流擾動與射電暴之間的物理關聯,找到符合上述預期的爆發事件。在理論上,...
日冕物質拋射(CME)早期演化過程相對較為劇烈,涉及眾多前沿科學問題,且對CME的空間天氣效應起著顯著作用,因此在科學上和空間環境保障這一國家需求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項目將以觀測資料分析為主,輔以理論模型計算和數值模擬,研究CME的早期動力學行為。具體瞄準CME早期階段約在10個太陽半徑以內的膨脹和傳播過程,從...
研究將“日冕物質拋射的動力學及熱力學”這一框架拆解為有著有機聯繫的若干層面,從理論模型、數值模擬和資料分析的角度開展了多角度研究。一、爆發熱力學的實測研究:對爆發熱力學演化做了細緻分析,發現磁繩的加熱很可能源於磁場重聯。二、作為日冕物質拋射傳播背景的太陽風的特性的研究:找到了冕羽作為太陽風重要...
( 2 ) 太陽微波元爆發過程的觀測和理論研究, 主持, 國家級, 2013-01--2016-12 ( 3 ) 新一代太陽射電多波段觀測隊太陽爆發動力學事件的診斷研究, 主持, 國家級, 2014-01--2015-12 ( 4 ) 太陽磁場演化和爆發活動現象研究, 參與, 國家級, 2008-01--2011-12 ( 5 ) 日冕動力學的射電頻譜成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氣探測與水循環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極地環境研究室 科研成果 1993年,《太陽大氣動力學的數值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6年,《地球物理勘探綜合信息系統》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0年,《過去3000年企鵝數量的變化與環境演變研究》入選中國...
《耀斑粒子加速的數值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耀斑是太陽大氣中十分重要的爆發現象,現在一般認為它是由於儲存在日冕磁場中的自由能突然釋放所引起的。理論、模擬、觀測和實驗結果表明,磁場重聯是耀斑期間能量轉換的主要過程。為了研究耀斑離子的加速,本項目將發展一套...
日冕磁場、密度非均勻性等參數對日冕加熱機制而言至關重要,但難以直接常規測量。基於冕環中快橫波觀測的“冕震學”反演是獲取這些參數的主要間接手段,但反演工具之理論基礎往往偏離現實甚遠,由此導致的反演值的不確定性還少有研究。本項目綜合利用解析、數值模擬及資料分析手段,開展了如下工作:1、橫波衰減機制。全...
現代天文學中,天體物理學的發展最為迅猛,其中對天體高能過程的研究又是一項十分引人注目的前沿課題。高能天體物理的研究不但是人類探索宇宙天體的劇烈活動和高能輻射的基本手段,而且同高能物理學、空間物理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宇宙中劇烈活動和爆發現象存在於各個尺度的天體中,從太陽耀斑/恆星耀斑、耀星、日冕物質拋射,...
1960年發現太陽5分鐘振盪並導致十餘年後日震學的確立與發展;1962年確認太陽風;1971年發現CME;1968-1977年初步建立耀斑標準模型;1983年發現過渡區爆發現象,並證實它源於低層大氣磁場重聯;基於光球層矢量磁場觀測的日冕磁場外推方法陸續被提出,MHD數值模擬工作得到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後太陽與日球物理的研究進入...
這對日地空間環境、日地關係和空間天氣學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數值模擬簡述以及磁流體基本方程組概述 第2章ZEUS-2D程式 第3章光球背景以及色球背景簡介 第4章CME概述 第5章光球磁場變化對日冕磁位形演化影響的數值研究 第6章太陽光球孤立和非孤立亮點的統計分析 參考文獻 彩圖 ...
研究將“太陽開場區日冕加熱與太陽風加速”這一框架拆解為若干有著有機聯繫的層面,從理論模型、數值模擬和資料分析的角度開展了多方面研究。一、太陽風源區的認證:找到了冕羽作為太陽風重要源頭的直接觀測證據;發現寧靜區可能是近地太陽風重要源頭。二、動力學尺度太陽風湍流的實測研究:發現質子尺度太陽風湍流可能...
針對動力學尺度(從離子尺度到亞電子尺度)湍動,提出寬頻段的波模分解方法,發現從離子尺度到亞電子尺度的波模是多元的:依次是動力學阿爾芬波、準平行傳播的哨聲波、和離子聲波。(2)建立日冕準周期可壓縮波動+間歇束流的動力學模型,解釋日冕光譜成像觀測到的輻射擾動傳播的現象,為“光譜輪廓的紅-藍不對稱性與...
SDO將會用於研究太陽活動是怎樣產生的以及這些活動是怎樣影響地球的空間天氣變化的。對太陽內部、太陽磁場、太陽日冕內部的高溫電漿以及導致產生地球電離層的射線的觀測數據是SDO的主要科學數據產品。搭載儀器 SDO總共搭載了三個科學實驗儀器:太陽大氣成像儀(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AIA) 、極紫外成像儀(EUV ...
從事太陽物理研究,研究課題包括 太陽過渡區結構 、太陽黑子 和耀斑 動力學、太陽低層大氣磁活動與日冕加熱、日冕和星冕磁場測量、星冕活動與太陽系外的空間天氣 、太陽和恆星極紫外探測 等。北京大學田暉教授和Tanmoy Samanta博士等人,利用大熊湖天文台1.6 米口徑太陽望遠鏡和空間太陽觀測衛星提供的數據,在日冕加熱...
研究內容包括:多標度展開法和準線性理論雙模型的求解與對比;湍動Alfvén波與電漿非共振相互作用的動力學過程研究;結合離子旋轉軌道、龐加萊截面與速度分布函式在相空間、時空間的演變,展示其波-粒非共振相互作用的物理圖像。項目的研究不僅有助於低頻Alfvén波對日冕加熱現象的理解和聚變電漿加熱新技術手段的...
《太陽活動在不同層次的特徵和耦合》是依託南京大學,由丁明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太陽活動現象(包括耀斑、日冕物質拋射、日冕波動)是複雜的、多層次的動力學過程,研究太陽活動在不同層次的特徵與耦合是全面了解太陽活動機制的關鍵。本項目旨在通過觀測分析和數值模擬兩個方面對這個課題展開深入研究。一...
研究將部分解決低速太陽風源區的爭議,並對理解冕盔中的日冕加熱提供線索。所獲得的基本符合觀測約束的全球雙流體準穩態日冕還將為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爆發現象的數值研究提供初態。結題摘要 研究工作在“冕流的穩定性及低速太陽風起源”這一框架內進行。冕盔結構的穩定性有若干層面:1、對於處於準穩態的冕盔而言,其...
根據2024年4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數據,汪毓明先後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人才培養 開設課程 指導學生 2018年,汪毓明指導的博士生張全浩畢業論文“日冕磁繩的災變及相關現象研究”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教育成果獎勵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汪毓明在日冕物質拋射的對地有效性方面作出了重要的...
2000.11-2001.10: 博士後(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高山天文台)2000.03-2000.10: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1994.05-2000.03: 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1990.10-1994.05: 研究實習員(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領域 太陽物理。具體為:太陽日冕中的磁流體動力學過程、太陽日冕物質拋射模型、...
冕流(Coronal Streamer)是從日冕底部向外延伸到很大距離的亮結構。在日食是觀測結果較為明顯。冕流是日冕中的“常態”現象,始終存在於日冕中,但其位置會隨著太陽磁場的變化而緩慢變化。冕流附近的電漿密度較高,且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空間變化和各類小尺度時間變化。如果通信信號剛好穿過冕流附近,通信信號的閃爍也會...
主要從事太陽爆發活動、太陽風數值模擬、高精度磁流體數值模擬方法等研究。 [2] 主要成就 播報 編輯 開發了高性能的自適應時空守恆數值磁流體格式和一整套日冕三維磁場重構的新方法;發展了由觀測數據直接驅動的太陽活動區磁流體連續演變的數值模式;首次模擬再現日冕磁結構從初現、成形直到爆發的完整動力學過程,開闢了分...
②第2章至第5章描述了利用衛星以及有關地基探測數據研究地球電離層和大氣擾動變化方面的有關研究成果;③第6章和第7章描述了磁層空間波-粒相互作用和帶電粒子與電流關係方面的研究成果;④第8章至第11章描述了有關太陽活動、日冕物質拋射和有關空間電漿動力學的研究成果。